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展开对产品设计的程序和方法的讨论与学习之前,有必要对产品设计的概念和范畴做一个梳理和界定。而要更好地理解产品设计的概念和范畴,则有必要对其发展沿革做一个基本了解。所谓想要知道“我是谁”,就要知道“我从哪里来”,并且“要到那里去”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在大部分设计院校,都设有设计史这门课。当然,本教学环节的定位显然不会是像专门的设计史课程那样,来详细全面地按照历史的发展进程来解读和分析产品设计的沿革,而是一个归纳和总结性质的简要概览,以为后一节产品设计的范畴定义做一些脉络上的梳理。
从历史和词源的角度来看,“设计”一词翻译自英文design,而design一词则来自于拉丁文desegno。这是一个来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批评术语,指作品的草图或素描,进而也可以理解为一件作品最根本的理念。而“设计”一词广为人知,并迎来随之而来的自身发展和进步,则是在工业革命之后。现代意义上的产品设计可追溯至20世纪初的欧洲,工业化大生产推动了现代企业的发展和成型,也使设计与现代生产模式、人类生活方式空前紧密地结合起来。工业革命后的产品设计在发展过程中,在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产生出众多的运动、流派和理论,如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德意志的制造同盟及后来的包豪斯学院、荷兰的风格派、美国的流线型风格运动等,从这样的沿革中我们可以大致总结出以下四个主线的内容。
(1)以统筹大规模批量生产为中心的产品设计
工业革命是以“机械化”和“大批量生产”为标志的产业革命,机械生产逐步取代传统手工业生产,使得产品实现大批量和标准化生产成为可能。为了使产品能够为更多的人所使用、喜爱,也为了避免产品在机械化生产中产生各种问题,在大批量生产之前需要有专人来协调各工种与工序,整合“需求、制造、流通、使用”等各环节的限制和利益,以提高生产效率并使得效益最大化。这是现代产品设计诞生的背景,也是当时设计所起到的最大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下,产品设计被要求与材料工艺和生产制造紧密结合,在设计上追求简洁、纯粹、精确和功能主义。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才有了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的“形式追随功能”和“少即是多”等口号般的设计原则。事实上,在这些“口号”背后所传达的是面向物质生产的效率美学。
在这一方面,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1859年问世的索涅特14号椅(Thonet chair,No. 14)。如图1-4,索涅特椅局部以机器制造,部分靠手工将规格化零件加以组合拼装,并且这些零件可用在不同的款式上,而14号椅则成为其中的经典之作,也成为现代量产家具的原型和典范。根据资料,到1930年14号椅已经生产了5千万把,至今仍在制造,实属产品设计历史上的成功之作。早在1830年左右,索涅特便尝试将木制家具零件弯曲成弧形。他开发出一种方法,使得坚硬的山毛榉木条能够在蒸汽压力之下弯曲成圆形或S形。他将事先裁切好的山毛榉木条在加压蒸汽室中加热超过100摄氏度,而后把已经变得极富弹性的木条嵌入铁铸模型中。为了防止木条裂开,必须在曲形外部紧紧箍上不锈钢薄片,同时通过这样的工艺可以使木材达到超越平常的弯曲程度。在此之后,将折弯的木条在70摄氏度的环境中缓慢干燥20小时。最后将零件自模型中取出,打磨、上色并抛光。这样的设计使得索涅特椅特别适合工厂的系列化生产,同时亦方便拆解、运输和组装,这也是它如此成功的原因之一。体现出产品设计从材料加工到生产流通的全流程系统整合。
(2)以刺激市场消费和助力商业竞争为主的产品设计
随着工业化社会和市场经济的到来,产品的研发、生产、营销都逐步完善,新产品以超乎以往任何时期的更新速度与品种数量充斥着市场,而消费者也习惯于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产品设计在工业化初期所起到的协调生产关系的作用逐渐减弱,取而代之的是对风格、款式和流行的追求与打造。
在这一方面,一个很好的早期例子是20世纪30年代从美国流行起来的流线型设计风格。流线型风格以圆滑流畅的流线体为主要形式,最初主要从空气动力学的角度运用在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上,后来由于其样式的“未来感”和“先进性”等原因而广泛流行起来,几乎波及所有的产品外形。从卷笔刀到家用冰箱,产品的外形都被设计成不具功能性(与空气动力学无关)的流线型造型。如图1-5,由于其造型的独特风格突破了人们对产品原型的既有印象,受到市场和消费者的青睐。
(3)以人(用户)为中心的产品设计,注重设计如何围绕人的行为、情感和体验展开
当产品设计在消费主义的大旗下茁壮成长的时候,对产品实际使用者的真切需求的关注也日趋增强。除了满足人们对拥有更高品质物质生活的渴望以及企业对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市场表现的追逐之外,设计师意识到产品设计最终还是要回归人们的生活,回归我们真实的日常。产品的设计必须面向真实的生活场景和情境,必须为每一个真实存在的个体的切实需求而服务。
图1-4 索涅特14号椅/麦克·索涅特(Michael Thonet)/德国/1859(www.xing528.com)
图1-5 流线型风格卷笔刀/雷蒙·罗维(Raymond Loewy)/美国/1934
在这里我们将列举的并非是某位大师的某件重要的设计作品,而是两部影响了几代设计师的设计理论著作。一本是维克多·帕帕奈克(Victor Papanek)的《为真实世界的设计》(Design For The Real World),在这本当时颇具争议的著作中,帕帕奈克提出自己对于设计目的性的新看法,即设计应该为广大人民服务;同时设计应当更具有包容性,并且应该认真考虑地球的有限资源使用问题。他指出,如果设计真的想要改变世界,并使之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那设计师就必须走到真实的世界中去,而非一味地为创造“渴望”和“商业价值”而服务。另一本则是唐纳德·诺曼(Donald Norman)所著的《日常的设计》(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也被翻译为《设计心理学》)。诺曼在书中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哲学,希望能够提升消费者与设计者对于产品易用性的觉醒。他指出设计人员或商家在构思产品时,在推崇外观美感、艺术风格和成本之前,应该首先设身处地地想象一下用户的感受,为设计的易用性而努力才是产品的生命力之源。在书中他还给出了易用性设计的相关原则与方法:一个好的设计应当让使用它的人能够简单容易地得悉其基本运作原理(概念模型),外观的设计应该拥有足够明确的信息使人知道该如何去操作(可视性),操作及其所产生的产品实际反馈之间应该有简单易懂的匹配关系(正确的匹配),并且能够及时提供操作后的实际效果以真正完成一次产品的使用体验(有效的反馈)。
(4)以概念性和实验性为主的产品设计
在这一方向,设计不仅仅以一种服务社会的姿态存在,而更添了一份“主人翁精神”,即设计被理解为一种批判和反省的工具,以提醒和刺激我们重新审视现实世界及其未曾触及的可能性。这样的设计往往极具挑战性和颠覆性。它们通常不以协调和统筹物质的高效与合理生产为目的,也不以市场竞争和商业利润为标杆,甚至也不考虑产品的适用人群会是谁,又会在怎样的情境下被使用。在这里,设计师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设计作品来向人工世界的现存设计理念、标准和原则进行“对话”,以表明立场并提出新的设计视角、理念和方法,其背后的主要根据往往是反对固化的、标准化的设计原则和方法,主张我们在构建人工世界之时应当是多元的和不断突破固有思维的。因此,这一类的优秀设计作品往往会显得比较“无用”,有时更像是一种宣言,它们的归宿通常都会是世界各大设计博物馆。相比为大规模和商业化生产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服务的设计,此类设计把自己的舞台放在了展览、媒体、出版物和博物馆,每天也和成千上万的人们发生“对话”,拥有其特有的价值。
在这一方向上的设计案例也是不胜枚举,并且常常颇为著名。例如与20世纪20-30年代的荷兰风格派运动有着不可分割联系的红蓝椅。(图1-6)荷兰风格派主张以纯粹的几何原则来进行设计,拒绝“复制自然”并严格遵守构成主义的原则。红蓝椅在造型上缩减到了最基本、最“永恒”的元素,它的设计师赫里特·里特维尔德用15条木方棍作为框架,两片木板分别构成座面和靠背,在色彩上回归最基本的红黄蓝三原色以及黑色,成为其鲜明的风格特色,红蓝椅也因此而得名。风格派创始人之一蒙德里安的著名抽象绘画系列(图1-7)则与红蓝椅有着异曲同工的创作理念。红蓝椅虽然具有明确的功能性,其简洁的零件设计也非常针对大规模批量生产,但相比之下它的设计出发点更像是设计师的一种宣言和在特定设计思潮下的产物,更具有一种概念的实验性。因而红蓝椅在当时从未真正超越原型阶段而投放实际生产。显然,这把椅子的实验性和宣言性远远大于其被使用和商业化的可能,因为很明显这不太会是一把舒服的椅子。有意思的是,当时没能被量产的遗憾,到了今天红蓝椅以“设计经典”之名而被生产并销售。除风格派之外,在这一方向上的设计还有不少代表,包括后来意大利的“孟菲斯”团体和荷兰的DROOG团体(图1-8)等。
图1-6 红蓝椅/赫里特·里特维尔德(Gerrit Rietveld)/荷兰/1918
图1-7 红蓝黄的构成(IIComposition II in Red,Blue,and Yellow)/皮特·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荷兰/1930
图1-8 抽屉之橱Chestof Drawers,取自再生、回收价值的概念,把旧家具的抽屉用束带捆绑重组,每个抽屉各有特色和深藏的回忆/提欧·雷米(Tejo Remy),DROOG/荷兰/199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