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丸形状对碰撞过程中冲击波、稀疏波相互作用有显著影响,进而影响冲击起爆带壳装药行为。模拟中弹丸质量为4.56 g,材料为钨合金,形状分别为ϕ8 mm球体,ϕ7 mm×7 mm圆柱体、ϕ5.5 mm×11 mm圆柱体和ϕ8.8 mm×4.4 mm圆柱体。装药为B炸药,壳体为厚10 mm的LY12硬铝。
1.球形钨合金弹丸
球形钨合金弹丸冲击下未引爆带壳装药典型计算结果如图5.6所示,各观测点压力-时间历程曲线如图5.7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球形钨合金弹丸速度为2 700 m/s时,首先贯穿装药壳体,产生球面冲击波传入装药中,由于冲击波峰值压力仅为6.3 GPa,且迅速衰减,装药未被引爆。
图5.6 球形钨合金弹丸未引爆带壳装药典型过程
图5.7 球形钨合金弹丸未引爆带壳装药压力时程曲线
碰撞速度升高至2 715 m/s时,球形钨合金弹丸引爆带壳装药过程如图5.8~图5.9所示,炸药内形成了明显的爆轰波,观测点获取的压力-时间历程曲线表明,炸药内压力迅速上升至30 GPa以上,表明炸药发生了爆轰反应。
图5.8 球形钨合金弹丸引爆带壳装药典型过程
图5.9 球形钨合金弹丸引爆带壳装药压力时程曲线
2.柱形钨合金弹丸(www.xing528.com)
长径比为1的柱形钨合金弹丸以2 380 m/s速度撞击带壳装药,且未能引爆炸药过程如图5.10所示,各观测点压力-时间历程曲线如图5.1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弹丸首先贯穿装药壳体并向装药内部侵彻,产生的球面冲击波不断向炸药内部传播。但由于碰撞速度较低,初始冲击波压力幅值较低,撞击后炸药内压力峰值仅为6.9 GPa,且迅速衰减,表明炸药未发生爆轰。
图5.10 柱形钨合金弹丸未引爆带壳装药典型过程
碰撞速度升高至2 400 m/s时,柱形钨合金弹丸引爆带壳装药典型过程如图5.12所示,各观测点压力-时间曲线如图5.13所示。可以看出,在t=16 μs时,炸药内形成了明显爆轰波。观测点4和观测点5处,在t=13 μs后,炸药内压力迅速上升至30 GPa以上,说明此时炸药内已发生了稳定爆轰反应。
图5.11 柱形钨合金弹丸未引爆带壳装药压力时程曲线
图5.12 柱形钨合金弹丸引爆带壳装药典型过程
图5.13 柱形钨合金弹丸引爆带壳装药压力时程曲线
不同长径比条件下,柱形钨合金弹丸引爆带壳B炸药临界速度如图5.14所示。可以看出,弹丸长径比为0.5时,临界引爆速度为2 430 m/s。长径比增加至1.0时,临界引爆速度略有下降,为2 400 m/s。随着长径比进一步增加,临界速度增加至2 490 m/s。长径比为2.0时,临界速度为2 540 m/s。以上分析表明,长径比对柱形弹丸临界引爆速度影响显著。从机理上分析,长径比过大时,侧向稀疏波效应增强,传入炸药有效能量密度低;而长径比过小时,弹丸轴向尺寸小,在弹丸尾部形成的反射稀疏波亦会降低传入炸药的有效能量密度,这两种情况均会造成弹丸引爆带壳装药能力下降。
图5.14 长径比对柱形钨合金弹丸引爆带壳B炸药临界速度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