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各种有关焊接温度场的计算和分析中,主要的影响参数是焊接热源在焊接部位输入的热量,在瞬时作用的热源中为其热量(或能量)Q(单位为J),在连续作用热源中为其热流量(或热功率)q(单位为J/s)。两种情况下,都需要考虑的是它们的净值或有效值Q和q。在电弧焊时,直流情况下,电弧功率q0即电弧在单位时间内释放出的能量为:
q0=UI (5-1)
式中 U——电弧电压(V);
I——焊接电流(A)。
由热源所产生的热量并不是全部被利用,其中一部分热量损失于除焊件以外的周围介质中,焊件吸收到的热量少于热源所产生的热量。故电弧有效热功率q为:
q=ηhq0=ηhUI=ηhRI2 (5-2)
式中 ηh——焊接电弧热功率有效利用系数,简称为焊接热效率。
电弧焊时,交流情况下,电弧有效热功率q为瞬时积分得出的有效值(当电阻为R、有效值为Ieff时,一般形式为),即:
q=ηhRI2eff (5-3)
在电阻点焊和电阻压焊时,其总的热输入是其电阻R、有效电流Ieff和电流持续时间tc的乘积:
Q=ηhRI2efftc (5-4)
根据定义,电弧加热焊件的热效率ηh是电弧在单位时间内输入到焊件内部的有效热功率q与q0的比值,即:
ηh=q/q0 (5-5)(www.xing528.com)
若要准确计算母材的熔化和熔池的过热程度,可以使用下面的方法:
设 q=q1+q2 (5-6)
则 ηh=(q1+q2)/q0 (5-7)
式中 q1——单位时间内熔化焊缝金属(处于液态Tm时,Tm为金属熔点)所需的热量(包括熔化潜热);
q2——单位时间内焊缝金属处于过热(T>Tm)的热量和向焊缝四周传导热量的总和。
式(5-6)说明,焊件吸收的有效热功率q也不全是用来熔化焊缝金属。q1才是真正用于熔化金属的那部分热量。因此,定义使焊缝金属熔化的热有效利用率ηm为单位时间内被熔化的母材金属在Tm时(处于液态)的热量与电弧有效热功率的比值,即:
ηm=q1/(q1+q2) (5-8)
每一种焊接方法的热功率数据都需要详细的实验和理论分析,从以往的实践来看,许多有关焊接温度场计算的不准确性,在很大程度上是来源于对输入热量Q或输入热功率q的不准确。这其中除了材料高温热物理性能不足以外,焊接热效率ηh值的选取或计算不准确是导致分析结果误差大的主要原因。在一定的条件下ηh才是常数,ηh的数值取决于焊接方法特性、焊接参数、材料的物理性质、接头的形式和保护方式等,应该用实验的方法来确定。一般情况下ηh值的大小如表5-1所示。
以上分析是焊接过程或温度场计算必须考虑的,但在生产制造时,对能量利用率的核算还必须考虑焊接设备,如焊接电源的能量转换率。对于使用热能的焊接方法,焊机能量的转换效率差别很大,电弧将电能转换成热量的效率是最高的,而CO2激光焊机的能量转换效率就很低,这是由于从初级能(电能)转换为焊接所应用的能量(相干光)的过程损失造成的,通常在10%~25%,绝大多数的能量在转换过程中或之后被大量的冷却介质所带走。通常对焊接设备输入能量(如电能)的转换率不重视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完整的焊接能量利用率计算应当从焊机的功率损失算起。
表5-1 钢和铝常用熔焊方法与热功率相关的数据
焊接热效率对焊接工程和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在各种焊接方法中,功率密度较低的气焊,其产热部位是在焊件外部且焊接热效率最低,往往不高于30%;高频电阻焊的热效率很高,因为热量仅产生在被连接处的表面,其接头特点是焊缝狭窄,甚至可以获得比激光或电子束焊还高的连接速度(如焊接铝可达到650~1400mm2/s);而高能束激光焊接,由于相干光的反射,尤其是焊接反射率较高的金属时,焊接热效率也会有很大折扣。
另外,在评价焊接热效应时常常使用焊接热输入qw(单位为:J/mm)的概念,即单位长度焊缝输入的净能量。在数值上焊接热输入等于焊接有效热功率q除以焊接速度v。焊接热输入在焊接冶金中是衡量焊接接头性能的重要指标,尤其对低合金高强钢,将焊接热输入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是防止产生冷裂纹和接头脆化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