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相位鉴频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探究

相位鉴频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探究

时间:2023-06-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7-3-8是电感耦合相位鉴频器原理电路图。这样,式可近似为图7-3-8电感耦合相位鉴频器原理电路图互感耦合相位鉴频器的工作原理可分为移相网络的频率-相位变换、加法器的相位-幅度变换和包络检波器的差分检波3个过程。上式表明,U2与U1之间的幅值和相位关系都将随输入信号的频率变化。图7-3-10频率-相位变换电路的相频特性由上可以看出,在一定频率范围内,U2与U1间的相差与频率之间具有线性关系。

相位鉴频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探究

相位鉴频器是利用谐振回路的相位-频率特性,将输入的调频波编制成幅度随调频波瞬时频率变化的调幅-调频波,再利用包络检波器解调出原调制信号。图7-3-8是电感耦合相位鉴频器原理电路图。相移网络为耦合回路。图中,初、次级回路参数相同,中心频率均为f0=fc(fc为调频信号的中频载波频率)。U1是经过限幅放大后的调频信号,它一方面经隔直电容C0加在后面的两个包络检波器上,另一方面经互感M耦合在次级回路两端产生电压U2。L3为高频扼流圈,它除了保证使输入电压U1经C0全部加在次级回路的中心抽头外,还要为后面两个包络检波器提供直流通路。二极管VD1、VD2和两组C、RL组成平衡的包络检波器,差分输出。在实际中,鉴频器电路还可以有其他形式,如接地点改接在下端(图中虚线所示),检波负载电容用一个电容代替,还可以省去高频扼流圈。

图7-3-8 电感耦合相位鉴频器原理电路图

互感耦合相位鉴频器的工作原理可分为移相网络的频率-相位变换、加法器的相位-幅度变换和包络检波器的差分检波3个过程。

1.频率-相位变换

频率-相位变换是由图7-3-9所示的互感耦合回路完成的。由图7-3-9(b)的等效电路可知,初级回路电感L1中的电流

图7-3-9 互感耦合回路

式(7-3-1)中,Zf为次级回路对初级回路的反射阻抗,在互感M较小时,Zf可以忽略。考虑初、次级回路均为高Q回路,r1也可忽略。这样,式(7-3-1)可近似为

初级电流在次级回路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感应电动势U2在次级回路形成的电流I2

I2流经C2,在C2上形成的电压U2

式中,A=KQ为耦合因子,Q≈1/(ω0C2r2),ξ=2QΔf/f0,φ=arctan ξ为次级回路的阻抗角。

图7-3-10 频率-相位变换电路的相频特性

由上可以看出,在一定频率范围内,U2与U1间的相差与频率之间具有线性关系。因而互感耦合回路可以作为线性相移网络,其中固定相差π/2是由互感形成的。应当注意,与鉴相器不同,由于U2由耦合回路产生,相移网络由谐振回路近似形成,因此,U2的幅度随频率变化。但在回路通频带之内,幅度基本不变。

2.相位-幅度变换

根据图中规定的U2与U1的极性,图7-3-11是图7-3-8简化电路原理图。这样,在两个检波二极管上的高频电压分别为

图7-3-11 简化电路

合成矢量的幅度随U2与U1间的相差而变化(FM-PM-AM信号),如图7-3-12所示。

图7-3-12 不同频率时的UD2与UD1矢量图

3.检波输出

由于是平衡电路,两个包络检波器的检波系数Kd1=Kd2=Kd,包络检波器的输出分别为uo1=Kd1UD1、uo2=Kd2UD2。鉴频器的输出电压为(www.xing528.com)

由上面分析可知,当f=f0=fc时,鉴频器输出为零;当f﹥f0=fc时,鉴频器输出为正;当f﹤f0=fc时,鉴频器输出为负。由此可得此鉴频器的鉴频特性,如图7-3-13(a)所示,为正极性。在瞬时频偏为零(f=f0=fc)时输出也为零,这是靠固定相移π/2及平衡差分输出来保证的。

图7-3-13 鉴频特性曲线

在理想情况下,鉴频特性不受耦合回路的幅频特性的影响,调频信号通过耦合回路移相后得到的是等幅电压,鉴频特性形状与耦合回路这一移相网络的相频特性相似,如图7-3-13(c)中曲线①所示。但实际上,鉴频特性受耦合回路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的共同作用,可以认为是两者相乘的结果,如图7-3-13(c)中曲线②所示。在频偏不大的情况下,随着频率的变化,U2与U1幅度变化不大而相位变化明显,鉴频特性近似线性;当频偏较大时,相位变化趋于缓慢,而U2与U1幅度明显下降,从而引起合成电压下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