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晶体中的位错增殖机制及其重要性

晶体中的位错增殖机制及其重要性

时间:2023-06-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晶体中的位错密度定义为单位体积中所含的位错线的总长度。要产生较大的塑性变形,必须有新的位错参与,因此晶体内必然存在使位错增殖的机制。螺型位错经双交滑移后可形成刃型割阶,割阶对原位错产生“钉扎”作用,并使原位错在滑移面上滑移时成为一个位错增殖源。以上过程重复进行,使得位错数目不断增加,这就是位错增殖的Frank-Read源机制。位错的增殖机制还有双交滑移增殖、攀移增殖等。图2-23位错增殖机制图2-23位错增殖机制

晶体中的位错增殖机制及其重要性

晶体中的位错密度定义为单位体积中所含的位错线的总长度。为简便起见,常常把位错线当作直线,并且假定位错从晶体的一端平行地延伸到另一端。这样,位错密度就等于穿过单位面积的位错线的数目,即

大多数晶体中的位错密度都很大,如退火金属中,位错密度在106~108 cm-2的范围内。经剧烈冷变形的金属,其中的位错密度为1010~1012 cm-2。晶体中的位错来源有:晶体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位错;自高温快速冷却时,大量空位聚集形成的位错;晶体内部界面处出现应力集中,发生滑移时产生的位错[2,3];等等。

晶体在受力时,位错运动至晶体表面而使材料产生宏观变形,同时位错消失。如果仅仅是这样,位错数目会随着材料的变形而逐步减少,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晶体在变形过程中,存在位错的增殖机制,说明如下:

位错密度一般为ρd=107~1012 cm-2,按式(2-7)计算的由位错移动引起的切应变是一个较小的量,且位错向表面移动,产生台阶后便消失。要产生较大的塑性变形,必须有新的位错参与,因此晶体内必然存在使位错增殖的机制。

考虑滑移面内D、D'两端固定的位错段,长度为l,在f=τb作用下位错段弯曲(见图2-23(a)、(b)、(c))。根据位错段的平衡(见图2-17),有

(www.xing528.com)

利用式(2-22),即T=kGb2,得到

随着τ的增加,位错线曲率半径ρ减小,位错线呈半圆状时,ρ达到最小值,即ρ=l/2,此时,τ达到最大值,有

之后,曲率半径的增大无须借助于τ的增加,因此,位错线持续张大,在图2-23(d)、(e)所示的状态下,位错有一部分汇合,形成一闭合曲线及一段新的位错线。以上过程重复进行,使得位错数目不断增加,这就是位错增殖的Frank-Read源机制。位错的增殖机制还有双交滑移增殖、攀移增殖等。螺型位错经双交滑移后可形成刃型割阶,割阶对原位错产生“钉扎”作用,并使原位错在滑移面上滑移时成为一个位错增殖源。

图2-23 位错增殖机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