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Bi-2223/Ag高温超导导线的主要问题分析与应对措施

Bi-2223/Ag高温超导导线的主要问题分析与应对措施

时间:2023-06-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Bi-2223相晶粒的排布方式直接影响到晶粒间超导电流的导通。在Bi系超导体中,除了Bi-2223相超导相以外,通常还含有数量大小不均的第二相。因此,如何改善Bi-2223/Ag带材中晶粒的弱连接问题,以及如何有效地消除第二相,净化Bi-2223晶界成为进一步提高带材Jc的关键。由于组成Bi-2223/Ag导线的复合材料一部分为陶瓷性的Bi-2223超导材料,另一部分为强度不是很高的银或银合金,因此其机械强度并不高,通常其屈服强度在100MPa。

Bi-2223/Ag高温超导导线的主要问题分析与应对措施

尽管Bi-2223/Ag带材在形成最终成品带材之前经历了多步热处理和中间形变过程,仍不能完全形成Bi-2223纯相,通常最终带材的Bi-2223相含量在95%以上。剩下的即为其他不期望出现的第二相。第二相往往存在于Bi-2223晶粒连接处,阻碍了超导相的晶粒连接,不利于超导电流的导通。

Bi系超导体强烈的各向异性使得其晶粒具有强烈的片状特征,单个的Bi-2223相晶粒的宽度通常超过其厚度的100倍。通过TEM的观察发现,Bi-2223相晶粒还具有群聚的特征,即一个Bi-2223相晶粒实际上是由若干个具有相同c轴方向的单晶重叠而成,而这些单晶相互之间呈一定的扭转角度。Bi-2223相晶粒的排布方式直接影响到晶粒间超导电流的导通。一般认为,在单个晶粒内超导电流可以在Cu-O2面内流动,但是对于上千千米由多晶构成的超导带材来说,晶粒间的超导电流需要跨越很多晶界。有人将Bi-2223相中非晶粒簇内的晶界分为两种:一种是倾侧晶界,另一种是共边晶界。倾侧晶界的界面是沿一侧晶粒的(00l)晶面,Cu-O2面不通过晶界;而另一侧是晶粒的侧面,含有Cu-O2面。对于这样的界面结构超导电流不易从一个晶粒传导到另一个晶粒,需要穿越(00l)晶面含有的绝缘层。共边晶界相比来说更容易导通超导电流,因为其晶界两侧的Cu-O2面在界面上直接相连。

在Bi系超导体中,除了Bi-2223相超导相以外,通常还含有数量大小不均的第二相。它们的存在阻碍了超导相晶粒的连接,不利于超导电流的导通。非晶相本来是热处理过程中的液相,除了在降温过程中,液相会部分晶化以外,残余的液相通常会以非晶相的形式存在于晶粒之间,阻碍电流的导通。另外,带材中间还有可能有一些残留的气泡、孔洞和微裂纹等。所有这些因素都有可能阻碍超导电流的导通,他们是超导相晶粒间的弱连接产生的原因。正是这些弱连接的存在,直接限制了带材的Jc。从微观上来讲,只要不是超导的Cu-O2面直接相连,都可以认为是弱连接。

实际带材中电流的导通,主要用两种模型来描述:砖墙模型和铁路岔道模型。砖墙模型认为超导电流不仅在Cu-O2面内能直接导通,而且能在Cu-O2面间导通。当两个晶粒沿着ab晶面以较大的面积接触时,超导电流就能穿透晶界进入临近的晶粒。铁路岔道模型认为电流仅能沿Cu-O2面导通,不能穿透ab晶面;晶粒间的小角倾侧晶界是强耦合区,晶粒通过这些晶界连接在一起共同承载电流。实际上,除了共边晶界可以让Cu-O2面直接相连以外,其他各种晶界都不免会阻挡Cu-O2面的连接。晶界会阻碍超导电流的导通,起到了弱连接的作用。因此,如何改善Bi-2223/Ag带材中晶粒的弱连接问题,以及如何有效地消除第二相,净化Bi-2223晶界成为进一步提高带材Jc关键。(www.xing528.com)

超导的直流零电阻特性使得其在通以稳恒直流情况下,可以无损耗地承载电流。然而,多数情况下高温超导导线被通以交流电或处在交变磁场中,此时超导体将出现交流损耗。超导体的交流损耗将导致其发热,如果热量不及时排出去,将会导致温度升高从而使载流能力下降。因此,交流损耗的产生对于实际超导体运行很不利,其冷媒制冷机功率的消耗增加了其运行成本,因此在应用中要尽量减小交流损耗。

为了体现出高温超导体在电力系统应用方面的优势,就必须尽可能减小其交流损耗。国际上一般认为,当高温超导带材的交流损耗在0.3~0.5W/(kA·m)范围内,其节省能源方面的优势就可以很好地体现出来。基于交流损耗的各主要部分产生的原因,通常采用增大带材的宽厚比,增大基体电阻率、扭绞、细丝化、减小磁场垂直分量等手段来减小交流损耗。

由于组成Bi-2223/Ag导线的复合材料一部分为陶瓷性的Bi-2223超导材料,另一部分为强度不是很高的银或银合金,因此其机械强度并不高,通常其屈服强度在100MPa。为了适应对导线强度要求高的场合,Bi-2223/Ag导线生产厂商开发出了具有高强度金属或合金加强的Bi-2223/Ag加强型带材。生产加强带的工艺难点在于以下几个方面:①高强度金属/合金带与超导带的焊接。对焊料的选择,主要考虑Bi系高温超导体本身焊接时对温度的要求,减少焊接过程中可能对高温超导线材电性能带来的影响。对助焊剂选择,主要考虑铋系高温超导线材本身结构特点及内部陶瓷超导芯的要求,根据各种助焊剂的活性、腐蚀性以及酸性来选择与之相匹配的助焊剂。焊接参数包括焊接温度、焊接速度等。②焊接用金属线材的选择。可选用比银强度高的金属或合金作为加强带的加强材料,通常选取铜合金不锈钢材料等。加强材料的选择直接决定加强带的机械性能。其参数主要包括:杨氏模量、屈服强度、材料的厚度等。③焊接实验装置和设备的搭建。根据以上对材料的要求需要设计相应的设备进行加强带长带的生产,以保证焊接过程的稳定性以及焊接的均匀性和一致性,实现线材的连续焊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