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MRF框架下的区域合并准则优化

MRF框架下的区域合并准则优化

时间:2023-06-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观测影像f其特征场定义为F={Ft,t∈T},其中Ft为区域Rt的协方差矩阵。EM算法分为E步骤和M步骤,具体步骤如下:E-步骤。其具体公式如下:2)采用Mean-Shift算法进行分割,得到过分割区域。4)由步骤3)得到的初始分类结果作为区域MRF的初始分类结果,由Wishart分布对区域协方差矩阵进行建模,由EM算法进行参数估计,采用可变的权重连接标记场和特征场,由ICM算法求取基于最大后验下的分类结果。

MRF框架下的区域合并准则优化

假定图像被分割为Q个区域,记为R1R2,…,RQ;若假设Λ表示图像各区域所有可能的分类结果,即Λ={1,2,…,k}。观测影像f其特征场定义为F={Ft,tT},其中Ft为区域Rt协方差矩阵。标记场定义为X={Xt,tT},其中Xt为区域Rt标记(XtΛ)。根据最大后验准则(Maximum a Posteriori,MAP),标记x的取值应使最大后验概率最大:

(4.5-4)

根据贝叶斯公式则上式可以重写为:

(4.5-5)

其中p(f|x)为区域类条件概率密度先验概率p(x)可根据Hammersley-Clifford定理,采用只考虑二阶的多层逻辑模型,由Gibbs采样获得。

对式(4.5-5)两边取对数可以得到,并将式(4.5-4)代入其中可以得到:

(4.5-6)

其中V(i,j)为势函数,可定义为:

(4.5-7)

其中β一般设置为常数,如果β值设置过大,则会出现过分割的现象。因此本节对β的选择进行了改进:

(4.5-8)

Di,τ为当前区域与领域之间的距离,可由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4.5-9)

从式(4.5-6)可以看出,需要对参数|Σm|进行估计,本节采用了EM算法对参数进行估计。

EM算法分为E步骤和M步骤,具体步骤如下:

(1)E-步骤。

假定N个样本集{C1,C2,…,CN}是独立的,同时其参数集为{Σ1,Σ2,…,ΣM},其中M表示为分类的类别数。则其似然函数可定义如下:

(4.5-10)

其中:

(4.5-11)(www.xing528.com)

结合式(4.5-10)、式(4.5-11),式(4.5-10)可重写为:

(4.5-12)

由于EM算法处理的是一种非完全数据,同时由于EM算法受初始值影响较大。本专著初始值设置为:

为属于ωj像素个数)

(4.5-13)

(2)M-步骤。

最大化公式(4.5-10),得到新的参数∑:

(4.5-14)

(4.5-15)

随着分类的迭代进行,根据式(4.5-14)、式(4.5-15)更新模型参数。

在式(4.5-6)中,为了平衡特征场和标记场的能量,引入一个加权因子连接二者:

(4.5-16)

本专著中采用的α的初始值为20,其中α(k)=α(0)·0.98k+1。k表示迭代次数。随着迭代进行,特征场能量减弱,标记场能量得以加强,二者共同作用分类结果。

综上所述,结合均值漂移与分层MRF场,本专著提出了一种新的非监督分类算法,其具体算法流程如图4.20所示。

图4.20 算法具体流程

算法步骤如下:

1)通过H/α分解得到解得到极化特征向量,并将这3个极化特征量作为均值漂移过分割地输入特征向量。其具体公式如下:

(4.5-17)

2)采用Mean-Shift算法进行分割,得到过分割区域。采用Edison软件进行,将空域带宽设置为6.5,特征空间域带宽设置为7.5。如果分割区域过小,图像被分割成的区域数目过多,会导致后续的计算量变大,因此有必要对一些小区域进行合并。由区域增长模型(Region Growing Segmentation,RGS)进行区域合并,设置最小区域大小(一般设置为20)。

3)由 H/α/SPAN/A对区域进行初始类,共分为48类,由层次聚类算法对多余的类别进行合并。然后对初始分类结果进行统计,选择训练数据,对不同类别的参数进行统计,对初始分类结果采用基于最大似然准则下的Wishart聚类器进行迭代聚类(迭代次数一般需要2~4次)。

4)由步骤3)得到的初始分类结果作为区域MRF的初始分类结果,由Wishart分布对区域协方差矩阵进行建模,由EM算法进行参数估计,采用可变的权重连接标记场和特征场,由ICM算法求取基于最大后验下的分类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