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境界追求:探寻天人合一

境界追求:探寻天人合一

时间:2023-06-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出于挖掘人的潜能和激发人类的能动性的动机,提出了“天人合一”。其实,在更久远的文献《周易》和诸子百家的文籍中,便一步一步地奠定了“天人合一”的内涵。“天人合一”理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其内涵不断丰富。中国传统造物文化的形成得益于“天人合一”的核心理念。

境界追求:探寻天人合一

中国传统建筑体现了人类努力追寻本身和大自然关系的典型设计内容的一部分。总的来说,中国人在和大自然的友好相处中渐渐形成了建筑设计文化的重要特征。“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周易·系辞下》)大致内容为,人类的居住形态已经开始从穴居的生活方式向宫廷屋室转变,宫室的形态是上方为栋梁,下方为屋檐,构筑成了全方位的封闭有限的居住空间,用来防范风雨,这大概也是汲取了《周易·大壮》卦上震下干之象。中国传统建筑用其数千年中发展形成的构造方式、整体布局和人们的营造热情,表达了我国人民浓厚深沉的喜爱土木、亲近大地以及别致的效法宇宙的设计理念。选择建筑的材料时,最好选用体现其特色本质的材料。构建的样式理应遵守自然规律抑或效法其形式,最好通过对大自然的效法与人类社会伦理道德发生联系,进一步提炼出焕然一新的构筑思路与方法。由原始自然到人为建筑再到社会伦理,进而又总结出新建筑形式的标准。其他各种人为制造的器物也都遵循了此种演进原则。“珍之方也,以象地也。盖之园也,以象天也。轮辐三十,以象日月也。盖弓二十有八,以象星也。”(《周礼·考工记》)大概意思是车厢做成方形的,用以象征大地;车盖(伞)做成圆形的,以象征上天;车轮的辐有三十根,用以象征一个月内日月的运行;车盖的弓有二十八根,用以象征二十八宿的星辰。人虽坐于车内,却心系天与地,人永远居于其中。人类必须和自然界友好相处,换言之,人造物即使有人为的影子,只要能够很好地融汇到大自然中,就可以存在。

长期以来,人和自然的关系受到许多文化名人与哲人的广泛关注。一些从事天(道)和人(道)以及两者关系研究的人员总结出“究天人之际”,在此基础上提出“天人合一”,渐渐变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核心理念。马克思在谈到原始公社时期的社会特征时,曾经谈道:“个人把劳动的客观条件简单地看作自己的东西,看作自己的主体得到自我实现的无机自然。劳动的主要客观条件并不是劳动的产物,而是自然。”此外,李泽厚认为“天人合一”的理论受到中国传统时代落后理念的巨大影响。由于文化界对这些传统理念的认同,因此,“天人合一”的理论受到了举足轻重的影响。大自然对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制约作用,促使“天人合一”理论产生并不断改善。但是“天”和“人”到底是什么?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总的来说,“人”的内涵和“天”较为趋于一致,是指人类的整体性或作为物种之一的人;“天”一般界定为自然和社会的规律等。出于挖掘人的潜能和激发人类的能动性的动机,提出了“天人合一”。从思想观念的角度来看,“天人合一”始于神性告退、理性方滋的三代(夏、商、周),在春秋战国时期问世。其实,在更久远的文献《周易》和诸子百家的文籍中,便一步一步地奠定了“天人合一”的内涵。从思维方式的角度来看,这一理念从万物有灵的观点中衍生出来,但始终坚持以人为中心的原则。早在西周宣王时,尹吉甫作《烝民》之诗就有“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诗经·大雅·荡之什》),这里含有人民的善良品性来自天赋的意义。《左传·成公十三年》记载了周室贵族刘康公的言论,“吾闻之: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谓命也,是以有动作礼义威仪之则,以定命也”。这里把“天地”与人的“动作礼义威仪之则”联系在一起,人类和自然友好相处的理念初露头角。

“天人合一”理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其内涵不断丰富。中国古代思想家们认为天人之间的关系具备五个基本方面:天人绝对合一、天人相通、天人感应、天人合德、天人合道。以上都是说天与人同本同根、同源同体。

道德经》中谈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阐释了人类的本性蕴含着天的道德品性。从本源上来看,人道和天道的关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自然衍生出天地万物和人类,同时,正是天地万物和人的存在构成了自然本身。典型的代表理论有伟大哲学老子的“天人合一”,老子认为天地、人和自然万物是同一来源。鉴于此,《礼记·礼运》又有:“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合,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舍味别生被包而生者也。”意思是人是天地的根本品性,是阴阳之相互交合感应的产物,是金、木、水、火、土五行孕育的精华。人的性德和感觉就是天地的性德和感觉,人“得天之灵”“兼乎万物”而为“万物之灵”。《周易》载:“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此处提到的“天地之德”即“天地之大德,曰生”(《周易·系辞下》)。大致意思为,天地的职责主要应该是维持万事万物的生长与繁殖,保持万物长久不衰。许多文化先贤向往的思想,一般也是本着珍惜生命的原则,坚持维护“生生”之德,才可以做到“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儒家思想的代表孟子也曾经提出“万物皆备于我”。从这些思想理念中可以洞察到中国传统设计文化的实质。《周易·系辞下》有载:“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这句话体现了人类远古时期对设计文化的追求与期盼。“象”已不再是殷商时代人们通过占卜而预测的天象了,它一方面体现了人类对许多实际生活中物体的深入了解与研究,另一方面,体现了人类对万事万物的认知以及经验提炼,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认为是对事物的美的认知与研究。中国传统造物文化的形成得益于“天人合一”的核心理念。

把中国传统设计文化和西方进行对比,很明显地可以了解到,西方文化中人和自然并不属于同一方面,而是属于对立面的。人们内心对“上帝”这一形象极为敬畏,可以理解为人类是对处于人对立面的“自然”的向往与敬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上帝”这一形象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代表了人们心中对大自然不可控制的力量的敬畏。这恰恰是人与自然之源对立的一个证明。我们可以轻易地从基督教经典《圣经》中找到这种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思想渊源。《圣经》中提到上帝缔造了世界,当然也包括人。在创造人的时候,上帝参考自己的外貌和气质,并指定创造出来的人去统治世界上的其他事物。该书在“创世纪”中写到“上帝”的命令:“凡地上的走兽和空中的飞鸟,都必须惊恐惧怕你们……如我赐给你们的蔬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此处“上帝”即人类,能够控制自然并利用自然,可以随心所欲地利用。这些上帝的说法隐含着一系列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观念。其一,人是站在自然之上之外的,有统治自然界的权力;其二,人与自然是敌对的;其三,人要在征服、战胜自然的艰苦斗争中才能求得生存。西方的诸多理念均受到上述理念的影响,这就使西方在设计文化上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有了可以遵循的原则。

因此,西方设计文化洋溢着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和不以为然的滥用。在西方人看来,人类只要用自己对大自然的由衷的热爱,依靠上帝的帮助与关怀,就能达到与“上帝”的合一,是达到与天合一的唯一途径。

西方建筑设计文化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建筑,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借鉴希腊神话、悲剧以及荷马史诗。从营造技术和艺术的角度看,古希腊神庙建筑可谓是登峰造极,构造出许多巧夺天工、惟妙惟肖的艺术品,让后人难以超越、望尘莫及,这些艺术品淋漓尽致地表达了神人合一的理念。但是这些建筑在设计时忽视了“自然”要素,充分展示了人神之间类似于人和自然的对立。在古希腊建筑“完整、和谐、鲜明”的原则指导下,西方的园林设计具有鲜明的特色。类似于雕塑的建筑一般被设计为坐落在平面的中轴线上,根据人的想法把绿树遮蔽的道路、植物的形状和姿态换成任意的图形,对纯天然的流水进行施压,迫使其向高处喷发,形成喷泉,被人们誉为“刺绣花圃”“绿色雕刻”。以上这些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在西方设计文化中,人对自然强有力的管理和利用。

中国人常常视大自然为人类的“母亲”和“归属”,这是中国和西方在设计时思考人与自然关系最为显著的区别。中国人深深受到传统哲学理念的影响,在进行设计时,常常用一种亲切的感觉去体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国人在骨子里都认为人类和大自然同根同源。恩格斯曾经说过:“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的历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中国人对自然与人的关系的理解,是在中国社会文明史开始时就产生了。鉴于这种情况,李泽厚、刘纲纪在《中国美学史》中对“天人合一”的理念产生以及发展的历程做了详细的阐释,并给出了独到的看法:几千年以前“天人合一”理想在中国产生……孔子也提出过关于天人关系的看法,尤其是孟子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进而在《中庸》中进行阐释与说明……而今,我们在研究古代思想时,通常都是以批判的眼光对待,而且把这一类思想归为唯心主义。毋庸置疑,“天人合一”的理念中无外乎有与唯心主义精神实质类似的东西存在,但与此同时,它强调人和自然和谐相处,主张人理应和自然有所联系、不能够相互对立,最好的状态是保持一种友好相处、互不干扰的关系。……我们应该坚定不移地深信人和自然和谐相处,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而且应该坚信其和传统的审美意识有着密切的联系。……自董仲舒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理念已有2000多年,而今,我们很多人已经不再关注这些理论正确与否。反而,让人们感兴趣的是董仲舒提出的“以类合之”的思想……长期以来,“天人合一”等思想理论反映了中国各朝各代的艺术学者们一直恪守的一个基本准则,虽然他们并不是与董仲舒一样片面地了解所坚持的准则。

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生命哲学家们常说的“天人合一”理念出现在众多文化书籍里,我们从许多思想家的各个角度出发,对“天人合一”理念进行说明与阐释。以下将谈到各个学派具有典型性的观点:

(1)儒家学说

《礼记·中庸》:“(人)可以与天地参。”

《周易·系辞上》:“与天地合一,故不违。”

(2)道家学说

《老子》五十一章:“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生而不有,长而不为,是谓玄德。”

庄子·山木》:“人与天一也。”(www.xing528.com)

(3)法家学说

管子·内业》:“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

韩非子·解老》:“先物行、先理动之谓前识。前识者,无缘而妄臆度也。”

先秦时期的另一重要思想家荀子,以唯物主义的观点从天的自然属性和人的能动性出发,明确地提出了天人相分的著名论断。但在论及天人关系时,也强调人对自然法则的遵守,“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作为外来文化的佛教,对天人的关系虽然没有理论性的阐释,但也能从意向和体验的角度领悟其根本精神。《永平广录》卷十有“天上地下,云自水由”;典籍中的记载充分体现了佛教的“天人合一”观。

在中国建筑设计文化的实践历程中,中国很早就给出了关于“天人合一”理论的说明。“台”的出现就是对“天人合一”理论的运用。《山海经》中记载了各朝各代帝王的“台”的传说故事。比如,“轩辕之台”“共工之台”等。这些关于“台”的传说会让人们心生怀疑,在某种程度上,夏商周时期建造的“台”可能是真实存在的。例如:

“夏启有钧台之享。”(《左传·昭公四年》)

“夏桀作倾宫、瑶台,殚百姓之财。”(《文选》,卷三,《东京赋》)

这种“台”的功能是什么?学者们认为它是当时人们对自然山川敬畏的象征。很多统治者借此“登立为帝”,自夏商周以前到汉代期间,“台”的功能主要表现为宗教性质。在《三辅黄图·台榭》中有记载:“武帝元封二年,作甘泉通天台。”“台”除了可以与天进行沟通,接近神灵,有祭祀的作用外,也有观察天象的作用。《诗·大雅·灵台》郑笺:“灵台者,所以观祲象,察氛祥也。”从这一典籍记载中,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台”存在的主要功用是天人相互沟通联系,实现“天人合一”的理想。

除此之外,“台”还具有许多其他作用。“台”建筑本身也是一个经过设计的漂亮的建筑物,从审美的角度出发去认识“台”,“台”的出现体现了中国设计文化的巨大进步。

国语·楚语上》有一段楚灵王与伍举的对话,恐怕是中国人最早论述建筑(台)的用(物质功能)与美(社会价值)关系的文字了:

灵王为章华之台,与伍举升焉。曰:台美夫?对曰:“臣闻国君服宠以为美,安民以为乐,听德以为聪,致远以为明。不闻其以土木之崇髙、彤镂为美,而以金石匏竹之昌大、嚣庶为乐;不闻其以观大、视侈、淫色以为明,而以察清浊为聪也。……夫美者,上下、外内、远迩皆无害焉,故曰美。若于目观则美,缩于财用则匮,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为?夫国君者,将民之与处,民实瘠,君安得肥?且夫私欲弘侈,则怀义鲜少,德义不行则迩者骚离而远者距违。天子之贵也,唯其以公侯为官正也。而以伯子男为师旅。其有美名也,唯其施令德于远近,而大小安之也。若敛民利以成其私欲,使民蒿焉忘其安乐,而有远心,其为恶也甚矣,安用目观?”

伍举没有从正面去回答楚灵王对灵台形式美的赞誉,却把对美的理解同大众结合到一块。从人与物的关系来看,伍举认为人的利益远远高于外在的形式美。此外,还谈到了追求声色之美不能够和“德义”同时存在的观点,从本质上看,这个观点提出了美善统一的社会美学标准。伍举阐述的这一设计美学思想,无疑在中国设计文化发展历程中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在这以后,发展兴旺的园林设计文化,将人和自然的亲近和谐,友好相处的状态表现到了巅峰。尽管园林设计中的许多要素也经过加工,但仍旧是自然化的状态。正如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所说:“再也没有其他地方表现得像中国人那样热心体现他们伟大的设想,‘人不能离开自然’的原则,连散布在园中的房舍,也都呈现出一种对‘宇宙图案’的感觉。”人置身于这种“宇宙图案”之中,既体现了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互利共存,在某种程度上也呈现了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合一的状态。由此,我们可以了解到,实际上人就等同于自然,在自然基础之上的人工改造是对其价值的延伸,而自然就是这种人工文化的原型。

张岱年曾有过一段相关言论:“从过程和意义看,文化不仅是一种在人本身的自然和身外的自然的基础上不断创造的过程,而且是一种对人本身的自然和身外的自然不断加以改造,使人不断从动物状态提升出来的过程。在这个无限的过程中,作为基础的人本身的自然和身外自然也不断地得以改造。从人类社会活动所创造的成果意义上,文化是化,还不是文化。只有考虑到这些成果的同时还意味着对人自身的改造,才是文化。”这段话的本意是强调人自身的文化的重要性。而以人为母体的西方文化,在其发展的历程中,偏向于对身外自然的改造和创造。不可否认,西方文化对人类文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千余年来,西方的设计文化也创造出了令人眼花缭乱的繁荣,当这种物质性的文化成果,面对20世纪出现的越来越多的全球性危机,如能源短缺、地区民族冲突频发时,西方世界也曾试图对原有文化成果进行全面的“解构”,但仍然不能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因为在西方“人类和自然正走着一条相互抵触的道路”。这句话是由99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参加的全世界1571名科学家联合发表的《世界科学家对人类的警告》一文开篇的第一句。如果我们不将人与自然视为一个整体,不真正地实现人与自然的髙度和谐,在向自然索取时不能做到老子所言“利而不害”,那么人类终将面临覆灭。设计是社会文化的先行者,当代设计文化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要与整个社会一道共同承担起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环境的历史重任,有效地减少人类所面临的生存竞争和自然资源匮乏的双重压力,在改造自然的同时,更加注重对人类自身的改造,创造更为符合真正文化意义上的文明的未来。中国传统设计文化尊重“天人合一”的理念,为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提供了条件,奠定了文化设计理念发展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