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坝体填料质量的控制优化

坝体填料质量的控制优化

时间:2023-06-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填料中不得含有黏壤土块、植物根茎等有害物质。坝体填筑材料的颗粒组成,含泥量、岩石风化程度及风化石含量必须符合设计标准,超过设计标准者,不允许上坝。

坝体填料质量的控制优化

一、监理质量控制的职责与权限

(1)监理机构及现场监理人员应加强对填料料场、料源和进坝料各施工环节控制,杜绝不合格料上坝。

(2)施工填筑过程中,发现施工单位使用了不合格料,监理人员应指示施工单位清除和返工,并可根据现场情况采用违规警告、停工整改等各种方式制止施工单位的不当行为。

二、坝体填料质量标准

(1)坝体填料应达到工程承建合同技术规范和设计文件规定标准,设计文件无特别规定的,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控制。

1)风化砂:不得含有草皮、树根、腐植土等有机质,控制其含泥量小于12%,Dmax=20mm,P5含量大于20%,压实干容重不小于1.94t/m3

2)风化砂替代料(可利用料):用于填筑风化砂料区,要求含泥量按细料(小于20mm)含泥量不大于10%控制,全料Dmax=400mm,P5含量为30%~70%,其中粒径20~400mm含量不超过35%,压实干容重2.0~2.1t/m3;其他要求同风化砂。

3)石渣混合料:由含少量全强风化带的弱风化及以下各带岩石组成。填料中不得含有黏壤土块、植物根茎等有害物质。最大粒径应小于铺层厚的2/3,一般按小于50mm控制,含泥量小于5%(背水侧干燥区及迎水侧含泥量控制小于6.5%),压实干容重不小于2.05t/m3孔隙率不大于20%。

4)石渣料:由爆破开挖的弱风化和微新岩石组成,要求石质较坚硬,不易软化破碎,最大颗粒粒径应小于铺料层厚的2/3,一般按小于600mm控制,含泥量小于5%,压实干容重不小于2.15t/cm3,孔隙率不大于20%。

5)沥青混凝土心墙上、下游侧过渡料:采用级配良好的砂砾石料填筑,材料应质地致密坚硬,无污染,具有较高的抗水性和抗风化能力,最大粒径不大于80mm,含泥量小于5%,大于5mm的颗粒含量应不小于50%,压实后渗透系数不小于1×10-2cm/s,要求压实后相对密度不低于0.85,由此控制其干容重。

6)坝趾排水棱体堆石料:应采用比较新鲜坚硬、组织均匀的碎石及块石,块石及碎石的抗压强度应不小于80~100MPa,含泥量小于5%,针片状含量不大于15%,最大颗粒粒径应小于填筑层厚的2/3,渗透系数不小于1×10-2cm/s,要求压实后干容重大于2.2t/cm3,孔隙率小于22%。

7)坝体下游护坡块石:材质总体要求同堆石体,块石外形应比较方正,不含针、片状块石、护坡块石最长边不小于350mm,每块块石重量约为80kg,小于该要求重量25%以内的可以使用,但不得超过全部块石用量的50%,且应大小搭配。(www.xing528.com)

8)护坡砂砾垫层料:材料应质地坚硬,无污染,具有较强的抗水性和抗风化能力,粒径D=5~40mm,D50=15mm,含泥量小于5%。

9)过渡料:采用天然砂砾料筛选而得(也可用符合要求的人工石料轧制而成),材料质地应致密坚硬,具有较强的抗水性和抗风化能力,含泥量小于5%,要求压实后相对密度不低于0.85。

10)风化砂与石渣混合料或石渣料之间(包括坝基及坝体),均设两层反滤层,靠近风化砂的一层为第一层,采用粒径小于80mm砂砾石毛料,另一层为第二层,粒径一般5~40mm。

11)石渣混合料与石渣料及石渣料与堆石排水体之间,均设一层反滤层,石渣混合料与石渣料间反滤粒径一般为5~40mm,堆石排水体上游侧反滤料径一般为5~80mm。

(2)排水垫层。采用天然砂砾石毛料,要求Dmax=80mm,大于5mm颗粒含量不小于50%,小于5mm颗粒含量25%~50%,含泥量小于5%,压实后相对密度不低于0.85。

(3)坝体填筑材料的颗粒组成,含泥量、岩石风化程度及风化石含量必须符合设计标准,超过设计标准者,不允许上坝。

(4)垫层严禁使用风化石料,过渡区和堆石区的风化石料和细料不得成堆成层,否则应清除处理。

(5)各区内的超径大块石也应清除。

三、填料质量控制参数

详见本章附录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