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层碳氮共渗或薄层渗碳钢件 显微组织检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薄层碳氮共渗或薄层渗碳钢件表层和心部显微组织评级及渗层深度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碳氮共渗或渗碳层深度小于或等于0.3mm的08F、Q215AF、10、15、20、20Cr、20CrMnMo等低碳和低合金钢的零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7232 金属热处理工艺术语(GB/T 7232—1999,neq DIN EN 10052:1994,JIS B 6905:1995)
GB/T 9451—2005 钢件薄表面总硬化层深度或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ISO 4970:1979(E),MOD]
3 术语和定义
GB/T 7232中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4 试样
4.1 试样的切取
试样应从薄层碳氮共渗或薄层渗碳钢件上切取,也可用与钢件的材质、热处理状态、有效厚度等一致,并经同炉碳氮共渗或渗碳处理的试样。
4.2 试样的形式
试样的形式应符合GB/T 9451—2005中4.1.1的规定。
4.3 表层碳氮含量要求
薄层碳氮共渗钢件表层碳含量应不低于0.50%,氮含量应不低于0.10%。薄层渗碳钢件表层碳含量应不低于0.50%。
4.4 制备注意事项
试样在制备过程中,不允许因受热而导致组织变化,应避免试样边缘出现圆角并防止改变斜截面试样的角度。
5 渗层深度的测量
5.1 组织状态
测量在平衡状态组织下进行。
5.2 图谱选择
渗层显微组织有过共析区或共析区时,按图1a测量;当显微组织仅有亚共析区时按图1b测量。
5.3 方法要求
测量方法按下列要求进行:
a)试样磨面用4%硝酸酒精溶液侵蚀;
b)放大倍率为200倍;
c)测量部位应按有关技术条件规定执行;
d)渗层深度为从钢件表面沿其垂直方向至心部组织处的距离,如图1a、图1b所示。
6 渗层显微组织评级
6.1 组织状态
评级在淬火状态下进行。
6.2 侵蚀剂
试样磨面用4%硝酸酒精溶液侵蚀。
6.3 放大倍率
放大倍率为400倍。
6.4 渗层显微组织主要为针状马氏体的组织评级
当渗层显微组织主要为针状马氏体时,马氏体级别及残留奥氏体级别按图2评定,或按其针叶长度及残留奥氏体含量多少确定,见表1。(www.xing528.com)
表1 渗层显微组织主要为针状马氏体时的组织评级
(续)
(续)
6.5 渗层显微组织主要为板条马氏体的组织评级
当渗层显微组织主要为板条马氏体时,马氏体级别按图3评定,其针叶长度见表2。
表2 渗层显微组织主要为板条马氏体时的组织评级
6.5 渗层显微组织主要为板条马氏体的组织评级
当渗层显微组织主要为板条马氏体时,马氏体级别按图3评定,其针叶长度见表2。
表2 渗层显微组织主要为板条马氏体时的组织评级
6.6 心部铁素体级别评级
心部铁素体级别按图4评定,铁素体特征及铁素体含量见表3。
表3 心部铁素体级别评级
6.6 心部铁素体级别评级
心部铁素体级别按图4评定,铁素体特征及铁素体含量见表3。
表3 心部铁素体级别评级
图1 薄层碳氮共渗或薄层渗碳渗层深度测量图(×200)
图1 薄层碳氮共渗或薄层渗碳渗层深度测量图(×200)
图2 马氏体及残留奥氏体级别图(×400)
图2 马氏体及残留奥氏体级别图(×400)
图3 马氏体级别图(×400)
图3 马氏体级别图(×400)
图4 心部铁素体级别图(×400)
7 检验报告
检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a)零件号、零件名称、材料及碳氮共渗或渗碳工艺;
b)零件检验部位或试样与编号及检验数量;
c)检验方法;
d)检验结果;
e)检验日期及检验者签名。
图4 心部铁素体级别图(×400)
7 检验报告
检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a)零件号、零件名称、材料及碳氮共渗或渗碳工艺;
b)零件检验部位或试样与编号及检验数量;
c)检验方法;
d)检验结果;
e)检验日期及检验者签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