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几何图形的直接造型探讨

几何图形的直接造型探讨

时间:2023-06-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分割完成的条状布带在扭曲、拉伸、穿插后呈现形态各异的造型。结合人体结构与设计需求调整造型手法也是几何图形间接造型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图4-37几何图形的间接造型离不开人体的参与。利用面积大小不等的矩形进行分割就是几何图形组合造型的简单实例。

几何图形的直接造型探讨

1.方形造型

(1)一块布的直线分割

缺少线条的整块布要增加边元素来造型,分割是最有效的手段。除了从集合图形的边缘开始分割之外,还可以选择直接在图形内部进行分割。在正方形布的中央位置作切口式的不完全分割,立即增加了布料的可塑性

步骤过程:

① 取一块边长为150cm的正方形布料,在中央位置分割三条长度为30cm、间隔为9cm的平行直线。

② 以中间开口为领口将颈部套入,左右两开口作为袖口,形成肩带式在自然悬垂的状态。依据布料性能修整边缘线,捏合前胸、后背或腋下部位松量做褶裥。

③ 将两条肩带交叉,套入人台后,交叉产生的牵制力使前后衣身形成大的褶裥造型。继续尝试将布料的某些局部经切口穿插、折叠、翻转,变化形态(图4-33、图4-34)。

图4-33

图4-34

(2)一块布的折线分割

取一块正方形布,首先横竖线划均等的格子,分割时可以根据设计需求选择分割线的长短以及折角边。分割完成的条状布带在扭曲、拉伸、穿插后呈现形态各异的造型。本款选择错位缝合,即错开一段单位分割距离进行缝合,使整片布因为直角与直边的嵌入式缝合而扭曲成局部凸起的形态(图4-35~图4-37)。

步骤过程:

① 在方布上进行格子图形的分割选择。

② 尝试多种造型手法,激发形态想象,以选择出最合适的方式来实现理想设计。

③ 从方形中心处的分割部分开始,错开一段转折距离,逐步向外错位缝合。

④ 根据错位后产生的中心开口大小在人台上选择合适的放置位置,变换造型。

(3)方形图形组合

图4-35

图4-36

图4-37

几何图形的间接造型离不开人体的参与。依据平面几何形裁剪而成的衣片穿着于人体上时,会形成不规则的形态和空间。结合人体结构与设计需求调整造型手法也是几何图形间接造型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步骤过程:

① 用一块边长为127cm的正方形布料,在以水平与垂直的十字辅助线上取相等距离的点位,连接成线段形成多个平面正方图形。

② 剪掉中心的正方形,并以之为领口套入人台。调整布料位置,观察正方形四个直角分别位于人体前后左右的位置,尝试多种形态(图4-38)。

③ 沿位于左右两个方位的直角线迹剪开,正好形成袖子与袖窿。捏合前胸、后背部位的线段,使其形成立体褶裥造型(图4-39)。

④ 设计前中心或后中心线的衣襟开合部位,并结合下摆形态做各种缝合效果的尝试。依据最后的造型效果可作面料、色彩的拼接搭配(图4-40)。

图4-38

图4-39

图4-40

(4)两块矩形组合

矩形组合分割,除了单个几何图形间接造型外,图形组合能创造更丰富的空间层次。利用面积大小不等的矩形进行分割就是几何图形组合造型的简单实例。

步骤过程:

① 取两块面积不等的矩形布,分别在布料中心处按“十”字分割。也可以先将两布组合,再统一进行“十”字分割,在局部缉缝固定(图4-41)。

② 依据两层布以及分割后的多角形态,在人台上变化造型(图4-42)。

③ 因为矩形叠加分割后的边、角、面元素非常多元,可以进一步尝试诸如穿插、扭曲、对合、包裹等造型。胸、后背部位的线段,使其形成立体褶裥造型(图4-43)。

④ 设计前中心或后中心线的衣襟开合部位,并结合下摆形态做各种缝合效果的尝试。依据最后的造型效果可作面料、色彩的拼接搭配。

图4-41

图4-42

图4-43

(5)两块正方形组合

同是两块面积不一的布料,按照不同分割轨迹展开造型,其效果会截然不同。

步骤过程:

① 取面积不等的两块正方形布料,其中较小的正方形a沿对角线分割,另一块正方形b沿对称轴分割,两条分割线长度相等(图4-44)。

② 将正方形a分割形成的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分别于正方形b的两条分割边缘缝合,且将缝合边缘净滚边(图4-45)。

③ 置于人台上,进行穿结、内外翻转等处理,旋转布料在人台上的着力位置,由此衍生服装款式(图4-46)。

图4-44

图4-45

图4-46

2.圆形造型

(1)同型同量叠加组合

先将360°圆的几何图形组合缝合,使之形成一定的余量空间(图4-47)。在与人体互动过程中,利用这些余量扭转布料,从而形成自然的褶皱形态,经过组合的多层次形成相互牵制并利于包覆造型。

步骤过程:

① 取两块面积相等的360°圆形布,圆心对合并在内圆边缘留出1/2臀围尺寸的量后,进行缝合。

② 从预留处套入人台,在顶部挖出领口并使其与肩部贴合。

③ 调整整体造型,以颈部或下摆作造型参考,尝试正置、扭转等手法,操作同时观察衣身形态,选择合适的效果,依据人台确定袖窿位置及形状(图4-48)。

④ 根据所有的开口,随意变化位置,尝试领口、袖口、下摆在布料上的角色互换(图4-49)。

图4-47

图4-48

图4-49

(2)同型同量水平组合

利用几何图形的拼合完成角度的累加,突破360°的平面空间(图4-50)。

步骤过程:

① 取两个相同大小的圆,以半径为分割线进行分割。将两圆拼合在一起,形成双重圆,可以将其理解为变异的圆形状态(图4-51)。

② 将该圆放置到人台上,使圆心置于前腰节的左侧部位,用别针固定,围绕圆心将一部分角度量向胸部位旋转,另外的角度量放在裙摆做荡褶造型。

③ 以圆心为旋转中心,尝试进行角度量向各个方向的分配(图4-52)。

④ 逐渐改变旋转中心和人台上的支撑点,依此进行局部固定与角度量分配(图4-53~图4-57)。(www.xing528.com)

图4-50

图4-51

双重圆的造型互动图例

图4-52

图4-54

图4-55

图4-56

图4-57

(3)同型差量分割组合

将面积大小不等的相同的圆形,先进行叠加组合,然后再分割,依据此形态与人台互动造型。

步骤过程:

① 取两块面积不等、颜色不同的布料,圆心叠合。在距离内圆边缘4cm处按同心圆线迹不完全缝合(留出1/2臀围尺寸的量),如图4-58所示,白色弧形虚线为缝合线迹,位于对称轴上的白色直线为分割线迹(图4-59)。

② 以左肩为受力点披挂,留出袖窿口,按照圆形边缘完善侧缝、下摆的形态。

③ 转动布片,重新选择人台支撑部位。

④ 随弧线边缘与曲面,不断调整衣身与下摆造型。依据所产生的新款式。结构线重新固定侧缝,设计衣襟的开合方式(图4-60~图4-62)。

图4-58

图4-60

图4-61

图4-62

(4)差量差型的图形组合

同形组合时,边缘相等便于缝合,也能使形态具有平均感。异形组合,正是它的边缘差量、差型的组合,便能产生新的意想不到的边缘线。

步骤过程:

① 将正方形沿对角线剪开,插入一块三角形。缝合对应边。如果出现两边不等长的情况可酌情设计出褶的造型(图4-63)。

② 披挂于人台,在变换造型时可依据面料形态选择袖窿位置和样式(图4-64),也可利用两块布的接缝开袖窿。

图4-63

图4-64

图4-66

③ 也可使其以正负形的方式分割拼合(图4-65、图4-66)。

④ 这种拼合的方式,重点在于进行面料不同质地、色彩等方面的组合后进行造型尝试(图4-67~图4-70)。

图4-67

图4-68

方圆拼接组合后,在平面上进行穿插方法造型尝试

图4-69

方圆拼接组合并进行平面服装语言的互动造型

图4-70

(5)从几何到成衣

利用几何图形的平面板型制作成衣,是在单纯的造型思路中加入对面料的选择以及工艺细节的设计,同时以人体活动或者形态所需为参考依据,对局部结构进行调整和完善。

a.单矩折叠成衣

单个矩形在旋转、折叠等手法的作用下逐步形成对人体的包裹。通过局部结构的拼接组合,服装能更适用于人们日常穿着。

步骤过程:

① 裁剪出呈条状的矩形(图4-71),使两端向相反方向旋转折叠。

② 连接边沿,反面的立体效果逐步浮现(图4-72)。

③ 缝合连接部分。在相应位置接合领子和袖子,修正局部造型(图4-73~图4-75)。

图4-71

图4-72

图4-73

图4-74

图4-75

b.双矩组合成衣

两个面积不等的矩形图形通过组合造型成衣,使布料自身形成立体的包裹式空间,将身体容纳其中。同样,它也需要考虑人体在穿着过程中的舒适度与实用性。

步骤过程:

① 参照臂长与衣长尺寸剪裁布片a、依据门襟需要宽度裁剪布片d,参考图4-76进行裁剪布片。

② 将b的长边与宽边卷曲缝合,缝合时从长边端点和宽边中间部分开始,以缝合完成后所留有的开口周长大小足够袖口围为依据。

③ 同上,使b呈对称的缝合造型。

④ 将a沿长边对称折叠,以对称轴为后领中线,与b的长边中点对应。以此为参考,将a与b缝合起来。调整局部,造型完成(图4-77)。

图4-77

图4-7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