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叶轮进口部分的设计要点

叶轮进口部分的设计要点

时间:2023-06-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保证叶轮的良好工作状态,叶轮进口部分的合理设计也是很必要的。因此,在叶轮进口设计时,可采用较大的圆角半径r来改善叶轮进口气流的流速不均匀性。速度比K′c是通过减小进口轮毂直径d的方法来降低叶轮进口气流流速c0,使速度比的值增大。这里,也应注意避免出现叶轮进口速度c′1过高而带来的流动损失。应该指出,速度比值的增大应尽可能地采用图3-17所示的减少叶轮进口轮毂直径d的方法,降低c0来实现K′c的增大。

叶轮进口部分的设计要点

为了保证叶轮的良好工作状态,叶轮进口部分的合理设计也是很必要的。要尽可能地改善气流在叶轮里的流动,需要注意到叶轮进口气流的均匀性和气流流线的整齐。

1)叶轮进口气流的均匀性。气流在叶轮进口部分的流动,是一个由轴向流动转弯到径向流动的过程,如图3-15所示。气流在转弯过程中,因受气流转弯的离心力作用,会出现流速不均匀的现象。靠近轮盘的气流流速较缓慢,而靠近轮盖的气流则流得很快。尤其是在叶轮进口叶片宽度b1较大的条件下,这种流速的不均匀性随着轮盖圆角半径r的减小而显得特别明显。叶轮进口流速的不均匀性,对于一般叶轮来说,会带来叶片进口冲击损失和叶轮内部流动的恶化,使级的效率下降。因此,在叶轮进口设计时,可采用较大的圆角半径r来改善叶轮进口气流的流速不均匀性。

978-7-111-48106-5-Chapter03-42.jpg

图3-15 气流在叶轮进口转弯时的流动不均匀性

图3-16所示为在同一个叶轮上,采用了不同进口圆角半径比值978-7-111-48106-5-Chapter03-43.jpg时的级特性变化。当圆角半径比值978-7-111-48106-5-Chapter03-44.jpg从0.06增大到0.125时,级的多变效率ηdb可以提高1%,能量头系数也有所增大,性能曲线也变得更为平坦。所以在叶轮进口设计时,在结构允许的条件下,可适当地采用较大的978-7-111-48106-5-Chapter03-45.jpg值,最好是不小于0.10。在叶轮叶片进口相对宽度b1/D2较大的情况下,则更应该注意采用较大的978-7-111-48106-5-Chapter03-46.jpg值,以减小进口气流的不均匀性。

978-7-111-48106-5-Chapter03-47.jpg

图3-16 不同轮盖进口圆角半径978-7-111-48106-5-Chapter03-48.jpg时的级的特性

978-7-111-48106-5-Chapter03-49.jpg(www.xing528.com)

2)叶轮进口气流流线的整齐。叶轮进口气流均匀性的改善,除了应该注意到轮盖的圆角半径r外,还需要从叶轮进口(0-0截面)到叶片进口(1-1截面),采用气流收缩加速的方法,来改善叶轮进口气流流线的整齐。

图3-17所示为叶轮在气流进口速度c0与叶片进口前的气流速度c′1的比值K′c=978-7-111-48106-5-Chapter03-50.jpg不同的情况下,所引起级的性能曲线的变化。速度比K′c是通过减小进口轮毂直径d的方法来降低叶轮进口气流流速c0,使速度比978-7-111-48106-5-Chapter03-51.jpg的值增大。

由图3-17可以看出,叶轮的速度比值为Kc=1.12时要比Kc=0.865时的级效率高6.5%,同时,级的能量头系数978-7-111-48106-5-Chapter03-52.jpg也有所提高。因此,在叶轮叶片气流进口前的加速是很必要的。在一般情况下,速度比值978-7-111-48106-5-Chapter03-53.jpg应不小于1.05。

978-7-111-48106-5-Chapter03-54.jpg

图3-17 不同978-7-111-48106-5-Chapter03-55.jpg时的级性能曲线

a)级性能曲线 b)不同K′c时的最高级效率与K′c=1时的最高效率的比较 c)不同K′c时的叶轮结构图

应该指出,速度比值978-7-111-48106-5-Chapter03-56.jpg的增大应尽可能地采用图3-17所示的减少叶轮进口轮毂直径d的方法,降低c0来实现K′c的增大。这里,也应注意避免出现叶轮进口速度c′1过高而带来的流动损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