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面向回收的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可回收材料及其标志、可回收工艺及方法、回收的经济性及回收产品结构工艺性等几方面的内容。
(1)产品零部件的回收性能分析 产品报废后,其零部件及材料能否回收,取决于其原有性能的保持性及材料本身的性能。也就是说,零部件材料能否回收利用,首先取决于其性能变化情况。这就要求在产品设计时,必须了解产品报废后零部件材料性能的变化,以确定其可用程度。
(2)零部件材料的回收标志 构成产品的零部件数量很多,形状复杂的产品更是如此。那么,怎样识别哪些零部件材料能回收重用呢?这就要求对可回收的零部件材料给出明确的识别标志。这些标志及其识别对回收来讲是非常有用的。不同回收方式的回收级别不同,重用具有最高的优先权,其次是循环利用,最后是再生。目前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产品生产时,在零件上模压出材料代号或用不同的颜色表明材料的可回收性或注明专门的分类编码代号等。
2)在塑料零件上做出条形码标志可以表示出该塑料的许多重要信息,如成分、生产年代、环境危害及添加剂等,这些信息对确定再生及回收材料的方法是非常有价值的。
3)在材料回收过程中,人们往往需要识别出材料添加剂的比例和种类,同时要求材料识别技术成本低,易操作,能用于不同材料的识别,并能适应工厂车间的工作环境。(www.xing528.com)
(3)回收工艺及方法 零部件材料能否回收及如何回收,也是面向回收的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问题。有些零部件材料在产品报废后,其性能完好如初,可直接回收重用;有些零部件材料的性能变化甚小,可稍事加工用于其他型号的产品;有些零部件材料使用后性能状态变化很大,已无法再用,需要采用适当的工艺和方法进行回收处理;有些特殊材料(如含有毒、有害成分的材料)还需要采用特殊的回收处理方法以免造成危害或损失。因此,在产品设计时,就必须考虑到所有这些情况,并给出相应的标志及回收处理的工艺方法,以便于产品生产时进行标识及产品报废后用户进行合理处理。
产品回收的工艺方法不单纯是设计部门来制定的,它需要众多工艺研究部门的协作开发,其最终成果要与设计部门共享。而设计人员应该了解和掌握不同回收处理工艺的原理和方法。
(4)回收的经济性 回收的经济性是零部件材料能否有效回收的决定性因素。在产品设计中就应该掌握回收的经济性及支持可回收材料的市场情况,以求最经济和最大限度地使用有限的资源,使产品具有良好的环境协调性。对某些回收经济性低的产品,在达到其设计寿命后,可告诉用户将其送往废旧商品处理中心要比继续使用更为经济,且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回收的经济性应根据产品类型、生产方式、所用材料种类等,在设计制造实践中不断摸索,搜集整理有关数据资料并参考现行的成本预算方法,建立可回收性经济评估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在设计过程中,可对产品的回收经济性进行分析。如美国塑料协会就曾拿出100多万美元的资金给其下属的汽车回收中心,让其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在一年内共同拆卸了500辆汽车,以求从中获得面向回收的设计规则和建立经济性评估数学模型。
(5)回收零件的结构工艺性 如前所述,零部件材料回收的前提条件是能方便、经济、无损害地从产品中拆卸下来,因此,可回收零件的结构必须具有良好的拆卸性能,以保证回收的可能和便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