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创伤出血与止血:如何有效挽救受伤者的生命

创伤出血与止血:如何有效挽救受伤者的生命

时间:2023-06-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严重的创伤常引起大量出血而危及伤员的生命,在现场及时有效地为伤员止血是挽救生命必须采取的措施。身体受到创伤时可能同时存在内外出血。大动脉出血可导致循环血容量快速下降。任何出血都包括毛细血管出血。

创伤出血与止血:如何有效挽救受伤者的生命

严重的创伤常引起大量出血而危及伤员的生命,在现场及时有效地为伤员止血是挽救生命必须采取的措施。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成人的血液量约占自身体重的8%,每千克体重含有60 ~80 mL 血液。

(一)出血类型

1.按出血部位分

出血是指血管破裂导致血液流至血管外,按其出血部位分为外出血和内出血。外出血是指血液经伤口流到体外,在体表可看到出血;内出血是指血液流到组织间隙、体腔或皮下。身体受到创伤时可能同时存在内外出血。

2.按血管类型分

按血管类型分可分为动脉出血、静脉出血和毛细血管出血。

(1)动脉出血。动脉血含氧量高,血色鲜红。动脉内血液流速快,压力高,一旦动脉受到损伤,出血可呈涌泉状或随心搏节律性喷射。大动脉出血可导致循环血容量快速下降。

(2)静脉出血。静脉血含氧量少,血色暗红。静脉内血液流速较慢,压力较低,但静脉管径较粗,能存有较多的血液,当曲张的静脉或大的静脉损伤时,血液也会大量涌出。

(3)毛细血管出血。任何出血都包括毛细血管出血。开始出血时出血速度比较快,血色鲜红,但出血量一般不大。身体受到撞击可引起皮下毛细血管破裂,导致皮下瘀血。

3.失血量与症状

(1)轻度失血:突然失血占全身血容量20% (成人失血约800 mL)时,可出现轻度休克症状,口渴、面色苍白、出冷汗、手足湿冷,脉搏快而弱,可达每分钟100 次以上。

(2)中度失血:突然失血占全身血容量的20% ~40% (800 ~1 600 mL)时,可出现中度休克症状,呼吸急促、烦躁不安,脉搏可达每分钟100 次以上。

(3)重度失血:突然失血占全身血容量40% (成人失血约1 600 mL)以上时,伤员表情淡漠、脉搏细弱或摸不到,血压测不清,随时可能危及生命。因此,止血是抢救出血伤员的一项重要措施,它对挽救伤员生命具有特殊意义。

(二)外出血止血方法

1.止血材料

常用的材料有无菌敷料、绷带、三角巾、创可贴、止血带,如图4.2.1 所示。也可用毛巾、手绢、布料、衣物等代替。

图4.2.1 止血材料

2.少量出血的处理

伤员伤口出血不多时,可做如下处理:

(1)救护员先洗净双手(最好戴上防护手套)。

(2)表面伤口和擦伤用干净的流动的水冲洗。

(3)用创可贴或干净的纱布、手绢包扎伤口。

注意:不要用药棉或有绒毛的布直接覆盖在伤口上。

3.严重出血的止血方法

控制严重的出血,要分秒必争,立即采取止血措施,同时拨打急救电话。

1)直接压迫止血法

直接压迫止血法是最直接、快速、有效、安全的止血方法,可用于大部分外出血的止血。首先救护员快速检查伤员伤口内有无异物,如有表浅小异物要先将其取出,再将干净的纱布或手帕等作为敷料覆盖在伤口上,用手直接压迫止血,如图4.2.2 所示。必须是持续用力压迫。如果敷料被血液湿透,不要更换,再取敷料在原有敷料上覆盖,继续压迫止血,等待救护车到来。

图4.2.2 压迫止血

2)加压包扎止血法

在直接用绷带压迫止血的同时,可再用绷带(或三角巾)加压包扎。救护员首先直接压迫止血,压迫伤口的敷料应超过伤口周边至少3 cm,并用绷带(或三角巾)环绕敷料加压包扎。包扎后还应检查肢体末端血液循环情况。加压包扎止血过程如图4.2.3 所示。

图4.2.3 加压包扎止血

3)止血带止血法(www.xing528.com)

当四肢有大血管损伤,直接压迫无法控制出血,或不能使用其他方法止血以致危及生命时,尤其是在特殊情况下(如灾难、战争环境、边远地区),可使用止血带止血,如图4.2.4 所示。

在事故现场,往往没有专用的止血带,救护员可根据现场情况,就便取材,利用三角巾、围巾领带、衣服、床单等作为布带止血带。但布带止血带缺乏弹性,止血效果差。如果过紧还容易造成肢体损伤或缺血坏死,因此,应尽可能在短时间内使用。

(1)将三角巾或其他布料折叠成约5 cm 宽平整的条状带。

(2)如上肢出血,在上臂的上1/3 处(如下肢出血,在大腿的中上部)垫好衬垫(可用绷带、毛巾、平整的衣物等)。

(3)用折叠好的条状带在衬垫上加压绕肢体一周,两端向前拉紧,打一个活结(也可先将条状带的中点放在肢体前面,平整地将带的两端向后环绕一周作为衬垫,交叉后向前环绕第二周,并打一活结)。

图4.2.4 止血带止血

(a)绑紧布带;(b)打活结、穿绞棒; (c)绞紧;(d)固定绞棒;(e)标时间 

(4)将一绞棒(如铅笔、筷子、勺把、竹棍等)插入活结的外圈内,然后提起绞棒旋转绞紧至伤口停止出血为度。

(5)将棒的另一端插入活结的内圈固定。

(6)结扎好止血带后在明显的部位注明结扎止血带的时间。

注意事项:

(1)止血带不要直接结扎在皮肤上,应先用平整的衬垫垫好,再结扎止血带。

(2)结扎止血带的部位应在伤口的近心端。上肢结扎应在上臂的上1/3 处,下肢结扎应在大腿中上部。对于损毁的肢体,也可把止血带结扎在靠近伤口的部位,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保存肢体。

(3)止血带松紧要适度,以伤口停止出血为度。

(4)结扎好止血带后,要在明显部位加上标记,注明结扎止血带的时间,应精确到分钟。

(5)结扎止血带的时间一般不应超过2 h,每隔40 ~50 min 或发现伤员远端肢体变凉时,应松解一次,松解时如有出血,可压迫伤口止血。松解约3 min 后,在比原结扎部位稍低的位置重新结扎止血带。

(6)禁止用铁丝电线、绳索等当作止血带。

(三)可疑内出血的现场判断与处理

1.可疑内出血的一般判断

(1)伤员面目苍白,皮肤发绀

(2)口渴,手足湿冷,出冷汗。

(3)脉搏快而弱,呼吸急促。

(4)烦躁不安或表情淡漠,甚至意识不清。

(5)发生过外伤或有相关疾病史。

(6)皮肤有撞击痕迹,局部有肿胀。

(7)体表未见到出血。

2.可疑内出血的应急救护措施

(1)拨打急救电话或尽快送伤员去医院。

(2)伤员出现休克症状时,应立即采取救护休克的措施。

(3)在急救车到来前,应密切观察伤员的呼气和脉搏,保持气道通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