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射频识别技术),就是在具体的物品上贴上/嵌入RFID标签(标签中存有标识物品的唯一识别号),这样物品在生产、流通及仓储等环节,人们可以利用RFID读写器来识读RFID标签(通过无线射频通信方式),得到代表物品身份的唯一识别号。这个读写器一般是可以同计算机进行通信的,通过这个唯一识别号人们可以进一步得到存储在计算机信息系统中的对应的关于这个物品的更加详细的信息(比如产地、年龄、材质、保质期等)。至此,我们可以看到,RFID标签可以用于对物品的身份识别、防伪、定位、跟踪等。关于RFID的具体介绍和应用请见本书第五部分(第10~12章),在此不再详述。
EPC是欧美提出的、基于RFID技术实现全球物品跟踪的全球物流跟踪系统,也是典型的、早期物联网模型之一。理解EPC、RFID和物联网之间的关系需要把握两点:
1)EPC是一种特殊的RFID技术/系统,特殊之处在于:EPC标签只涉及两个RFID频段(高频和超高频);EPC有一整套完整的技术规范,包括系统架构、编码、解析和信息发布等;EPC应用的主要着眼点是全球范围内的物品流通。
2)EPC系统是早期典型的物联网模型,物联网最早的定义就是:In-ternet+物品身份识别+智能处理(www.xing528.com)
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在的物联网内涵已经有了极大的丰富(第3章将进行详细论述),这里结合物联网的分层结构作简单介绍。首先,物联网的感知层是要完成对物理世界的感知的,既包括对物品身份的识别,也包括对物品的属性、状态、行为、物品所处的环境等的感知,而且对物品身份的识别除了RFID之外,也包括条码、二维码、视频、超声波等在内的所有声光电识别手段,还包括蓝牙、Zigbee、WiFi、WSN等。其次,物联网的网络层既包括Internet,也包括所有的通信网络,包括移动通信网、广播电视网等。还有物联网强调更多的智能。
因此,物联网与RFID、EPC的关系可以概括为:RFID是物联网中众多的身份识别手段的一种;EPC是一种特殊的、规范的、注重全球物流的RFID技术和应用模式;EPC是一种早期典型的物联网应用系统。
需要说明的是,本书第Ⅳ部分列举物联网应用案例时,也包括了一些RFID应用的例子,对于视频、Zigbee、WiFi、WSN等例子都没有列举,请参看相应的专业书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