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化内涵的表现方式
文化内涵,范围广泛,通常指文化的载体所反映出的人类精神和思想方面的内容,表现方式包括各社会环境中具备象征性的符号、实体以及承载表现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文采装饰、人文修养等方面,形式上进一步体现为各种人类所从事的活动及活动印记。这些活动与印记相互穿插,互成体系,规模庞大。“文”,体现了文明传承的物质承载,“化”,指文明的教化作用,充分演绎了文明对人的感化过程。这种感化,有情感上的演变,亦有形式上的演化,在演变与演化的过程中,文明给人心理、精神上的联想、回味,进而教化于人。文明教化的形式包括可视可触的实物形态,也包括可听可看的影音形态,并且还可能进一步延伸出能触发联想,具备一定情感共鸣的精神形态,如民间工艺品、各类地方戏剧、民间舞蹈、传统节日民俗活动、文字、语言、歌谣等艺术形式;若从文明教化的呈现方式去定义,其形式又可分为静态传承与动态传承,如通过石刻、雕塑、书画等记录下来的文明信息,就是文明的静态传承,民间故事、童谣则常常以口口相传、相互传唱的方式流传其美好寓意,即为动态传承。不同年代、不同时空中的文明教化,传承过程常体现出某种螺旋上升的过程,并不断演变升华,承前启后,推陈出新。
(二)文化内涵在设计中的体现
文化内涵在设计中体现的主要形式有以下四种:①某种具象的文化元素的理解与应用;②某种非物质文化的精神体会与应用;③针对某种文化环境下特定生活的设计;④某种文化环境下意识形态引起的设计理念的创新。这些不同层面的文化内涵在设计中的应用有一个共同点,即对文化内涵的提炼。
在产品设计中,文化内涵的表现有多种形式,从元素形式上分有文化元素中的图形、图案、色彩、某种造型、传统材质等;从韵味体验上分有文化元素的直接应用、提炼引申、解读创新、体会创造等。
在相同地域文化条件下,文化内涵在设计上的体现,往往表现出审美、品位、认知、喜好禁忌等方面的文化趋同。尤其本土设计师在进行与本土文化相关的设计时,更容易关注文化习俗风俗上的兴趣点与禁忌点。比如,在闽南地区一次文化节的LOGO大赛评选中,设计师们对于闽南文化与生活元素的解读,多集中于闽南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元素:讨海生活、福船、惠安女形象、南音乐器、泉州市花刺桐、泉州的鲤城名称、闽南传统建筑燕尾脊等。这些元素均是闽南文化中与民生息息相关的事物元素,对这些元素的形象提炼与应用,在视觉上能给了解此文化背景的人直观且深刻的印象冲击,可以说闽南文化内涵通过这些元素的直接应用表现出来。此为在设计中文化习俗与风俗的兴趣点(也是设计的切入点)。当评选活动进行到最后的角逐阶段时,大赛评委们一致认同对入围LOGO方案进一步考究其形式语意上是否吻合闽南传统的风俗禁忌,如LOGO中塔的层数是否与闽南文化中数量禁忌冲突,形象是否会引起不良联想等。因此,文化内涵的表现,一方面体现于本土元素的应用,一方面又突显在社会禁忌的吻合度上。
不仅在闽南地区,本土文化的内涵表现在其他地区甚至国家的产品设计中其规律与方法也是相似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设计也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分工合作。比如,汽车车身可能在法国设计,汽车内室由日本完成,汽车转向灯、后视镜等由中国设计师承担设计任务。不同国家,不同区域的设计师要面向与自身所处文化背景不同的设计任务时,是需要对当地文化做进一步解读的。这种解读或精准,或偏差,以不同的设计语意表现出了文化内涵在产品上的差异化碰撞。
中国人许多时候都是生活在“隐喻”的环境中的,就连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平常事,也都各有深刻内涵。比如,居住上讲究“门前不栽柳,屋后不栽桑”,出行上讲究“七不出门,八不归”,饮食上讲究“出门饺子进门面”等,都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渴求。不仅如此,就连我们天天吃饭要用到的筷子,在长度与形制上也都有讲究——筷子的标准长度是七寸六分(25.3厘米),并且是前圆后方。
在现代筷子的设计改良中,本土设计师们有的立足于筷子材质质感与品质的提升,有的立足于筷身装饰性元素的设计考究,有的立足于筷子尾端点缀性造型的使用,如图1-1所示。这些设计,对于中国使用者来说,或精致,或亲切,或自然,或时尚,或高雅,中式感十足又与中国消费者的审美和使用习惯十分契合。(www.xing528.com)
图1-1 中式筷子
当一位外国友人(尤其西方国家的人)品尝中餐时,如果不会用筷子,就餐过程将会十分尴尬,于是国外设计师对中式筷子进行了改良,设计出了比较适合不会用筷子的受众群体的筷子(图1-2)。曾经在中国某城市的宜家商场中,就出现了好几款对中国人而言十分有趣的筷子。所有的筷子,均在其夹菜的一端进行了造型改进:有的增加了一些圆球或圆环的凸起,有的增加了几道细小的沟槽,有的将原本圆柱状的夹菜端设计成了扁平状。其实,这样的筷子设计对于用惯了筷子的中国消费者而言是多余的,但对于中餐饮食文化之外的消费者而言,却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文化内涵在设计中的体现,不一定只是展现于本土文化的传承,也表现于舶来文化的碰撞。
图1-2 适合初学者的筷子
当文化内涵表现于产品设计中时,产品设计将超出其所直接呈现出来的造型、色彩、材质,而上升到情感体验、韵味感悟的高度。文化内涵对于平面设计、服装设计、鞋类设计、饰品设计、室内设计等的作用均是如此。为此,有愈来愈多的各类设计,在很长的设计追求过程中,不满足于形的美化,而寻求文化“气韵”的体验。这种文化内涵在设计中的体现,不只在本土文化中出现,很多外来文化背景下的设计亦会在品味、体会、感受当地文化的过程中,以外地人的视角设计出有当地意味又吻合外地审美追求的作品。
(三)文化提炼的方式方法
各国各地各区域的文化繁杂而庞大,要透过文化提取其精髓,就需要对文化的精髓元素进行提炼。何为文化的精髓元素?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文化中最能体现当地本土特色的内容,如某些形象、图形、图案,某些颜色、材料质感;甚至某些音效,某些气味气息;更抽象的文化元素还包含有某种生活理念、社会认识、某种价值观等。对这些文化特色的提取提炼即为文化提炼。设计师对文化提炼的态度应该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即能充分展现文化美中的精妙所在,又能进一步突显本土文化的精华,摒弃糟粕。
通过对文化表征元素的分类研究,可以发现文化元素可分为“形”的元素、“神”的元素、“韵”的元素。“形”元素包括了所有文化中的物化元素,即体现当地文化的所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元素,如闽南传统建筑的“燕尾脊”、江南园林特色窗棂图案、剪纸艺术、扎染图案、大熊猫形象、中国传统色彩中国红等;“神”元素包括了文化精神和社会观念等,如闽南文化中“爱拼才会赢”的拼搏精神、中国大众节俭求实的务实精神、传统戏曲中所表现的中国的爱情观、中国沿海居民的海洋崇拜所体现出来的朴素的自然保护观念及与自然灾害抗争的精神等;“韵”元素,无“形”可抓,无“神”可表,其内容上,主要为受众群体精神层面的共鸣与感悟,如思乡情怀、意境之美甚至一些中国风韵的感受。所以,对“形”“神”“韵”的文化提炼,就从各点的主要内容出发,对各自的特征进行提炼。①“形”的提炼:提炼文化中的具象元素。在设计过程中可以从某一文化环境下的某些代表性建筑、造型、图案等上面的线条、造型、色彩、材质中提取特征元素再加以提炼。②“神”的提炼:提炼文化中的抽象元素。在理解了某一文化环境下某种非物质文化的特征符号或语义后,从其代表性符号中进一步提炼。③“韵”的提炼:此为设计师对文化中某些内容在精神层面的共鸣与感悟,设计中呈现出某种文化下的某种精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