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发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尚处在萌芽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过后,联邦德国、法国等西欧国家因遭受战争破坏,大量桥梁亟待修复,而当时战后钢材奇缺,客观上为预应力混凝土桥的发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环境。而在非洲、拉丁美洲一些第三世界国家为避免从国外进口昂贵的钢材,也常优先考虑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方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前所未有的建设规模和建设速度在全国展开,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及刚构桥由于具有整体性能好、结构刚度大、变形小、抗震性能好、后期运营维护成本低等特点,在公路、城市交通、铁路桥梁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式桥主要包括三种结构类型:T 形刚构桥、连续梁桥以及连续刚构桥。我国自20 世纪60 年代中期开始修建预应力混凝土梁桥,至今已有50 多年的历史,虽然比欧洲起步晚,但自20 世纪80 年代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我国在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设计、结构分析、试验研究、预应力材料与工艺设备、施工工艺等方面可谓日新月异,桥梁的设计技术与施工技术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从结构受力多经济指标综合考虑,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跨度的适用范围一般在150 m 以内,连续刚构桥在300 m 以内。(www.xing528.com)
连续梁桥作为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一种结构体系,因具有变形小、结构刚度好、行车平顺舒适、伸缩缝少、养护简易、抗震能力强等优点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在20 世纪初,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虽是常被采用的一种体系,但跨径都在百米以下。当时主要采用满堂支架施工,费工费时,限制了它的发展。直到20 世纪50 年代后,悬臂施工法在预应力混凝土桥梁中的应用加速了它的发展步伐。现如今,无论是城市桥梁、高架道路、山谷高架栈桥,还是跨越宽阔河流的大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都发挥了它的优势,往往取代其他体系而成为中选的优胜方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