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明清文献记载,明代前期,明宣宗(年号宣德)曾遣人制作了一批极为精美的铜香炉,即后世所说的“宣德炉”。也有人认为,由于目前所见对宣德炉的较早记载仅能溯至明代后期(有些文献可能成于宣德年间,但也是迟至晚明才传出),所以,官铸宣炉的说法是否属实尚待考察。不过,即使此说不实,也仍然可以确知,至迟在晚明时,曾出现了一批称之为“宣德炉”的精美铜炉,且此后声名远扬,对明清时期的香炉产生了巨大影响。以下仅据《宣德鼎彝谱》(八卷本)等可信度相对较高的文献对传说中的“宣德炉”作一介绍。
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的第四年,深受朱棣赏识的朱瞻基即位(前有仁宗,在位不久即去世),即明宣宗。宣宗在位十年,吏治清明,国泰民安,史称“仁宣之治”,对明朝贡献甚大。
宣德三年(1428),暹罗(今泰国)贡来一批优质“风磨”铜(黄铜矿石),宣宗便遣人以这些有黄金般光泽的矿石为主料,精工制作了三千余件供祭祀及日用的鼎彝炉具,这些精美绝伦的香炉就是著名的宣德炉。
铸造宣炉所用的原料种类甚多,不同炉具的用料有所不同,除了黄铜矿石,还有数百两赤金、数千两白银以及锌、锡等金属,另有品类繁多、五彩斑斓的矿石、宝石等物。
宣炉之前的鼎器大都采用无锌或低锌合金(例如青铜)。而制造宣炉的铜则是一种高锌合金,属于黄铜,硬度更高,也不易锈蚀。铜料的冶炼也极为精纯,普通的铜四炼即为质优,而宣炉所用的铜,精者十二炼,少者也有六炼,每斤矿石出铜不足半斤,精者则又减半。
其铸造采用了工艺复杂的失腊法,从而使炉器的造型更为自由,也没有范痕,表面光洁细腻,浑然一体。其大致方法是:先做出实心内范;再用黄蜡、牛油等制成与炉器完全相同的蜡模;在蜡模外面包涂厚厚的范料;此后以温火加热,使蜡模熔化流出;继续以高温加热,便有了坚硬的陶范;将液态合金浇入“蜡模”熔化而留下的空间,冷却成形,再上蜡抛光。
宣炉色泽内敛,古朴端庄,质感特殊。有些炉随季节、天气的改变或用温火烧炼,色泽还会发生变化。冒襄曾言:“宣炉最妙在色。假色外炫,真色内融,从黯淡中发奇光,正如美女子肌肤柔腻可掐。爇火久,灿烂善变,久不着火,即纳之污泥中,拭去如故。”项元汴言:“宣炉之真者,如良金之百炼,宝色内涵,珠光外现,淡淡穆穆而玉毫金粟隐跃于肤里之间,若以冰消之晨,夜光晶莹映彻,迥非他物可以比方也。”
其色彩也十分丰富。一方面是使用各种颜料,通过反复的涂色、烘烤、浸泡等为铜料上色,另一方面也利用特殊的配料和冶炼方法改变铜料的颜色。炉身的整体颜色有棠梨色、蜡茶色、藏经纸色、蟹壳青色、栗壳色、琥珀色等多种;斑色亦多,如朱砂斑、石绿斑、石青斑、枣斑、桑椹斑、紫葡萄斑、黑漆古斑等;脚色也有多种。有的宣炉还以渗金、点金、鎏金、金银镶嵌等做装饰。
造型简洁大雅,款式甚多(有史料记为117种),大多是参仿商周名器、唐宋炉具等前代已有的式样(将其等比例缩小,宣炉高度大都在5—15厘米之间,最高者超过1米)。就整体造型而言,可分鼎炉、彝炉、乳炉、鬲炉、敦炉、杂式炉等几个大类,每一大类又分为数种,如杂式炉中包括博山炉、法盏炉、压经炉、九箍炉,橘囊炉、台几炉,等等。就局部造型而言,炉器的耳、边、口、足也有多种样式,如“耳”有蚰龙耳、双鱼耳、朝天耳、狮头耳、象耳等;“边”(炉身外壁的装饰)有弦纹边、梵文边、莲花边、云纹边、雷纹边,等等。(www.xing528.com)
绝大多数的宣炉都没有炉盖。明代初期已流行使用线香,有可能签香也已流行,这应是宣炉多为无盖炉的一个重要原因。(可参见“香文化史”明清部分)
明·枣红色蚰龙耳彝炉
明·凤耳筒式炉
自宣德三年铸炉之后,一直有很多人追随仿制。参与铸炉的官员吴邦佐是最早的仿制者,宣炉停铸后,他即召集制作宣炉的工匠,用相同的方法自行“私”铸,其炉品质甚高(款字常为“琴书侣”)。明清时期,陆续有仿宣名家(如宣德年间的“且闲主人”“高氏”)制作了很多精美的仿品。至于伪制宣炉者则不计其数,还发展出许多巧妙的伪制方法(“伪制”不同于“仿制”,款字亦模拟官铸宣炉,如“宣德”“大明宣德年制”等)。此外,一些制炉名家也常参仿宣炉的造型,如明末以錾花铜炉闻名的胡文明、以嵌银工艺闻名的石叟等人都制作了很多形似宣炉而雕饰精美的铜炉。
明代冶炼黄铜(铜锌合金)的工艺发达,宣炉之后,美观且不易锈蚀的黄铜香炉也更为普及,不耐高温、易碎的瓷炉则数量大减。
现在,人们也常将与宣德炉有相同特点的一些香炉(黄铜制作,采用失蜡法,敷有色皮,仿照宣炉的造型等)称为“宣德炉”,有时还用“宣德炉”代指铜香炉。
时至今日,宣德三年的官铸宣炉已极为罕见。要确证一些工艺高超的“宣德炉”是否为官铸炉具,即使对文物专家们来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过,那些精美到真假难辩的“宣德炉”也足以成为稀世之宝。实际上,宣炉仿品中也有许多价值颇高的精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