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化高炉矿渣简称矿渣,是在高炉炼铁过程中,铁矿石中的酸性脉石和燃料(焦炭)灰分中的酸性氧化物(SiO2和A12O3),与助熔剂石灰石或白云石中存在的碱性氧化物(CaO和MgO)结合,在高温下氧化铁还原成金属铁,并生成以硅酸盐和硅铝酸盐为主要成分的熔融物,浮在铁水表面,定期从排渣口排出,经空气或水急冷处理,形成质地疏松、多孔的粒状物。
熔融矿渣在空气中缓慢冷却后,结晶形成惰性硅酸镁钙,例如黄长石,镁硅钙石,钙镁橄榄石和少量的硅酸钙[如硅酸二钙,硅钙石(C3S2)和假硅钙石(CS)],只能用作骨料。因此,为获得潜在的水硬性并成为有用的矿物掺合料,矿渣必须快速冷却(水淬)以形成玻璃态的铝硅酸钙。水淬可按两种工艺进行:粒化或造粒。
粒化矿渣的生产始于1853年。现在,一些工艺流程仍在沿用,如用水将矿渣破碎成直径不超过4mm、以玻璃态为主的颗粒。为了防止在高温下结晶成镁硅钙石和黄长石,需要使用大量的水(每吨矿渣用水100 m3)或者用0.6 MPa压力下的喷射水流(每顿矿渣用水3 m3),处理之后的水(含水量≤30%)大部分在烘干磨或过滤池被消除。
造粒是将较小的颗粒(<4mm)粉磨后用作矿物外掺料,部分晶体的多孔块渣可作混凝土轻集料。加拿大研制了一种造粒工艺设备——造粒机。在这种半干法工艺流程中,熔渣先用水冷却,然后用一个转鼓抛到空气中。所获得的材料可分为两部分:稍大的多孔质球粒(4~15 mm)部分呈结晶态,这种膨胀矿渣一般用作轻骨料;稍小的一些颗粒(小于4mm)主要呈玻璃态,可用作混合水泥的水硬性组分,或者单独磨粉,或者与硅酸盐水泥熟料混磨。
在常规条件下,矿渣-水浆体并不具有水硬性,矿渣的水硬活性只有在碱性条件下才能被激发。依据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中的粒化高炉矿渣》(GB/T 18046),矿渣活性可通过质量系数[K=(CaO+MgO+A12O3)/(SiO2+MnO+TiO2)]、碱性系数[M0=(CaO+MgO)/(SiO2+TiO2)]和活度因子(Mn=Al2O3/SiO2)3个指标来衡量。矿渣活性随各系数的增大而增加。碱激发矿渣水泥中的矿渣活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玻璃相的含量,玻璃相的含量大于90%效果较好[1-3]。尽管如此,Pal等人指出,玻璃相含量低(30%~65%)的矿渣也可以具有很好的活性,并用解聚度(DP)式(3-1)来衡量矿渣反应活性,其值通常在1.3到1.5之间[4-6]。
此外,根据目前大多数的文献研究发现,用于碱激发矿渣水泥中的矿渣一般要满足以下特点[7-8]:(www.xing528.com)
(1)矿渣应该是通过粒化或者造粒工艺产生,且玻璃相含量至少85%~95%;
(2)矿渣的结构应具有无序性,因为玻璃相的聚合程度越低,其水化活性越高;
(3)矿渣应该是碱性的,即(CaO+MgO)/(SiO2+TiO2)>1,因为矿渣中的石灰含量控制其活性,所以碱性矿渣具有较高的水化活性。
(4)矿渣的细度对激发反应的速度和强度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矿渣不能太粗,一般应被研磨至比表面积为400~600 m2/kg。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