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研究在前人物性解释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归位后的岩芯数据作为质控措施,提供了泥质含量、孔隙度、渗透率、含水饱和度的计算公式及相应的自相关质控分析结果。
1.泥质含量解释模型
泥质含量是泥质砂岩地层参数计算与评价的重要基础参数,它不仅反映地层的岩性,而且与储层的有效孔隙度、含水饱和度、束缚水饱和度、渗透率等参数密切相关,因此,泥质含量的确定精度直接影响着储层参数的计算精度。文51 区GR 曲线对岩性较为敏感。因此,在本次研究中,采用标准化处理后的自然伽马曲线计算该区泥质含量。泥质含量模型如下:
式中,ΔGR 为标准化处理后的自然伽马比值;
Vsh为泥质含量,%。
由于本次收集的岩芯数据中无泥质含量数据,在拟合泥质含量计算方面,本次研究继承了前人泥质含量计算公式的拟合图版(图7-44),通过分别绘制河道微相井段收集到的泥质含量与本次计算的泥质含量的直方统计图(图7-45),发现后者的数据分布更为合理,计算结果更为可靠。
图7-44 泥质含量与自然伽马比值交会图(沙二下)
2.孔隙度解释模型
孔隙度是定量描述储层物性的重要参数,它主要通过声波时差、密度和中子孔隙度测井资料来反映。本次收集到的有中子曲线的井只有3 口,有密度曲线的井也较少,通过分别绘制取芯井岩芯孔隙度与密度、声波时差曲线交会图(图7-46),分析可知,岩芯孔隙度与声波时差相关性较好,因此本区采用声波曲线来计算孔隙度。由于孔隙度还受泥质的影响(图7-47(a)),需对孔隙度做泥质校正。孔隙度计算公式为:
图7-45 河道井段泥质含量统计分布直方图
(a)非取芯井河道微相甲方泥质含量统计频率直方图(沙二下);(b)非取芯井河道微相计算泥质含量频率直方图(沙二下)
式中,DT 为声波时差值,μs/m。
ϕ 为孔隙度,%。
图7-46 密度曲线与岩芯孔隙度交会图(a)和声波时差曲线与岩芯孔隙度交会图(b)
通过孔隙度的自相关交会图(图7-47(b))及自相关数据表(表7-8)可以看出,计算孔隙度与岩芯孔隙度的相关性很好,两者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也在合理误差范围内,说明本次使用的孔隙度计算公式是可靠的。
图7-47 声波时差与岩芯孔隙度交会图(a)和计算孔隙度与岩芯孔隙度交会图(b)
表7-8 孔隙度自相关数据表
本次收集到的甲方孔隙度计算公式为:
利用理论声波时差、泥质含量数据对式(7-2)和式(7-3)做误差分析,发现在泥质含量相同的情况下,声波时差越大,两者绝对误差越大;在声波时差相同的情况下,泥质含量越少,两者绝对误差越大(表7-9)。在声波时差取500 μs/m,无泥质含量的情况下,两者误差仅为0.08。鉴于以上分析,本次孔隙度计算模型最终采用式(7-3)。
表7-9 式(7-2)和式(7-3)误差分析数据表
3.渗透率解释模型
渗透率是储层分析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它的大小反映流体在储层中的流动能力。岩石渗透性是决定油气藏能否形成和形成后油气井产量高低的重要因素。通过物性与电性相关性分析认为,本区储层渗透率与各种测井数据相关性都较差,但与孔隙度相关性较好。渗透率模型采用岩芯分析孔隙度与渗透率直接交会拟合公式,因此,渗透率参数是在孔隙度求解基础上得到的(图7-48),具体计算公式为:
(www.xing528.com)
式中,K 为渗透率,mD。
图7-48(b)是计算渗透率与岩芯渗透率的交会图。可以看出,两者的相关性是比较好的。从表7-10 的误差统计结果看,两者也是比较接近的,说明上述渗透率计算模型是可靠的。
图7-48 岩芯孔隙度与岩芯渗透率交会图(a)和岩芯渗透率与计算渗透率交会图(b)
表7-10 渗透率自相关数据表
本次收集到的甲方渗透率计算公式为:
利用理论孔隙度数据对式(7-4)和式(7-5)做误差分析,发现随着孔隙度的增大,绝对误差的总体趋势是变大的,但相对误差的范围均在0.5 以内,说明两个公式的计算结果是基本一致的,见表7-11。鉴于以上分析,本次渗透率计算模型最终采用式(7-5)。
表7-11 渗透率计算公式与甲方渗透率计算公式误差分析数据表
4.含油饱和度解释模型
通过取芯井岩芯含水饱和度、孔隙度及电阻率测井响应绘制交会图(图7-49(a)),发现三者的变化规律与阿尔奇公式的认识一致,因此,本次研究采用传统的阿尔奇公式来计算饱和度,公式为:
式中,a、b、m、n 为岩电参数;
Rt 为电阻率,Ω·m;
Sw 为含水饱和度,%;
So 为含油饱和度,%。
图7-49 电阻率、岩芯含水饱和度及孔隙度交会图(a)和岩芯含水饱和度与计算含水饱和度交会图(b)
岩电参数数值来自前人的试验结果(表7-12)。从图7-49(b)可以看出,计算的含水饱和度与岩芯含水饱和度基本一致,两者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表7-13)都在合理误差范围,从而验证了饱和度模型的准确性。
表7-12 a、m、b、n 试验结果数据表
表7-13 饱和度自相关数据
5.含油气性解释模型
本次收集的数据缺少试油资料,无法利用试油数据绘制文51 区的含油气性定量解释图版,而是利用筛选出的解释结论较为可靠的非取芯井(V43-15、P2- C361、P2-C411、P2-C449、PC85-9)井段数据绘制定量解释图版(图7-50)。本区根据物性解释结果,将含油气性划分为油层、油水同层、含油水层、水层四类有效储层,其相应的物性划分标准见表7-14。
图7-50 含油气性定量解释图版
表7-14 含油气性定量解释标准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