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SVC技术中的时间可伸缩编码技术

SVC技术中的时间可伸缩编码技术

时间:2023-06-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JVT最初采用运动补偿时域滤波技术来实现视频编码的时间可伸缩,但由于MCTF固有的编码复杂性,促使其在时间可伸缩中采用层级预测编码技术。基本层采用I帧或P帧,增强层采用B帧。图2-4 中为非二阶分层预测结构,提供了T1 和T2 两个时间增强层,帧率分别为完整编码帧率的1/3 和2/3。如果对时延无严格要求,层级预测结构不仅能提供良好的时间可伸缩性能,而且显著地提高了编码效率[9]。图2-4 时间可伸缩编码原理

SVC技术中的时间可伸缩编码技术

为提高解码的灵活性,SVC编码器将对应的访问单元/帧划分为一个基本层和多个增强层,为接收端提供不同帧率分辨率的视频数据流。JVT最初采用运动补偿时域滤波(Motion Compensation Temporal Filtering,MCTF)技术来实现视频编码的时间可伸缩,但由于MCTF固有的编码复杂性,促使其在时间可伸缩中采用层级预测编码技术。相应的层级预测结构有三种[8],如图2-4 所示。

图2-4 中(a)为4 个时间层的层级B帧预测结构,时间层T0、T1、T2、T3分别为1/8、1/4、1/2 及完整帧率。基本层采用I帧或P帧,增强层采用B帧。图2-4 中(b)为非二阶分层预测结构,提供了T1 和T2 两个时间增强层,帧率分别为完整编码帧率的1/3 和2/3。图2-4 中(c)为实时视频数据流的层级预测编码结构,其增强层采用P帧进行编码。层级预测编码结构通常也可与多参考帧相结合,以提高编码质量。此外,从编码效率的角度分析,层级预测编码结构的效率取决于量化参数的选择。一般来讲,量化参数的大小随时间层的增加而增大,较高时间层所属帧的量化参数较大,较低时间层中所属帧的量化参数较小。研究表明,当采用图2-4(c)中的层级预测结构时,其对编码效率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如果对时延无严格要求,层级预测结构不仅能提供良好的时间可伸缩性能,而且显著地提高了编码效率[9]。(www.xing528.com)

图2-4 时间可伸缩编码原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