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几何体与人体的造型设计

几何体与人体的造型设计

时间:2023-06-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几何体开始的创意立体裁剪一方面直接利用立体几何自身的空间造型与人体自然造型形成对比,造成视觉上的形态变化;另一方面利用几何体与人体不同局部的距离和体量差异进行造型设计。此时,几何体的余量堆在人体前部。利用几何体造型也是如此。

几何体与人体的造型设计

三维空间造型的原始理想状态可以回归到几何体型。几何体型是由平面图形生成的立体空间形态,具有几何抽象、可变、基础、无限的特点。我们对三维状态的感知多源自立体几何,即三维欧几里得空间几何的传统名称,它们可以被粗略分为球体结构、柱体结构和椎体结构(图5-47)。

球体结构,在空间中到定点的距离等于或小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叫做球体,简称球。球体全由曲面构成,相对小的平面拼接到一起能构造近似球体。

柱体结构,以面为造型元素,通过弯曲折叠形成柱状。它的基本形有圆柱和棱柱两种。圆柱是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三边旋转形成的面所围成的旋转体。棱柱则是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并且每相邻两个多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多面体。棱柱分为直棱柱和斜棱柱。侧棱垂直于底面的棱柱叫做直棱柱;侧棱不垂直于底面的棱柱叫做斜棱柱。值得注意的是长方体是直棱柱的一种。

锥体结构,同样以面为造型元素,但在弯曲折叠过程中形成空间中的角。这是与柱体区分的主要特征。锥体有圆锥棱锥两种形式。以直角三角形的一个直角边为轴旋转一周所得到的立体图形就是圆;有一个面是多面形,其余各面都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由这些面围成的几何体叫做棱锥。棱锥有三棱锥、四棱锥等多类形态。

由几何体开始的创意立体裁剪一方面直接利用立体几何自身的空间造型与人体自然造型形成对比,造成视觉上的形态变化;另一方面利用几何体与人体不同局部的距离和体量差异进行造型设计。

1.几何体型直接造型

塑造服装三维空间可以直接利用几何基本体型,通过调整它与人体之间的关系来寻找造型的最佳平衡点。

◆ 长方体直接造型

款式一:

① 用一块方布缝成长方体(图5-48的a、b、c)。

② 将圆柱置于人台上,使圆柱能刚好遮盖人台。

③ 在颈部位置剪开一道口子,长度与领围相当,让颈部从开口穿出。

④ 按照背宽将所有余量堆积到前胸位置。

⑤ 调整余量,塑造出自然的褶皱装饰效果。

⑥ 观察正、侧、背面的造型,为了呼应前胸在背部折叠出对褶。

款式二:

① 在款式一的基础上,仍利用开口为领(图5-48的d、e、f)。

② 将背部的对褶转至肩部位置,并在另一侧肩部作同样折叠处理,使整个款式左右对称。此时,几何体的余量堆在人体前部。

图5-48

③ 调整余量,在锁骨位置折叠出两个活褶,并塑造了挺括且极具张力的大立领造型。

2.几何体型间接造型

在几何体上先作折叠、分割、穿插、缝合等处理,再将其放到人台上进行立体裁剪,能帮助我们构造更多意想不到的几何空间造型。每种造型手法有它的特性以及造型效果,把握好各造型手法涉及的力的支撑与平衡,考虑体的重力方向与位置,注重视觉审美需求就能随意进行几何变化。

(www.xing528.com)

图5-49

◆ 圆柱体间接造型

款式一:

① 由圆柱顶部从中剪开(图5-49)。

② 将圆柱放置到人台上,并把开口的终止位置调至颈根部,作为领口。

③把上半部剪开的部分分别往两侧倒。

④ 调整圆柱体量分布,两剪开的边分别与邻边缝合成为袖子。

⑤ 其余体量在前胸和后背位置分别形成一大一小、一高一低两个褶空间。

款式二:

① 在圆柱中间位置挖一个孔,尺寸稍大于人台领围大小(图5-50)。

② 以小孔沿圆柱高的方向的中线为基准,在对称位置偏向上的地方随意再开一个孔,尺寸明显大于之前的开孔。

图5-50

③ 将圆柱放置到人台上,小孔作为领口供颈部穿过,大孔作为底摆供身体穿出。

④ 在左肩处向外延伸一定量剪开,并在与其对应的右肩位置同剪一开口,右肩开口量相比左肩更大。

⑤ 调整整体造型,确定最终款式。

3.立体型的综合造型

在实际立体裁剪过程中,造型已经不再是单纯直接或间接的行为。更多的时候,我们在经验与想象的指引下不断假设、不断尝试来创造很多形态。在款式完成之前,布料可能经历了无数次被放到人台上,又被无数次取下来折叠、分割、扭转、穿插。布料自身的造型在这些试验阶段不断变化,它们与人台互动,进而演变出更完善的设计。利用几何体造型也是如此。立体裁剪时不需要被所谓的“直接”或“间接”所禁锢,把布料看成玩具来摆弄,大胆动手,用实践来检验想法,同时刺激更多的灵感。

◆ 圆柱体综合造型

将圆柱套在人台上,圆柱高度正好遮盖整个躯干。设计在人体右侧作折叠造型,于是在布料上大致规划出造型占整个款式的比重,初步确定尺寸(图5-51)。将圆柱从人台上取下,根据预想的折叠效果设计折痕,并在相应位置黏衬。折叠成型后放回人台上,调整圆柱体量明确款式。可以在前胸处形成大荡领,后背则在靠近自然腰线的位置折叠成褶。

在人台侧腰部位依据褶裥方法造型(图5-52),为搭配右侧褶裥造型首先尝试用折叠方法做的小短袖,但大荡领经缝合后领口开到略低于颈部处,且在前胸形成内凹空间。在之前基础上继续做袖子的其他方法造型尝试:将事先折叠完成的布料于左肩处缠成袖子造型。

图5-51

图5-5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