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精细化管理:规范与创新并举

精细化管理:规范与创新并举

时间:2023-06-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精细化管理,“精”是经营管理的关键环节,“细”是关键环节的主要控制点,精细化管理就是系统解决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及其主要控制点。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实施“精细化管理工程”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要有规范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意识。“精细”的境界就是将管理的规范性与创新性更好地结合起来,从这个角度来讲,精细化管理工程具有把企业引向成功的功能和可能。

精细化管理:规范与创新并举

(一)基本含义

精细化管理是源于发达国家日本20世纪50年代)的一种企业管理理念,是社会分工精细化与服务质量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

精细化管理可以理解为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运用程序化、标准化、数据化和信息化的手段,使组织管理的各单元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精细化管理,“精”是经营管理的关键环节,“细”是关键环节的主要控制点,精细化管理就是系统解决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及其主要控制点。

精细化管理的本质意义,就在于它是一种对战略和目标分解细化和落实的过程,是让企业的战略规划能有效贯彻到每个环节并发挥作用的过程,同时也是提升企业整体执行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一个企业在确立了“建设精细化管理工程”这一带有方向性的思路后,重要的就是结合企业的现状,按照“精细”的思路,找准关键问题、薄弱环节,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完成一个体系,并实施运转、完善一个体系,同时牵动修改相关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整合全部体系,实现精细管理工程在企业发展中的功能、效果、作用。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实施“精细化管理工程”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要有规范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意识。“精细”的境界就是将管理的规范性与创新性更好地结合起来,从这个角度来讲,精细化管理工程具有把企业引向成功的功能和可能。

(二)国内概念

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提出的“精细管理工程”是指企业按照“五精四细”的思路与方法,对企业的管理进行精细化改造的工程。“五精四细”是精细化管理工程的核心内容,“精”可以理解为更好、更优,精益求精;“细”可以解释为更加具体、细针密缕、细大不捐。

1.五精

(1)精华。企业需要有效运用全球范围内的文化精华(含企业精神)、技术精华和智慧精华等来指导、促进企业的发展。

(2)精髓。企业管理理论虽已基本成熟,但深谙和运用管理精髓的企业家或企业管理者为数不多,要想成为一个成功发展的企业,就必须拥有那些为数不多的、深谙和运用企业管理精髓的企业家和企业管理者。只有这样,企业管理的精髓才能在企业成功发展中得到充分运用。

(3)精品。企业需要把握好产品质量精品的特性、处理好质量精品与零缺陷之间的关系,建立确保质量精品形成的体系,为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和创建品牌奠定基础。(www.xing528.com)

(4)精通。企业需要精致打造畅通于市场的渠道,精致建好畅通于客户的管道。

(5)精密。企业内部凡有分工协作和前后工序关系的部门与环节,其配合与协作需要精密;与企业生存、发展的环境的适宜性需要精密,与企业相关联的机构、客户、消费者的关系需要精密。

2.四细

(1)细分市场和客户,全面准确把握市场变化、客户需求、企业发展战略和产品定位

(2)细分企业组织机构中的职能和岗位,企业管理体系健全,责权利明确、到位。

(3)细化分解每一个战略、决策、目标、任务、计划、指令,使之落实到人。

(4)细化企业管理制度的编制、实施、控制、检查、激励等程序、环节,做到制度到位。

精细化管理最基本的特征就是重细节、重过程、重基础、重具体、重落实、重质量、重效果,讲究专注地做好每一件事,在每一个细节上精益求精、力争最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