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冷态调试
(1)调试前的工作
1)检查相关单位设备的运转正常与否。
2)检查冷态条件下的系统运行正常与否。
3)熟悉操作和掌握操作要领。
(2)要求
1)炉排冷态运行4~8h,无异常,操作机构调节灵活。
2)所有电动机转向正确,设备负荷正常,动作正确,连续运行2h以上。
3)循环油泵在液压试验前应进行冷态调试。
4)做好调试运行记录,及时排除可能出现的故障。
5)做好调试前的一切准备工作。
(3)冷态调试
1)检查所有设备及管线安装是否符合图样要求。
2)检查系统试压吹扫是否符合要求。
3)检查电路系统及仪表是否装妥。
4)将减速机、热油循环泵轴承箱及其他传动机构根据要求注入润滑油或润滑脂。
5)用手转动电动机主轴,检查有无机械故障。
6)将各运转机构单机试运转,检查设备运转方向是否正确,声音是否正常。
7)调节系统各个阀门,为注油、试车做好准备。
8)注油泵向高位槽注油,启动热油循环泵。
9)观察热油循环泵进出口压力、炉本体压降及进出口油温,排烟温度等;仪表的工作显示是否正常。冷态运行连续4h以上,如无异常现象,方可进行热态调试。
2.热态调试
(1)注油
1)方法:接通油泵,启动注油泵;向膨胀槽注油,直到低液位不报警,关闭注油泵,启动循环油泵。
2)要领:掌握各阀门的正确操作方法,及时补充膨胀槽导热油,经常开启管道放空阀门排出空气。
3)判据:待预算的导热油全部进入系统后,膨胀槽低液位不报警,储油槽内液位显示为少量液位。
(2)冷油循环
1)方法:循环油泵不断转动,初步排出系统内空气;时间为6~8h,清除过滤器内杂物2~3次。(www.xing528.com)
2)要领:检查压差波动情况,经常开启系统放空阀门。检查过滤器是否阻塞。出现循环油泵吸空时,可停用2~3min,然后再开启。
3)判据:压差波动转向平稳;放空排出的油液中无气体;系统无漏点和阻塞现象。
(3)点火
1)方法:用不带铁钉等金属的木柴均匀铺在炉排上引燃,并控制燃烧量。
2)要领:循环油泵保持不吸空,油温控制在10℃/h,且不超过50℃。
3)判据:从观火门观察开始正常燃烧。
(4)上煤
1)方法:用手工向炉内均匀铺撒干煤;逐步过渡用煤斗饲煤。
2)要领:煤质粒度<40mm,但<6mm粉煤不超过50%,含水控制在8%~10%,上煤不得使用自动控制。
3)判据:从观火门观察开始正常燃烧。
(5)烘炉
1)方法:按升温曲线要求进行,油温控制在100℃以下。
2)要领:炉膛的烘干情况;注视压差波动情况和循环泵不吸空;逐步排除油液中的气和汽。
3)判据:炉墙保温层含水量<7%;压差由波动变为平稳,排气明显减少。
(6)煮油
1)方法:按升温曲线要求进行,油温控制在125~150℃。
2)要领:检查系统泄漏点和堵塞现象,以及热膨胀情况;油中水分在此间汽化,重点是去除油中水分和低挥发成分。
3)判据:压差波动由剧烈转向平稳,经过重新紧固的法兰密封面已不产生泄漏,各部机械运转正常,热油循环泵吸空时可停运0.5~1min。
(7)升温
1)按升温曲线升至额定工作温度;控制在10℃/h的温升速率。
2)要领:全面检查各控制仪表的正确显示。
3)判据:各项指标达到满足生产要求。
3.升温曲线
1)烘炉升温曲线图能较直观的反应点火—烘炉—煮油(脱水、排气)—升温全过程油温与时间的对应关系;在烘炉时升温太快,不仅会给炉墙带来不利,而且从脱水角度,时间短也脱不净。
2)煮油过程主要是排除系统中的水分,水分必须在图示温度范围及时间内汽化,以确保导热油中产生的水蒸气不重新凝结成水。系统中水分积存越多煮油时间越长。煮油还能排除油中低挥发成分。
3)如未将油中气、水脱尽,则有机热载体炉不可能正常供热,此为导热油液相强制循环供热的最基本要求,应特别重视脱尽油中水、气这一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