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动系统的故障排除
1.离合器故障
离合器的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见表7-11。
表7-11 离合器的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
(续)
2.变速器故障
变速器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见表7-12。
表7-12 变速器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续)
3.动力换档变速器常见故障实例
以CPCD50型叉车为例说明动力换档变速器的故障分析。
(1)变速器挂不上档
①若挂档时不能顺利挂入档位,应首先查看压力表的指示压力,如挂空档时压力低,则可能是液压泵供油压力不足,可拔出油尺检查油面高度。当油位符合标准时,可检查液压泵传动零件的磨损程度及密封装置的密封效果。因为如果液压泵油封及过滤器接合面密封不严,则会吸进空气,使液压泵供油压力过低。此时,应先拆检过滤器及液压泵。若液压泵及过滤器良好,则应查看变速压力阀是否失灵、变速操纵阀阀芯是否磨损,然后将阀拆下,并按规定进行清洗和调整。
②如果空档时压力正常、挂档时压力过低,则可能是湿式离合器供油管接头、变速器第一轴与第二轴分配器以及离合器液压缸活塞的密封圈密封不严而漏油,应拆下动力换档变速器,更换已损坏的密封圈。
③若发动机转速低时而压力正常,转速高时压力降低或压力表指针跳动,此现象一般是因油位过低、过滤器堵塞或液压泵吸入空气造成的,应分别检查排除。
④若不是挂档压力不够的原因,则应检查制动滑阀的工作情况。即将制动滑阀解体,检查滑阀是否有卡死现象,或校验回位弹簧的弹力。当弹簧弹力不足时,应更换。
⑤若上述检查的结果均正常,但变速器仍挂不上档,则应检查制动皮碗、制动滑阀与操纵阀体孔的配合间隙,必要时应更换皮碗或研磨制动滑阀。
(2)变速时档位脱不开 起动发动机,变换各档位,检查是哪个档位脱不开,以确定应该检修的部位。拆开回油管接头,吹通回油管路,连接好后再检查档位分离情况是否有所改进。如仍不奏效,则须拆开离合器,检查弹簧力是否合格,并根据情况予以排除或调整;检查摩擦片烧蚀情况,如烧蚀严重则应更换;检查活塞环是否发卡,如发卡,应修复或更换;检查离合器鼓内腔是否被离合器活塞拉伤了,如已拉伤应予以修复。
(3)动力换档变速器挂档后主机运行乏力
①首先检查换档压力表指示是否为1.2MPa,如果压力未达到此值,应检查动力换档操纵油路系统(油箱、变速器壳体、液压泵、滤清器、流量控制阀等处接头和油管)是否有严重泄漏处;检查油箱中的泊位是否正常,油液是否变质,液压泵输出压力是否达到规定值,以及滤清器和油管是否堵塞。
②当换档压力达到标准值后,变换各档位,观察主机是否运行。如果主机在各档位均不能行走,则是主油路的压力油未进入各档离合器所致,即可能由于断流阀中制动滑阀未运行到位;由于弹簧失效、折断、皮碗变形或者油液脏污,使滑阀发卡;长期使用后未及时保养,使换档操纵阀内进油道堵塞,高压油无法流至各离合器,因此实际上并未挂上档,但表面上滑阀已经移动,给人以“挂上档”的错觉。此时,应拆下进油管接头,用高压空气吹通油道,同时移动换档滑阀,即可排除故障。
③如果挂上某一档后,主机难以行走,则可能是该档离合器摩擦片磨损严重,密封圈损坏、活塞环磨损严重、离合器自动排油阀密封不严、管路堵塞、换档滑阀磨损严重或各接头处漏油等原因造成压力下降。首先应检查是否外漏严重,然后向该系统通高压空气以疏通管道。如仍不奏效,须拆除换档操纵阀,检查是否存在滑阀磨损严重和定位装置损坏等故障。待换档操纵阀装复后,再进行挂档检查。
(4)变速器操纵压力过低
①检查变速器油底壳中油量是否正常,若不足应加注至规定油位。
②若变速器油底壳中滤清器严重堵塞,会造成液压泵吸油不足,应适时清洗滤网;若操纵阀至换档离合器油路中的滤清器堵塞,应清洗或更换滤芯。
③检查主油道是否漏油,接合面是否密封不严,如是则应修复及更换密封件。
④调整挂档压力阀,使压力达到规定值(一般为1.2MPa)。如果调压失效,应拆检压力阀,检查弹簧是否失效或折断,滑阀是否发卡,按需要进行更换、清洗和排除。
⑤检查转向(变速)泵是否有故障。可拧松该泵出油管接头使之渗出油液,观察在发动机低速及高速情况下渗油量的变化,若渗油量变化显著,则表明转向泵无故障。若渗油量变化不大,则说明该泵有故障,应拆检该泵,即检查齿轮泵壳体的磨损情况,各密封件是否可靠,并根据情况排除故障。
(5)变速器压力过低
①检查从操纵阀至换档离合器的油路及接合部位是否有严重泄漏处,然后根据情况排除即可。不必检查转向齿轮泵及其主油路各元件,也不必检查换档(变速)操纵阀。
②应拆检该档的换档离合器,即检查其各密封圈是否失效,活塞环是否严重磨损,离合器鼓是否有裂纹、砂眼等缺陷。因为上述缺陷和不足会导致严重漏油,从而造成变速压力过低。
4.变矩器常见故障
变矩器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见表7-13。
表7-13 变矩器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www.xing528.com)
5.驱动桥故障
驱动桥的主要故障是漏油和传动齿轮异响,但是由于传动齿轮的接触是非常复杂的,因此必须首先对异响声源进行分析,预先诊断异响部位,不可随意拆卸驱动桥。驱动桥故障的诊断与排除见表7-14。
表7-14 驱动桥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续)
(二)行驶系统的修理
①拆下车轮和轮毂,取出油封和内轴承,将轮毂和轴颈上的润滑脂刮去,并用油布擦干净,彻底清洗圆锥滚子轴承,并用压缩空气吹净。
②将圆锥滚子轴承填满润滑脂,并在轮毂内涂上一层润滑脂防锈,装回内轴承和油封。
③润滑后将轮毂按与分解相反的顺序装复并进行调整,然后装上车轮。由于轮胎螺栓的螺纹方向相反(左反右正),所以左右轮毂不可装错。
2.轮毂轴承的调整
前后轮毂轴承的调整方法与技术要求相同,现以前轮为例说明调整方法:
①将前轮毂装回转向节轴上,套上外轴承并旋上高速螺母,然后一面转动车轮,一面用轮毂扳手紧固调整螺母,使其紧到放手后车轮能立即停止转动为止,再把调整螺母退回1/8~1/5圈,使其达到既能转动自如,又无轴向间隙的感觉为宜。
②调好后,将锁止垫圈、锁片装回,拧紧固定螺母,并用锁片锁牢,最后装回轴承盖或半轴突缘。
③经过调整的轮毂轴承,在行驶作业中途检查时,用手抚摸轮毂不应有烫手的感觉。
3.车轮和轮胎的维修
(1)拆下车轮并进行分解
①拆下车轮前,应作出标记,分解时应拆下气门芯,放净胎内的空气。
②用撬棒压下挡圈,撬出锁圈,取下压圈、外胎、内胎和衬带。
③对轮辋、压圈、锁环等各部位进行除锈,若有失圆、变形等应进行校正,否则应更换。
(2)装复 在外胎内表面和内胎、垫胎外表面均涂抹一层滑石粉,将内胎装入外胎内并放正。装上垫胎并稍微充点气,使内胎保持圆形,将装好内胎的外胎按轮胎换位后的花纹方向套在轮辋上,并使气门嘴伸出轮辋外边。按轮胎换位后的位置,装好气门嘴充气接头,用撬胎棒装上挡圈和锁圈,在锁圈上装上锁片和卡簧,然后按规定给轮胎充气。
(3)内胎穿孔和破裂的修补
①用火补胶修补(热补)。内胎穿孔和破裂的范围如不超过20mm,可用火补胶修补。修补时,先将裂口处修圆并锉毛,然后把火补胶表面的保护层撕去,将其贴在裂口上,用火补夹夹紧,再把盒内硝纸的一角撬起点燃,热量即传给胶片使其硫化,待自行冷却后,将火补夹取下即可。
②用生胶修补(冷补)。如内胎的破损伤口较大或无火补胶时,可用生胶修补,其修补工艺是将破口处锉毛。如破口面积较大,应将其修圆,然后剪修锉毛一块与破口相适应的内胎皮填上。
在锉毛的破口处涂上生胶水。一般应涂两三次,但每次涂时,均应在上一次胶水风干后进行。待胶水风干后,剪一块面积比破口略大的生胶,用汽油将其表面擦拭干净后贴在破口处。生胶的厚度以2~3mm为宜,过厚时,可在火上烘烤拉薄。加热至140℃,保温10~20min,使生胶硫化。加热的方法很多,最简单的是用铁板或旧活塞加热。用铁板加热的方法是:用一块20~30mm厚的铁板,加热至140℃后放在生胶上,同样用千斤顶压紧,诊断铁板温度时,可用滴水试验,若温度适当,滴在铁板上的水珠只发响而不滚动。
生胶水的配制方法:将生胶剪成小块放在容器中,加入八倍的汽油浸泡,放置2~4天后即成。为了加速生胶的溶解,在放置过程中,应经常搅拌。配制好的胶水黏度,用毛刷蘸起时,能有较长的拉丝。使用中如发现黏度变大,可加入适量汽油调稀。
(4)内胎气门嘴根部漏气的修补
①拧下气门嘴的固定螺母,将气门嘴顶入胎内。
②将气门嘴口处线层锉掉,直到露出底胶,将底胶锉毛。
③剪直径约为20mm、30mm、50mm的三块帆布和一块直径约60mm的生胶,在帆布中央开一个小孔,孔的大小,应与气门嘴上端直径一致。
④在帆布的两面及气门嘴口锉毛处,涂上生胶水,帆布上应涂3~4次,气门嘴口涂两次即可。
⑤待胶水风干后,将帆布以先小后大的顺序铺在气门嘴处,使帆布上的洞口,对正气门嘴口,然后在帆布的洞口处,放一小纸团,最后放上生胶。
⑥加热硫化。因补块较厚,需要硫化的时间较长,而用活塞加热时,应在汽油烧干后,停留一会儿,再加入一至两次汽油。
⑦补好后,用剪刀在中间开一小口,取出纸团,将气门嘴装回原处,紧固螺母。若气门嘴破口过大,底胶开裂较长时,此种修补方法不易保证修理质量。因此,可把原气门嘴口补死,另开气门嘴口,并用上述方法补上帆布。
(5)气门嘴损坏后的更换 气门嘴若有折断等损坏,应予以更换。更换时,可在气门嘴附近开一小洞,松开紧固螺母后,将气门嘴顶入内胎,并从新开的小洞取出。新气门嘴也从小洞装入,待把新气门嘴装好后,再将新开的小洞用火补胶或生胶补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