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21世纪的优质管理如何实现?

21世纪的优质管理如何实现?

时间:2023-06-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和知识经济的到来,以及由此而提出的挑战,必定会将21世纪的质量管理推向更高的阶段。预计21世纪的质量管理科学将经历质量管理的国际化、质量战略管理和生态质量管理三个阶段。“生态质量管理”致力于持续提高正产出的质量,同时减少负产出,以提高综合质量,努力实现社会、经济、生态协调持续发展的管理活动。“生态质量管理”的实施关键在于,使企业成为控制生态质量的主体。

21世纪的优质管理如何实现?

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朱兰(Joseph M.Juran)曾指出,20世纪是生产力的世纪,21世纪将是质量的世纪。这意味着21世纪将是高质量(即经营的高质量、产品和服务的高质量)的世纪,质量管理科学将有更蓬勃的发展。在21世纪,不仅质量管理的规模会更大,更重要的是,质量将被作为政治、经济科技文化、自然环境社会要素中一个尤为重要的因素来发展。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和知识经济的到来,以及由此而提出的挑战,必定会将21世纪的质量管理推向更高的阶段。预计21世纪的质量管理科学将经历质量管理的国际化、质量战略管理和生态质量管理三个阶段。

(一)质量管理的国际化阶段

信息技术交通技术为纽带的世界一体化的潮流正在迅速发展,各国经济的依存度日益加强。国际贸易壁垒表现出许多新特点:关税壁垒日趋减弱,而非关税壁垒逐渐显现,特别是技术壁垒尤为突出,其表现形式有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等。

为了削弱和消除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等技术性因素所形成的技术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经过八轮的多边贸易谈判,1994年3月签订了《世界贸易组织技术壁垒协议》(下文简称《协议》)(WTO/TBT)。《协议》提出,成员国应遵守的原则有透明度原则、协调原则、采用国际标准和国际准则的原则及等效相互承认原则等。

生产过程和资本流通的国际化是企业组织形态国际化的前提,技术法规、标准及合格评定程序等是质量管理的基础性内容。传统的质量管理必然跨越企业和国家的范围而走向国际化。全球出现的ISO 9000以及种类繁多、内容广泛的质量认证制度得到市场的普遍认同,也从一个侧面展现了质量管理的国际化。

(二)质量战略管理阶段

20世纪工业化社会的生产方式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大量生产以及与其相关联的比较稳定的市场环境。显然,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下,企业只要能够保证控制某部门市场,就能够使企业保持长久的竞争力。但是,在21世纪信息化时代,信息将“穿透”所有领域,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现实中,产品技术寿命缩短,企业及其所依附的市场环境不稳定。质量因素的复杂性、质量问题的严重性及质量地位的重要性,在多变的环境中显得尤为突出。

“质量战略管理”强调将质量管理纳入企业战略管理,根据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市场变化的情况制订质量战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制订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质量规划。(www.xing528.com)

(2)制订技术进步和质量改进方案,特别是产品创新计划、产品改进计划、产品标准和标准水平的提高措施。

(3)制订产品品牌战略,尽量争取获得名牌产品、免检产品、质量认证等标志,进行积极的产品策划,培育质量文化等。

同时,“质量战略管理”还强调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应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和先进技术手段;加强质量法规建设,完善质量责任制度;提高企业管理人员和所有员工的质量意识和综合素质等。

(三)生态质量管理阶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人口的不断膨胀,经济的发展开始遭遇资源“瓶颈”和环境容量的严重制约,人们将越来越意识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质量的重要性,我们迫切需要从有效利用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的角度和深度来全面审视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的质量管理。如果从可持续发展观和生态学理论来审视企业的质量管理,可以发现现有的“全面质量管理”其实并不“全面”。无论是朱兰的“质量螺旋模型”,还是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所界定的产品寿命周期的12个阶段,都是依照“资源—产品—消费—处置”这一个循环模式进行的,即全面质量管理仅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方面需求为宗旨,而往往忽略了这种需求的满足是以生态失衡、损失环境质量为代价的客观现实,没有考虑自然生态再生的过程,是一种不可持续的理论。

“生态质量管理”致力于持续提高正产出的质量,同时减少负产出,以提高综合质量,努力实现社会、经济、生态协调持续发展的管理活动。生态质量是综合考虑正产出与负产出的质量,是一种生产过程与环境互动的质量,一种包括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的质量,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质量,一种以人为本的质量。

“生态质量管理”的实施关键在于,使企业成为控制生态质量的主体。由于生态质量涉及的因素复杂,并且往往是“企业花钱,社会受益”。因此,必须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来综合考虑“生态质量管理”,使企业成为“生态质量管理”的主体。同时,还必须解决与企业相关联,但企业又难以解决的诸如管理体制、环境政策、市场等方面的问题。“生态质量管理”必将成为社会化乃至国际化的质量的管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