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水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之一,干旱缺水长期制约着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水资源的调配和相关工程建设,为解决缺水地区的饮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水利资源信息化建设是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农村水利资源信息化建设应首先考虑水利资源相关数据的收集,在运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合理配置水资源等,建设信息技术含量较高的水资源信息化工程。
4.1.5.1 农业水资源与水利信息化
农业水利资源数据源于信息化建设,农业水利资源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在这个建设过程中,借鉴发达国家及国内其他行业的成功经验,用信息技术来改造农业水利,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来指导,达到使农业水利资源信息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推动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其精髓就在于利用农业水利信息化建设,逐步提高农田排灌量、水资源利用率,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助力,通过农业水利资源信息技术的应用,加快传统农业水利向现代化农业水利的转变。
农业水利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对农业水利资源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提升农业水利信息技术的应用,更好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用水,提升人民收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为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农业水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供最有力的保障。
通过农业水利资源数据的应用,可以提高农业水利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使农业灌溉供水、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得以提升。通过农业水利信息化建设,使农业水利设施布局更加科学合理,相应功能更完善,水利设施运行更有效。最终能建立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农业水利信息化管理体系,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
农业水利信息化建设需要遵循以下三项原则:协调发展原则,农业水利信息化发展要与当地农业生产、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改善的要求相适应;可持续发展原则,以科技为主导,加大推广农业水利资源数据应用而衍生的科学技术,不断提高农业水利资源科技含量;全面发展原则,提升整体水利资源信息化水平。
4.1.5.2 农业水利资源数据及信息化建设内容
农业问题始终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基础问题,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利问题是决定农业成败的重要因素。农业水利信息化建设是水利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国水利资源信息化建设体系中的区域水利资源管理、水环境监测、水土保持等信息化体系建设,将成为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农业水利资源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该系统包括水利流域、区域内的地理环境、社会经济、水利资源、相关工程建设、供用水等基础信息数据。通过该系统可以实现农业水利资源信息的网络化管理,提供农业水利资源需求与分配的预测、相关分析及重要决策支持的模型,为农业水利资源长期供求计划、灌溉发展规划、水利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区域水利资源综合开发规划决策提供指导服务,以水利资源的可持续循环利用来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www.xing528.com)
2)农业水质监测数据和信息评价系统
主要包括在全国主要水利相关水系、河流水质信息采集点及水质监测站,建立水质分析和水利环境评测工程。制定满足水质监测和评测需要的水质信息数据的采集、传送及管理的标准,以及水质监测和信息评价系统,以便及时收集各类水质信息数据,提供水质趋势的预测预警,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水利资源环境数据保障。
3)水土保持数据监测及管理信息系统
建立水土保持数据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对流域及区域内的水土流失情况进行持续动态监测,为水土保持流域和区域的水利治理工程提供决策支持。
4.1.5.3 农业水利资源数据类型与特点
农业水资源是指能用于农业生产的水源,主要包括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地表水顾名思义,是指留在地表的水源,如降水以及流入江河湖泊降水,泉水以及流入江河湖泊的泉水等;土壤水是指留在土壤中的水,其中包括被土壤颗粒吸附的水分;地下水包括平原地区的浅层地下水和深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是不可再生资源,一般情况下要受到保护,不在紧急情况下不得使用。这三类水资源数据的获得较为容易,但工作量很大。
降水是这三类水的主要来源。我国的降水很不均衡,从北方的100~200 mm到南方的1 500~2 300 mm。因此,我国实施了耗资巨大、工程量巨大的南水北调工程。
淡水资源的数据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成效、决策的制定、节水技术的开发应用等,如北方逐步加大节水灌溉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推广。同时在工业、生活等方面也采取节水技术的研发与推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