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天人合一”的观念,天、地、人和睦共处影响着中国古代的各个方面,成为古代哲学的主要思想观念,是《园冶》宜居环境理论的精华。
古人仔细观察和思考周围的客观环境条件,得出了宇宙中天、地和人等要素的认识。《易经·乾卦》中提出宇宙由各个要素组成,人与自然的统一体要求以人为中心,各要素间实现“合”。“天人合一”的理念是基于为了和睦相处而把宇宙的构成看作一个整体,体现的是人顺应自然的意志。这就是《园冶》中关于宜居环境相关理论的基点。
与西方图案式的园林风格有所不同,中国古典园林是一种自然风景式的风格。首先是东西方文化心理上有所不同,其次是精神气质上有所不同。在先秦时,道家的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齐物论》中也有所体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同一”。对古典园林和人们对自然美的认识和追求有着很大影响的是中国古代传统哲学文化思想。江南古典园林是一种必然的内在契合,沉淀着全面而又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与中国传统哲学联系在一起。古典园林为什么要强调自然景观的要素呢?因为在道家“道法自然”、追求“天人合一”影响下,师法自然,是坚定的原则和重心。
有着“天人合一”观念的《园冶》中,“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的天人关系被中国人很早注意,以至于在千年后源源不绝。有着“天人合一”观念的汉代的董仲舒、南宋的朱熹等在中国人的思维、行为和生活方式上有着广泛的影响。计成也提到了这种思想,《园冶》里面记载“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人作”要根据作为标准和本源的“天开”建造园林创作,要顺应景物的生存机理,又要顺应景物形态特征去组织和建造景观自然脉理,才能浑然天成。这是计成提出的将人的审美心理与“第二自然”园林及自然界三者相融合的重要造园原则,体现了造园艺术“天人合一”的理念。造园活动中的一对矛盾是什么呢?“人作”与“天成”。为解决这对矛盾,计成用辩证的方法有机统一人与自然,以求达到浑然天成,体现“天人合一”的观念,达到自然合一的艺术境界。
在《园冶》中,追求自然的艺术境界有顺应自然和师法自然两个方面。首先,造园中利用自然地貌因地制宜,侧重点在于人的主观审美意志顺应自然规律,这样既可以节省人、财、物,又能达到“自然天成”的审美要求。其次,在师法自然方面,要有艺术构思的造园者,要学习画家独特的思维方式,“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最好的形容。真实的山,真实的水,真实的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观点要加工,要提炼,也要概括,尤其要注重大自然的本质特征。从认识论出发,造园者的出发点和归结点是什么呢?自然力。我们充分感受大自然的风貌地势、运动和变化的规律,是为了建造出合乎大自然的世界,所以要求客观自然和主观意识相融合,不但能展示自然与我之间的共通性,而且将自身主观意识融入自然法则。计成建造的主要是为了抒发内心感怀的园林景观,是具有很高人性化、非常具有人情味的大自然。其建造园林的观念理论里有着将人的心理渗透到自然界的“天人合一”观,有力地解释了人和大自然的关系,以及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一般被叫作“人化的自然”,又可叫作“自然化的人”。
在技艺和建造园林理论这两个方面,《园冶》始终贯彻了创设舒适的人类居住环境,人必须要创造,实现建构规划、设计和施工的基本理念。最后实现宛如天成,虽不是真正的自然,却与自然很相近。这是《园冶》中强调的人类居住环境理论倡导的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最高哲学和艺术的境界。我们在建造过程中尊重自然规律是必要的,必须把自然法则当作纲领,最后与大自然相统一,达到天地人融为一体的最高准则。《园冶》始终坚持以“天人合一”的观念作为理论基础,人与自然相统一的原则,是为了创建更好的舒适的居住环境。
源自《易传》中“天人调谐说”的中国古典园林建造中体现了人与自然相融合的生态环境审美的观念,在《园冶》中通过人与自然相统一,和平相处,相互协调有所体现。有关圣人作用,《系辞》中记载,“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圣人有着广阔的视野,聪明的头脑,他们知道在不与天命相违背的情况下,探寻阴阳的规律。他们在“仁”的基础上制约天地之化,安抚和成就世界的事物。“天人调谐说”是指人类在不破坏自然的基础上与自然相融合,并让自然与人类意愿相一致,在充分尊重大自然的规律上改造自然,达到内心符合的程度。《周易》在对待自然环境的态度上和《园冶》一样,在尊重客观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展示我们的主观能动性,注重用温和的方式,与外界的自然环境相融的方式去维护建设美好的园林环境,实现“天人合一”的主张。这样能够让我们人类与大自然变得亲和,让人类和大自然友好统一,互相依存,互相促进。
道家的“道法自然”传统思想是《园冶》尊重和谐自然环境的基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句老子的话里提出的“道”是至关重要又有着很大影响的。它是世界万物的根本所在,又是老子的哲学本体论中最基本的东西。在老子看来,宇宙中的“四大”指的是“道、天、地、人”,它们顺应规律自然生成而又自然发展。“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老子看来“四大”都在同一个网下面,看起来没什么关系,是有点松散的,但是它们之间有着内在的规律和秩序,并以自然法则为基本联系,相互依存又相互共生。老子是最忠实的生态和人平等观念的倡导者。他否定天地作为主宰的观点,也否定人类作为中心的观点。
宇宙是一个很广阔的空间,是一个独立的整体,我们建设一个比较小的范围空间应该和附近大的自然环境相统一,这样两者相互融合会更好。《园冶》中强调在建造自然景观的时候特别应该尊重自然规律。书中记载在规划和设计园林的时候应该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特点,如气候、山水等,再进行切实可行的实践。“入奥疏源,就低凿水,搜土开其穴麓,培山接以房廊。”“疏水若为无尽,断处通桥开林须酌有因,按时架屋。”为迎合人们独特的自然审美观念,在环境氛围方面,《园冶》中提到应该追求道法自然和天地人相统一。我们应该寻找准确的人和自然伦理关系的平衡点,建立完善的关系,以促进现代科技发展,更好地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古典园林“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至关重要,在《园冶》中也有体现。为了进一步体现和强化这个境界,书中第一、二篇与最后一篇相互联系,体现了园林是一个除物质形式之外别样的精神住所。园林建造和设计的主要追求逐渐被天人合一的情感趣味所体现。书中有许多“情”“景”“趣”“韵”的关键字:
“内构斋、馆、房、室,借外景,自然幽雅,深得山林之趣。”——《书房基》
“片山多致,寸石生情。”——《城市地》
园林中的美好景色,园林中的美妙情感,体现的是一种艺术的独特境界。所以,在书中经常有景物、画画、诗词相统一体现出的别样趣味:
“刹宇隐环窗,仿佛片图小李岩峦堆劈石,参差壁大疑。”——《园说》
“房廊蜒蜿,楼阁崔巍,动‘江流天地外’之情,合‘山色有无中’之句。”——《立基》(www.xing528.com)
园林艺术和其他艺术不同的是,它会符合天地之间最基本的特性,会创造一个特别的艺术空间,以储存在整个自然的空间里。所以,书中“天人合一”的观点有四个方面的体现。
第一,为形成园中之实,自然事物、建筑事物以及关联事物应该在设计建造园林的过程中和整个园林相统一,相符合。周围的环境氛围和经过加工后较为艺术化的置石、植物等是自然物体的统一。园林里面非常巧妙的建筑物,如亭、台、楼、阁等,和自然事物,如花、木、草等,以及关联事物,如墙、栏等关系。
第二,我们知道园中之虚,虚在东方文化中是关乎天和人的特别的交流,而在西方文化看来是空间的一种分割。建造园林时,对天地之虚中存在的园中之实进行设计,设计的亮点在于虚的进入:
“约十亩之基,须开池者三,曲折有情,疏源正可余七分之地,为叠土者四,高卑无论,栽竹相宜。堂需绿野犹开,花隐重门若掩。”
这里提到开始建造园林开始的时候,就引入了虚,把虚和实景相结合,两者相互完善,才能建设一个完整的园林景观。虚实相生,在实的基础上加入虚,才会让整个园林景观更加精妙绝伦,引人入胜。
第三,园林外的虚实整体和园林中的虚实整体的关系。“借”在这里大有体现。这“借”分邻近自然以及建筑物的“借”,也分跟“实”和附近的“虚”的“借”。在完整的空间里,在一种比较温和的关系中形成的自然和建筑物的“实”与附近相邻的“虚”都是一个浑然的整体。所以,“互借”指的是在温和的关系中,园林以及附近的空间虚实整体的“借”。
第四,园林中的宇宙天地和虚实整体的关系。“因”“巧”“借”“宜”在上面内容里体现出来的无边的宇宙天地和附近的空间有交叠的部分,但是园林的“借”不局限于此,是在广阔和根本的宇宙层面上体现出的文化精神的内涵。园林是一个扭转乾坤的空间,昼夜相交,四季更替。声色干湿,无穷无尽,多种多样。中国园林在逐渐突出一种更加自然又符合本来特质的有着超高精神境界的艺术精神,是一种别样的境界——“天然图画”。在这幅图画之中,园林的“借”让园林中和园林外、天地人都很好地形成一个整体。《园冶》中在列举了种种要素后,体现出天人合一的景,特别在结束篇目《借景》中有所体现:
(春天)“高原极望,远帕环屏,堂开淑气侵入,门引春流到泽。嫣红艳紫,欣逢花里神仙乐圣称贤,足并山中宰相。”
(夏天)“林阴初出莺歌,山曲忽闻樵唱,风生林褪,境入羲皇。幽人即韵于松寮;逸士弹琴于皇里。红衣新浴,碧玉轻敲。”
(秋天)“苎衣不耐凉新,池荷香绾;梧叶忽惊秋落,虫草鸣幽。湖平无际之浮光,山媚可餐之秀色。寓目一行白鹭。”
(冬天)“但觉篱残菊晚,应探岭暖梅先。少系杖头,招携邻曲;恍来临月美人,却卧雪庐高士。雪冥黯黯,木叶萧萧。”
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各种景色都有独特之美,各不一样。
《借景》中把一年分成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像传统文化划分节气一样,并不是强行割裂划分的,气是始终贯穿其中的。所以,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那是冬天的延续。夏天是百花盛开的季节,夏末我们渐渐感到丝丝凉意,那预示着秋天的来临。秋天仍有池塘里荷花盛开给予我们香气,那是夏天的遗存。冬天破旧篱笆边的菊花傲霜开放,晚来的花香那是秋天留下的痕迹。这种通过各个要素系统地分析整体也可以适用于《借景》,体现在“借”这个字里,园子的内外,天、地、人之间等具有和谐性和统一性,天人合一,正是因为这样,才更好地体现了中国园林设计的精神境界。
《园冶》要树立建在自然与生态的平衡点,并追求人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整体规划观。观赏景物的园林要用较为开放式的结构,让建筑和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相互影响。“处处邻虚,方方侧景”,如为观看水景建在小溪边上的开放式阁楼,为连接园林和住宅区而建的有观景作用的飞廊,都是相互融为一体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