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柔性管理:让变化与稳定共舞

柔性管理:让变化与稳定共舞

时间:2023-06-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柔性管理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对稳定和变化进行管理的新方略。柔性管理主要体现为管理决策柔性化和奖酬机制的柔性化。柔性管理理念的确立,以思维方式从线性到非线性的转变为前提。柔性管理是相对于刚性管理提出来的。

柔性管理:让变化与稳定共舞

柔性管理,究其本质,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它在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性方式,在员工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个人的自觉行动(王纪伟,2013)。柔性管理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对稳定和变化进行管理的新方略。柔性管理的最大特点主要在于不是依靠权力影响力(如上级的发号施令),而是依赖于员工的心理过程,依赖于每个员工内心深处激发的主动性、内在潜力和创造精神,因此具有明显的内在驱动性。

柔性管理主要体现为管理决策柔性化和奖酬机制的柔性化。管理决策的柔性化首先表现在决策目标选择的柔性化上(张道敏,2009)。传统决策理论认为:决策目标的选择应遵循最优化原则,而事实上由于决策前提的不确定性,难以按最优准则进行决策。如果以满意准则代替最优化准则,决策者根据已掌握的信息做出满意的选择,因而具有更大的弹性。决策的最优化准则向满意准则的转变,实质上也就是从刚性准则向柔性准则的转变。此外,管理决策的柔性化还体现在决策程序上。一言堂式的决策属于刚性决策;群言堂式的决策是由相关人员独立自主地自由发表意见和建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择善而行,由此形成的决策,可称为柔性决策(萧燕群,2011)。柔性管理的另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奖酬机制的柔性化,除了物质上的奖励外,更应注重精神上的嘉奖,还可以通过扩大和丰富工作内容,提高工作的意义和挑战性对员工进行激励。这已经在一些高技术公司中得到了体现。

柔性管理理念的确立,以思维方式从线性非线性的转变为前提。线性思维的特征是历时性,也就是一个时期事情的发展状况;而非线性思维的特征是共时性,也就是同步转型,即同一时期,不同事物间的相互联系。从表面混沌的繁杂现象中,看出事物发展和演化的自然秩序,洞悉下一步前进的方向,识别潜在的未知需要和开拓的市场,进而预见变化并自动应付变化,这就是柔性管理的任务(刘忠启,2008)。柔性管理以人性化为标志,强调跳跃和变化、速度和反应、灵敏与弹性,它注重平等和尊重、创造和直觉、主动和企业精神、远见和价值控制,它依据信息共享、虚拟整合、竞争性合作、差异性互补、虚拟实践社团等,实现管理和运营知识由隐性到显性的转化,从而创造竞争优势(郭威和刘丽慧,2008)。

柔性管理是相对于刚性管理提出来的。刚性管理以规章制度为中心,用制度约束管理员工。而柔性管理则以人为中心,对员工进行人格化管理(王纪伟,2013)。柔性管理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主要不是依靠外力,如发号施令,而是依靠人性解放、权力平等、民主管理,从内心深处来激发每个员工的内在潜力、主动性和创造精神,使他们能真正做到心情舒畅、不遗余力地为企业开拓优良业绩,成为企业在全球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的力量源泉(张增,2010)。柔性管理的特征:内在重于外在,心理重于物理,身教重于言教,肯定重于否定,激励重于控制,务实重于务虚(张健泉,2010)。显然,在知识型企业管理柔性化之后,管理者更加看重的是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加看重的是职工的主动精神和自我约束。

(一)柔性管理的特征

1. 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和网络化

组织结构是从事管理活动的人们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而进行协作的机构体系。刚性管理下的组织结构大多采取的是直线式的、集权式的、职能部门式的管理机构体系,强调统一指挥和明确分工。这些组织结构的弊端是信息传递慢,适应性差,难以适应信息化社会中组织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柔性管理提倡组织结构模式的扁平化,压平层级制,精减组织中不必要的中间环节,下放决策权力,让每个组织成员或下属单位获得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发挥组织成员的创造性,提供人尽其才的组织机制。与此同时,通过组织结构的扁平化,使得纵向管理压缩,横向管理扩张,横向管理向全方位信息化沟通的进一步扩展,将形成网络型组织,团队或工作小组就是网络上的节点,大多数的节点相互之间是平等的、非刚性的,结点之间信息沟通方便、快捷、灵活。

2. 管理决策的柔性化

在传统的刚性组织中,决策层是领导层和指挥层,管理决策是自上而下推行,组织成员是决策的执行者,因此决策往往带有强烈的高层主观色彩。柔性决策中决策层包括专家层和协调层,管理决策是在信任和尊重组织成员的基础上,经过广泛讨论而形成的,与此同时,大量的管理权限下放到基层,许多管理问题都由基层组织自己解决。管理决策柔性化的第二个表现是决策目标选择的柔性化,刚性管理中决策目标的选择遵循最优化原则,寻求在一定条件下的最优方案。柔性管理认为,由于决策前提的不确定性,不可能按最优化准则进行决策,提出以满意准则代替最优化准则,让管理决策有更大的弹性。

3. 组织激励的科学

为了充分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行科学的激励方法是柔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柔性管理认为:激励是对组织成员的尊重、信任、关心和奖励的全面综合,激励分为物质激励和非物质激励。在实施时要充分把二者相结合,物质激励属于基础性的激励办法,能满足组织成员的低层次需求,却无法在激励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非物质的激励方法则能满足组织成员对尊重和实现自我的高层次需求,它力求为组织成员创造宽松、平等、相互尊重和信任的工作环境,提供发展机遇,实行自主管理、参与管理等新的管理方法(王路明,2016)。

(二)实施柔性管理的关键要素(www.xing528.com)

1. 以满足顾客的需求和偏好为经营导向

不仅要为顾客提供物品,还要丰富顾客的价值,使顾客在消费一种物品时能够获得更多的超值感受。传统的批量生产型企业的观念是,供给创造需求。只要能生产,就会有顾客购买,企业的利润由市场和生产能力决定。柔性管理则是将顾客的需求与偏好放在首位,利润蕴含于顾客对物品需求和满足顾客偏好之中,只要能将顾客的需求与偏好转化为物品或服务,利润就是这种转化的一种自然结果。因此,柔性管理的关键在于确定如何创造丰富顾客价值的方案、如何解决顾客所关注的问题的方案,以及如何将顾客感知到的但并没有完全清楚表达出的愿望或需求转化为顾客可明确说出 “这正是我想要的”产品的方案。这种以顾客需求和偏好为导向的管理,是对管理者能力的一种挑战。

2. 以促进学习、激发灵感和洞察未来作为管理的最基本职能

科学管理时代管理的最基本职能是决策,而网络时代管理的最基本职能是寻求知识转化的路径与结点。网络时代不确定的市场变化已经把管理的核心作用转变成一种委托:促进学习、激发灵感和洞察未来。激励、综合、协调一线人员的努力与贡献,以更高的视野兼顾全局,并将一线人员的全新理念整合到企业发展的统一战略框架之中,从而使企业的发展、进化过程成为由发达的部件以最优化的方式组合的有机体。

3. 以虚拟实践社团作为创新的源泉

识别、发现市场的潜在需求与偏好,把握需求与偏好的动念过程,不仅需要大量的信息,更需要敏锐的洞察力,需要智慧与灵感。在市场的需求结构瞬息万变的网络时代,只有通过发挥各方面创新力量,才能造就智能化的企业,才能不断获得新的竞争优势。因此,组建各式各样的虚拟实践社团,努力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创新性的建议与方案,增强企业的适时学习能力,使企业成为一个真正的学习型企业,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保证。虚拟实践社团是强强合作,它的本质特点是以顾客为中心,以机会为基础,具有一整套清晰的、建立在协议基础上的目标。

4. 以网络式组织取代层级组织

科学管理时代的组织是一种金字塔型结构的层级组织,它层次过多,传递信息的渠道单一而且过长,反应迟缓。各职能部门间相互隔离,信息流动受边界的限制,上下级之间的信息传递常常扭曲、失真。网络式组织的各个部分相对独立,各部分之间是一种融合共生的关系,不存在划定的边界。以网络式的扁平化组织结构代替金字塔型的组织结构,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效率和工作效率,加强了部门之间的相互沟通,增加和助长了企业与市场反馈的触角,提高了企业的整体反应灵敏度,从而使企业能够更迅速地抓住市场机会。

5. 以企业再造为手段

企业再造关注的是企业经营模式的调整这为企业实现柔性管理提供了机会。因为,企业再造是在更高层次上确定企业如何对市场做出反应,如何识别潜在市场与创造新市场并在这种识别与创造中重新定位企业在市场中的角色。企业再造重视培养人的学习能力,目的是把企业变成一个学习型组织,增强企业从员工个人到整个组织对瞬息万变的环境的适应能力。企业再造包括企业战略再造、企业文化再造、市场营销再造、企业组织再造、企业生产流程和质量控制系统再造(冯淑霞,200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