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掌握青铜技艺的国家之一,中国青铜器的品种数量繁多,而且制作工艺非常高超,表现出我国青铜器的艺术层次,具备了中华民族的铸造特点,形成了我国无可替代的青铜文化,其独特的精神内涵和形式有力地彰显了“宏伟壮观”的崇高之美。
由夏及周,青铜文化在精神与指导思想上经历了由遵命、尊神到尊礼、尚德的演进过程,实际上是人类理性意识和宗法伦理制度进一步发展的过程。然而,不同社会意识形态下的青铜器也呈现了不同的形态。
春秋中后期,诸侯之间连年战乱。随着宗法制度的松动及“士”阶层的崛起,东周社会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致使青铜器的造型和纹饰极力追求清新美观。在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下,民本思想的出现促使部分青铜器逐步走向日常生活领域,青铜器的纹饰也极力表现出当时人们的美好生活。从夏、商、西周发展而来的铸造技术,适应了社会对青铜器庞大的数量需求,多种多样的表面装饰工艺满足了人们对青铜器的美观追求。其中,“士”阶层的崛起与民本思想的出现,对青铜器艺术发展演变产生了最为重大的影响。(www.xing528.com)
以“士”阶层的崛起为例,由于铁制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普遍推广,农业劳动生产率得到大幅度提高,可以养活数量更多的“不耕而食”的“劳心者”,这为“士”阶层的崛起奠定了物质基础。在宗法制所建构的等级秩序下,“士”属于最底层的贵族。然而到了东周时期,“士”已经是人身关系较为独立而思想又比较自由的特殊阶层,在大国争雄称霸的政治与军事斗争中,东周各国的君主都在费尽心思招揽人才,这为“士”阶层充分施展他们的聪明才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由于轻天重人观念的盛行,拥有一定知识、独立思想和政治地位的“士”取代了巫、史、祝、宗等神职人员左右青铜器风格的特权,再加上各级贵族对礼乐制度的僭越,导致了当时社会对青铜器需求的骤然增多,这就促使传统的青铜器铸造工艺出现了革新。
以民本思想的出现为例,知识的下移、私学的繁盛、独立思考的产生,使东周时期的士阶层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如思想家老子、孔子、孟子、荀子、墨子,政治家管仲、晏婴、子产,军事家吴起、孙武、孙膑,纵横家苏秦和张仪等。由于思想上的活跃,自然会涌现出各种各样的学术流派和分支,形成了东周时期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以此为背景,民本思想的出现使东周时的青铜器由传统的礼器范畴朝着实用和美观的方向上大步迈进。此时的青铜器出现了两种并行的发展趋势:一部分器物由于采用了多种表面加工工艺而变得异常华美,成为贵族阶层把玩的珍奇;另一部分器物则异常朴实,它们器形少省简单,更加突出了实用功能。青铜器上的纹饰最能反映出东周民本思想的流行。自春秋中期开始,青铜器的纹饰一反西周疏朗通达、秩序规整的总体格调,变得清新俊朗。由早期动物纹演变而来的蟠螭纹和蟠虺纹,此时没有了神异色彩,那些反映现实生活的宴乐、采桑、攻战、狩猎等新式纹样,则更加清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