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具茨山石雕艺术之谜

具茨山石雕艺术之谜

时间:2023-06-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具茨山巨石以支石和叠石为主,单个巨石重量不一,一般可达数吨,形无定式。世界各国发现的巨石建筑,绝大多数位于平地上,而具茨山的巨石不但都在山上,而且其位置处于山崖绝壁,其修筑难度更大,分布的密集度和类型之多也是罕见的。

具茨山石雕艺术之谜

近年在河南省新郑市西南15公里处,被称作具茨山的区域发现有大量新石器时期的遗存。山中到处都散置着巨石,特别是在风后岭、老山坪等处,这些巨石的放置呈现各种样式,令人匪夷所思。考察这些巨石遍布的山地,其中有一部分绝不是自然力的结果,从石头的材质分析完全是就地取材。例如一个地点放置的两块巨石和它们之间夹杂的小石块,明显不是同一个地质年代的产物。这些完全不同的组合,就能很直观地认定是人为放置的结果,完全可以称其为巨石文化遗址,因为从这些遗址中可以分辨出巨石文化的典型特征,可以把它们归为支石、叠石、列石、石棚等现象。具茨山巨石以支石和叠石为主,单个巨石重量不一,一般可达数吨,形无定式。

人工摆在危崖上的巨石

在具茨山上遍布巨石,还有很多巨石是聚集在一起的。属于人类文化现象的最大巨石到底有多少吨,哪块是最大的还很难说。最大的巨石组合几乎达数百平方米。世界各国发现的巨石建筑,绝大多数位于平地上,而具茨山的巨石不但都在山上,而且其位置处于山崖绝壁,其修筑难度更大,分布的密集度和类型之多也是罕见的。另外还发现具茨山上有岩画3600多处,这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史前先民的精神意愿。

从不同视角可以观察到石块摆放的不同形态

对具茨山巨石文化现象断代的依据,来自古籍的佐证,战国时期成书的《庄子·徐无鬼》有这样的记载:“黄帝见大隗于具茨之山。”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里也明确指出:“黄帝登具茨山,……即是山也。”黄帝时代处于仰韶文化晚期,距今大约5000年前,从具茨山的实际考察中陆续发现的岩画明显带有原始文化特征,应该可以认定岩画与巨石放置之间有着内在的连带关系,巨石建造形成的大概时间也应该处于这一时期。(www.xing528.com)

令人感到困惑的是具茨山上所有摆放的巨石都是未经加工的天然石材,山中大量的岩画又如何解释这个现象,现在研究者尚不得头绪。用岩画解释巨石文化现象,也许是一把最好的钥匙。山中有些地方十分险峻陡峭,史前先民在没有大型起吊工具的情况下,要放置一块巨石,其艰难的状况也是难以想象的。据推测具茨山区域就是史前先民传统的巫术祭祀场所,以向神明展示人类超能力,祈求得到上天的护佑。或者说先民以在悬崖上放置巨石这样的行为过程,来获取上天赐予的超能力,其内在原因是精神凝聚力量和人群的向心力

我们惊奇地看到人头形巨石,先民以同样的心情来对待吗?

在悬崖峭壁上留下痕迹,可以印证是在展示自身的超能力吗?

从《庄子·徐无鬼》中可以得知,黄帝是为了寻求治理国家的道理而来到具茨山的,而“大隗”就是这座神山的大祭司也未可知。很难说庄子没有改造过久远以前留下来的传说,却仍然勾勒出了远古时代人们为获取精神的力量,不惜远道而来的虔诚意志。综合来看,史前先民因为自身生存的需要,具有夸张地在自然中创造永恒景观的能力,这种超越一般性思维能力的获得,其本身就展示了祭祀或者氏族首领高超的组织管理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