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的密度ρs即颗粒单位体积内所含的质量。在实际工程运用中,密度常与容重互相通用。容重(γs)的定义是泥沙颗粒的实有重量与实有体积的比值(即排除孔隙率在外),单位为t/m3、kg/m3或g/cm3。泥沙颗粒的比重是固体颗粒重量与同体积4℃水的重量之比,此时水的密度为1.000 g/cm3。
颗粒容重的大小由颗粒的矿物组成所决定。组成泥沙颗粒的矿物一般可分为胶体分散矿物、轻矿物和重矿物。比重小于2.8的矿物称轻矿物(石英、长石和碳酸盐矿物等)。比重大于2.8的矿物称重矿物,包括不透明金属矿物(磁铁矿、钛铁矿、赤铁矿、褐铁矿、白钛矿),绿帘石、黝帘石类(绿帘石、黝帘石、斜黝帘石等),角闪石类(普通角闪石、阳起石、透闪石、钙钠闪石等),云母类(白云母、黑云母),辉石类(普通辉石、紫苏辉石、顽火辉石)等等。石英、长石颗粒的容重在2600kg/m3左右,而辉石颗粒的容重可达3600kg/m3。重矿的分布范围一般局限在特定岩层中,因此在河流沙样中采集到某种重矿时,就表明上游流域中分布有与之相应的岩层,这种功能称为示源作用。重矿颗粒比较稳定、硬度大,在河流中被输运时磨损较小,因此重矿是较为理想的示源矿物。在河流上下游的各个断面收集沙样并分析其中的重矿成分,就可推知河流泥沙的来源。林承坤(1984)采用这一方法,研究了长江口的泥沙来源,结果证实长江南京至杨中河段的沙与粉沙主要来源于长江上游,见表1-5。
表1-5 长江口、长江上游宜昌站沙与粉沙重矿组成比较 (单位:%)
天然情况下的沙与粉沙主要矿物成分是石英及长石,其容重范围比较稳定,在2550~2750 kg/m3之间,最常见的取值是2650 kg/m3。以中国黄土为例,轻矿物占矿物总成分的90%~96%,其中石英占50%以上,长石占29%~43%。取水的容重为1000 kg/m3,则泥沙颗粒的比重值可取为2.65。表1-6为黄河泥沙矿物组成与其他河流比较,表1-7为黄河泥沙化学成分与黄土的比较。
表1-6 黄河泥沙矿物组成与其他河流比较 (单位:%)
(www.xing528.com)
注 引自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研究室《渤海地质》(1985)。辽河、滦河、海河的“云母类”只包括白云母。
表1-7 黄河泥沙化学成分与黄土的比较
注 引自周永青(1987),刘敏厚等(1987)。
由表1-7可见,黄河泥沙化学成分承袭了黄土的主要特征,即主要化学成分为SiO2,Al2O3,其次为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化合物,其中一个显著特点为CaO含量高。
王建民、潘保田(1997)对青藏高原东部黄土沉积的基本特征及其环境的研究表明,青藏高原东部黄土化学成分与黄土高原大体相同,其主要化学成分为:SiO2占49.13%~62.8%,Fe2O3占10.94%~13.26%,Al2O3占10.94%~13.26%,CaO占2.8%~11.4%。其次是MgO(1.42%~2.88%)、K2O(2.1%~2.9%)和Na2O(0.98%~1.5%)。各剖面微量元素以Ba、Zr、Rb、Cr、Sr和V等为主,主要微量元素组分的平均状况也基本一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