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2.1 主体功能区空间格局和功能定位适应性分析
主体功能区战略形成的空间格局和功能定位为水利发展布局提供了明确指向,但各种空间需求与水资源禀赋条件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均衡问题突出。
吉林省国土空间分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三类。辽源市应加强对各主体功能区的空间需求,合理进行水资源调配,提高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改变空间与时序,科学进行水资源总量和强度双控,实现水资源空间管控与主功能区空间需求相适应。
11.4.2.2 水生态保护与绿色生态空间建设适应性分析(www.xing528.com)
水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生态保护与治理并重,将山水林田湖作为生命共同体进行系统治理,为辽源市推进以水生态建设为核心的绿色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统筹发展和保护存在严峻挑战。水资源是生态环境主要控制性因素,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内涵和组成部分。水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统筹自然生态各要素,发展与保护并举,既要合理开发和节约利用水资源,把节水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生活全过程,从根本上破除水资源短缺瓶颈,并为人民提供高水平的物质生活和建设宜居环境,又要着眼于生态功能全面提升,最大限度地保证自然休养生息,多还旧账,不欠新账,大力实施水生态保护和修复,给资源再生的空间,缓解水资源环境压力,保证河流水系自然健康和地下水良性循环,拓展可持续发展大局。创新治水兴水管水新模式,强化系统治理,构建江河湖库水系连通格局,进行国土江河综合整治,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切实提升水资源适应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的能力,筑牢水生态安全屏障。
水治理领域面临深刻革命,深化水资源管理制度和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等改革亟待突破。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水事,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特别强调水资源水环境的刚性约束,强化约束性指标管理;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以水定产、以水定城,建设节水型社会;合理制定水价,编制节水规划,实施雨洪资源利用、再生水利用,建设国家地下水监测系统,开展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对深化水利重点领域改革,强化依法治水管水,完善现代水治理体系,加快提升水利科技创新能力和信息化水平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撑。
总体而言,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其合理性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支撑和基础保障作用。未来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对水资源提出了更高更紧迫的要求,水资源合理配置应结合不同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结合不同区域社会经济结构及产业布局来确定配置方案,亟需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谋划,在治水理念上突出现代化导向,在基础设施上建设高标准的现代化工程,在技术手段上体现信息化水平和科技先进性,在管理手段上体现现代管理制度和以人为本、便民利民的要求,统筹合理开发与有效保护水资源、工程建设与制度建设等,建设具有前瞻性、战略性、丰富现代化内涵和先进信息化水平的水资源现代化保障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