1.概念
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规定的时间内和规定的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可靠性是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通常所说的产品质量好、可靠性高,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达到预期的技术指标;二是在使用过程中性能稳定,不出故障,很可靠。产品的可靠性可分为固有可靠性、使用可靠性、环境适应性。
固有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设计、制造时内在的可靠性,影响固有可靠性的因素主要有产品的复杂程度、电路和元器件的选择与应用、元器件的工作参数及其可靠程度、机械结构和制造工艺等。
使用可靠性是指使用和维护人员对产品可靠性的影响,它包括使用和维护程序的合理性、操作方法的正确性以及其他人为的因素。
环境适应性是指产品所处的环境条件对可靠性的影响,它包括环境温度、湿度、气压、振动、冲击、霉菌、烟雾以及贮存和运输条件的影响。要提高产品的环境适应性,可对产品采取各种有效的防护措施。
2.可靠性的主要指标
1)可靠度
可靠度是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可靠度用R(t)表示。
式中,N 为产品总数,n 为故障产品数。可见R(t)越接近1 可靠度越高。
2)故障率
故障率是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失去规定功能的概率。故障率用F(t)表示。(www.xing528.com)
可见F(t)越接近1 故障率越大。
3)平均寿命
对不可修复产品,平均寿命是指产品发生故障前的工作或存储时间的平均值,用MTTF表示。如果Ti为第i 个产品发生故障前的工作或存储时间,则有:
对可修复产品,平均寿命是指两次相邻故障间隔时间的平均值,用MTBF 表示。如果n为故障次数,T 为产品工作时间,则有:
4)失效率
失效率是指产品工作到t 时刻后的一个单位时间内的失效数与在t 时刻尚能正常工作的产品数之比,用λ(t)表示。
式中,n(t)是指产品t 时刻的故障数,n(t+Δt)是指t+Δt 时刻的故障数,Δt 是时间间隔长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