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玻璃粉的物理活性主要指的是它的形态效应和微集料效应,是其早期活性的主要来源,但废玻璃粉的微观形貌呈棱角状(如图3-4所示),形态效应几乎可以不考虑。因此,其物理活性主要是由微集料效应决定的,即细微的废玻璃粉能充当微集料填充在水化反应产物的毛细孔中,改善体系的孔结构,使胶凝体系更加密实。
图3-4 废玻璃粉的SEM图
玻璃是在高温流态条件下快速冷却形成的,原子之间形成了硅氧四面体的三维网络结构,网络结构聚合度越高其活性越低,废玻璃粉的物理激发主要是通过研磨的方式,其活性激发的关键是如何使Si—O键和Al—O键断裂。
通过研磨,能将硅氧四面体中的化学键破坏,使高聚合度的硅氧四面体网络结构断裂形成[SiO4]、[AlO4]等单体,降低玻璃体内的聚合度,从而提高其活性。同时,在研磨过程中,玻璃体表面致密的保护膜被破坏,内部的活性SiO2、Al2O3释放出来。此外,粗大的玻璃被磨成玻璃粉后,比表面积增加,能更均匀地分散到胶凝材料的孔隙中,改善孔结构,提高其密实度,最终提高强度。事实上,玻璃粉比表面积的增大,也增加了玻璃粉与水的接触面,加速了水泥的水化反应。因此,玻璃粉的物理活性和化学活性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2.废玻璃粉的化学活性及化学激发机理
玻璃的化学活性是指玻璃粉的火山灰活性,废玻璃粉溶解在水中时碱的释放量很小,在早期物理活性起主要作用,而化学活性发挥微弱,导致其早期活性偏低,不利于在对早期强度要求较高的工程中推广应用。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激发其活性,提高早期活性。化学激发剂有碱性激发剂、盐类激发剂、酸类激发剂。(www.xing528.com)
废玻璃粉的化学活性主要和废玻璃粉中的活性成分SiO2、Al2O3有关,这些活性成分溶于水后会与碱发生化学反应,研究表明[31-32],OH-的浓度是影响Si—O、Al—O键断裂的关键因素。在OH-的作用下,废玻璃粉颗粒表面的Si—O键和Al—O键断裂,使Si—O—Al的网络聚合度降低,表面形成游离的不饱和活性键,容易与碱[例如Ca(OH)2]发生水化反应,生成水化硅酸钙和水化铝酸钙凝胶;同时,OH-的浓度越高,其对Si—O和Al—O键的破坏作用就越剧烈。此外,Na+,K+等阳离子也可以促进玻璃体网络解聚,提高废玻璃粉的活性。常用的碱性激发剂有熟石灰Ca(OH)2、生石灰CaO、NaOH、KOH。
除了碱性激发剂可以激发玻璃粉的活性外,硫酸盐对玻璃粉的活性也有激发的作用,常用的硫酸盐激发剂有石膏(CaSO4·2H2O和CaSO4·l/2H2O)和Na2SO4等。硫酸盐中的S和Ca2+与玻璃粉颗粒表面的凝胶及液相中的Al发生如式(3-2)所示的反应,生成针状钙矾石(AFt)[33]。
其中,部分的水化铝酸钙也会与石膏发生反应生成AFt,如式(3-3)所示。
针状的钙矾石(AFt)包裹在废玻璃粉颗粒的表面,形成的包裹层结构比水化硅酸钙层疏松,有利于Ca2+扩散到废玻璃粉颗粒的内部,与活性的SiO2和Al2O3反应,激发废玻璃粉的活性。此外,S还能置换出水化硅酸钙(C-S-H)凝胶体中的Si,在外层与Ca2+发生反应生成C-S-H,增强废玻璃粉的活性激发;同时,S的存在又能促进活性Al2O3的溶出,且Si还可以吸附在玻璃体表面的Al3+网络中间体活化点上,使Si—O键和Al—O键断裂。另一方面,S和钙矾石也有一定的膨胀作用,能填充内部水化产物的孔隙,提高水泥基材料的密实度[33-34]。
相比石膏而言,Na2SO4激发效果更好,这是因为Na2SO4溶液中的游离S与溶液中Ca2+反应生成的CaSO4比外掺的CaSO4更易生成AFt,而且溶液中还能生成NaOH,提高溶液的碱性,起到Na2SO4和强碱双重激发的作用。
碱激发玻璃粉胶凝材料可以获得较高的强度,这与激发剂和养护条件有关。J.J.Torres等[35]使用多达50%的磨细废玻璃和矿渣混合,采用NaOH/Na2CO3溶液激发,在25℃条件下养护,制备出具有合理抗压强度的胶凝材料。R.Redden等[36]发现,在低温养护条件下,NaOH激发的玻璃粉胶结材可获得比激发粉煤灰更高的强度,但激发玻璃粉胶凝材料在潮湿条件下的强度损失较大,通过添加矿渣或偏高岭土,可以控制强度损失。U.Avila-López,等[37]研究了以NaOH/Na2CO3(含9%Na2O)为激发剂,激发废玻璃和石灰石制备碱激发胶凝材料,石灰石主要用于补充钙。结果发现,28天抗压强度能达到38.8 MPa,反应的水化产物主要包括C-S-H,硅凝胶相及其他相如钙水碱和斜碳钠钙石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