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1 工件以平面定位
根据平面的加工与否,分为粗基准(俗称:毛面)与精基准(俗称:光面),相应夹具中所用定位元件的结构也不尽相同。
1.工件以毛面定位
工件以毛面定位时,由于毛面粗糙不平,误差大,与定位元件不可能是面接触,只能是毛面上的三个高点先接触,相应所用定位元件通常为支承钉,如图2-7所示,底面一般用B型圆头支钉,以便与毛面作稳定接触,侧面一般用网纹支钉,可增加接触面间的摩擦力。
2.工件以光面定位
图2-7 支承钉
工件以光面定位时,可以作平面看待,但不会绝对平整,所用定位元件仍是小平面式的,当接触面较小时,一般用A型平头支钉;当接触面较大时,一般用支承板,如图2-8所示。其中A型为平板式,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但埋头螺钉坑中易堆积切屑,不易清除,主要作侧面或顶面定位用。B型为斜槽式,清除切屑方便,主要作底面定位用。
上述各种支承钉与支承板,均为工件以平面定位时所用的固定支承,固定支承是使工件定位时其位置固定不动、不可调节的一类支承。
图2-8 支承板
3.可调支承
可调支承是使工件定位时其位置可以进行调节的一种支承。如图2-9所示,即为几种常用的可调支承结构。这类可调支承的结构,基本上都是螺钉螺母型。图中(a)是直接用手或板杆拧动圆柱头进行高度调节,一般适用于小型工件。图中(b)、(c),则需用扳手进行调节,故宜用于较重的工件。图中(d)则是设置在侧面进行调节用的。可调支承的位置一旦调节合适后,便须用锁紧螺母锁紧,因此一般必须设有防松用的锁紧螺母,以防止螺纹松动而使可调支承的位置发生变化。
图2-9 可调支承
可调支承主要用于:①毛坯质量不高,工件放入夹具后,仍需按画线来校正工件的位置,或者是当毛坯尺寸或形状变化较大时,根据每批毛坯尺寸来调整支承的位置。②成组加工或系列化产品加工中,用同一夹具加工形状相同而尺寸不同的工件。
4.自位支承
自位支承是使工件定位时,其位置可随工件定位基面位置的变化而自动与之相适应的一种支承。如图2-10所示,其中图(a)所示为球面式,与工件有三点接触,图(b)所示为杠杆式,与工件有两点接触,图(c)与图(b)相同,适用于定位基面为阶梯面的定位。
图2-10 自位支承
自位支承本身是浮动的,每一个自位支承与工件有两个以上的支承点,但只起一个定位支承点的作用。由于与工件支承点数目增加,有利于提高工件定位的稳定性和支承刚性。
上述固定支承、可调支承和自位支承,都是工件以平面定位时起限制工件自由度作用的一类支承,属于基本支承。运用定位原理分析平面定位问题时,只有这类基本支承可转化为定位支承点,分析对工件自由度的约束情况。
5.辅助支承
工件以平面定位,除采用基本支承外,当工件的支承刚性较差,定位不稳定,切削加工过程中加工部位易产生变形时,需要增设辅助支承。
辅助支承是与工件表面相接触,但不起限制工件自由度作用的一种支承,其主要作用是提高工件的支承刚性,防止工件因受力而产生变形,如图2-11所示,工件以平面A为定位基准,由于被加工表面4的右端离定位基面较远,在切削力的作用下易使工件产生变形,因此增设辅助支承3,可提高工件的支承刚性。
图2-11 辅助支承的应用
2—窄支承板3—辅助支承4—工件被加工表面
使用辅助支承时应注意:①工件已由基本支承实现定位后,辅助支承才能与工件表面相接触。②不能因辅助支承的加入而破坏工件已定好位的位置。因此辅助支承应设计成可调的,每装卸工件一次,必须重新调节辅助支承。
辅助支承结构形式很多,图2-12所示的是其中的三种结构。其中图(a)所示的结构最简单,但在转动支承1时,有可能因摩擦力矩带动工件而破坏定位。图(b)所示的结构避免了上述缺点,调节时转动螺母2,支承1只作上下直线移动。这两种结构动作较慢,转动支承时用力不当可能破坏工件的既定位置。图(c)所示为弹簧辅助支承,由弹簧3推动支承1与工件接触,并用手柄4将支承1锁紧。弹簧力的大小可以调整,使其只要能弹出支承1与工件接触而不致将工件顶起即可。为了防止锁紧时导致支承1顶起工件,α角不应大于自锁角(一般为7°~10°),图(c)所示为10°。
2.2.2.2 工件以内孔定位
套类、盘类零件常以孔中心线作定位基准,其定位方便,所采用的定位元件是各种心轴或定位销。
1.心轴
有刚性心轴、弹簧心轴、液性塑料心轴等。使用刚性心轴定位时,为装卸工件方便,一般采用间隙配合,如图2-13所示,但存在间隙,会产生基准位置误差。
为了消除间隙,可使用圆锥心轴进行定位,如图2-14所示的圆锥心轴,一般具用很小的锥度K,通常K=1∶5000~1∶1000,对于磨削用的圆锥心轴,其锥度可以更小,如K=1∶10000~1∶5000,装夹时以轴向力将工件均衡推入,由于孔与心轴接触表面的均匀弹性变形,使工件楔紧在心轴的锥面上,加工时靠摩擦力带动工件。(www.xing528.com)
图2-12 辅助支承
1—支承2—螺母3—弹簧4—手柄
采用心轴定位,一般接触长度长,相当于四个固定支承点,可限制工件的四个自由度。
图2-13 间隙配合心轴
图2-14 圆锥心轴
2.定位销
图2-15所示为常用的定位销结构,其中图(a)(b)(c)所示的定位销大多采用过盈配合直接压入夹具体孔中,定位销头部均有15°倒角,以便引导工件套入。当定位销的工作部分直径d≤10mm时,为增加刚性,通常在工作部分的根部倒成大圆角R(见图2-15(a)),这时夹具体上锪出沉孔,使圆角部分埋入孔内,不致妨碍定位。
在大批大量生产条件下,由于工件装卸次数频繁,定位销较易磨损而降低定位精度,为便于更换,常采用图2-15(d)所示的可换式定位销,其中衬套与夹具体为过度配合,衬套孔与定位销为间隙配合,尾部用螺母将定位销拉紧。
工件基准孔与定位销的配合,一般采用间隙配合,也存在基准位置误差。采用定位销定位,接触长度相对较长时,可限制工件的四个自由度,接触长度相对较短时,可限制工件的两个自由度。
图2-15 定位销
图2-16所示为工件以孔在圆锥销上的定位情况,其中图(a)所示的用于精基准,图(b)所示的用于粗基准。由于孔与锥销只能在圆周上作线接触,工件容易倾斜,为避免这种现象产生,常和其他元件组合定位。如图(c)所示,工件以底面安放在定位圆环的端面上,圆锥销依靠弹簧力插入定位孔中,这样消除了孔和圆锥销间的间隙,使圆锥销起到较好的定心作用,而定位圆环端面,可限制工件三个自由度,避免了工件轴线倾斜。
图2-16 圆锥销
2.2.2.3 工件以外圆定位
工件以外圆为定位基准时,可以在V形块、圆孔、半圆孔以及定心夹紧装置中定位,其中最常用的是在V形块中定位。这是因为定位基面不论是完整的圆柱面,还是局部的圆弧面,都可以采用V形块定位,其最大特点是对中性好,即工件定位外圆的轴线始终处于V形块两斜面的对称面上,而不受基准外圆直径误差的影响。对加工面与基准外圆轴线有对称度要求的工件,常采用V形块定位。
V形块的结构,图2-17所示为常用的V形块的结构形式。其中图(a)所示为标准的V形块,用于圆柱面较短时定位。当用较长的圆柱面定位时,应将V形块做成间断的形式(图b),使它与基准外圆的中部不接触,以保证定位稳定,或者用两个图(a)所示的V形块,安装在夹具体上,但两个V形块的工作面应在装配后同时磨出,以求一致。图(c)所示V形块的工作面较窄,主要用作粗基准定位,其原因和粗基准平面应选用支承钉而不用支承板定位是相同的。起主要定位作用的V形块,通常做成固定式的,当接触线较长时,相当于四个固定支承点,可限制工件的四个自由度,当接触线较短时,相当于两个固定支承点,可限制工件的两个自由度。V形块不仅作定位元件用,有时还需兼作夹紧元件用,这时V形块应做成可动式的,且接触线较短,只限制工件的一个自由度。
图2-17 V形块
2.2.2.4 工件以一组基准定位
在实际生产中,对工件仅用一个基准定位并不能满足工艺上的要求,通常需要用一组基准来定位,如图2-5所示为用V形导轨面和一个窄平面组合对箱体零件的定位,最常见的是孔与平面的组合定位。
图2-18 一面两孔定位
1—圆柱销2—菱形销
1.一面两孔定位
在加工箱体类零件时,常采用一面两孔定位,既便于实现基准统一原则,减少基准变换带来的误差,有利于提高加工精度,又利于夹具的设计与制造。
如图2-18所示,为一箱体用一面两孔定位的示意图,平面A限制工件的三个自由度、、,定位销1限制工件的两个自由度、,削边销(菱形销)2限制工件的一个自由度,为完全定位。
2.一面一孔定位
在加工套类、盘类零件时,常采用一面一孔定位,以端面为第一定位基准,如图2-19所示,以轴肩面支承工件端面,限制工件的三个自由度、、,短圆柱面对工件孔定位,限制工件的两个自由度、,剩余一个自由度X没有限制,为不完全定位。
图2-19 一面一孔定位
采用一组基准对工件进行定位时,可以采用完全定位或不完全定位,不能是欠定位,要注意避免不必要的过定位。同时还应根据工件的加工要求与工艺需要,合理选择定位元件及其布置方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