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弹道速度的极限值是多少?

弹道速度的极限值是多少?

时间:2023-06-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弹道极限速度是指弹丸以规定的着靶姿态,贯穿给定靶板所需的碰撞速度。其中,50%和90%概率贯穿时对应弹道极限速度分别称为v50和v90,对应的标准方差分别表示为σ50和σ90。v90和v50间关系经验公式表述为图2.5三种弹道极限速度图2.6贯穿率随着速变化关系弹道极限速度常通过“升降法”实验获得。实验后,依据实验结果及数据处理方法,给出弹道极限速度。

弹道速度的极限值是多少?

弹丸侵彻目标时,利用动能在目标内开辟通道,弹丸能否穿透目标,取决于弹丸的贯穿能力,常通过弹道极限速度衡量。弹道极限速度是指弹丸以规定的着靶姿态,贯穿给定靶板所需的碰撞速度。实际上,对于给定的弹丸和靶标,弹道极限速度反映了在规定条件下弹丸贯穿靶板所需的最小动能。

常用弹道极限速度有三种,分别为陆军弹道极限速度、防御弹道极限速度、海军弹道极限速度,如图2.5所示。美国陆军弹道极限标准规定,弹道极限速度是弹丸可刚好贯穿靶板,靶后无飞散碎片所需的最低速度。防御弹道极限速度指弹丸穿透装甲,且可在靶后产生满足要求的动能碎片所需的最低速度。海军弹道极限速度,是指弹丸完全穿过装甲板所需的最低速度。

对一组特定弹丸和目标,弹道极限速度并非固定值,而是一段速度区间,如图2.6所示。随弹丸速度增加,贯穿率分为三个区间。当着速v小于某一速度v1时,所有弹丸均不能贯穿靶板,对应非贯穿区(1);当v大于速度v2时,弹丸均能贯穿靶板,对应贯穿区(3)。当v在v1与v2之间时,弹丸可能贯穿目标,也可能不贯穿,贯穿百分比随弹丸速度的提高而增加,对应临界区(2)。其中,50%和90%概率贯穿时对应弹道极限速度分别称为v50和v90,对应的标准方差分别表示为σ50和σ90。v50和v90越小表明弹丸贯穿能力越强,σ50和σ90越小表明弹丸贯穿性能越稳定。v90和v50间关系经验公式表述为

图2.5 三种弹道极限速度

图2.6 贯穿率随着速变化关系

弹道极限速度常通过“升降法”实验获得。实验中,首先按弹/靶作用条件对弹道极限速度进行初步估算;然后按弹丸质量、发射药量与发射初速经验关系,确定发射药量和发射弹丸质量,并根据所测弹丸速度和靶板穿孔状态,按“升降法”调整发射药量和发射初速。若弹丸贯穿靶板,则减少发射药量再次实验,若弹丸未贯穿靶板,则增加发射药量,提高发射速度,再次实验。实验后,依据实验结果及数据处理方法,给出弹道极限速度。

依据不同实验方法、弹靶材料特性、弹靶作用条件、弹道侵彻实验结果,弹道极限速度可通过经验公式、理论分析获得。

低速条件下,弹丸依靠动能击穿目标。弹丸击穿目标所需能量,应不小于目标动态变形功

式中,Eim和E分别为弹丸贯穿目标所需能量和目标动态变形功,且

式中,K1为比例系数,取决于材料性质;As为弹丸作用于靶板的面积;b为靶板厚度;σb为靶板强度。

一般来说,不同厚度、强度材料靶板可相互进行等效,等效关系可表述为

式中,b、bA1分别为待等效靶板和已知靶板的厚度;σ、σA1分别为待等效靶板和已知靶板的材料强度。由式(2.4)和式(2.3)有

弹丸击穿厚度为bA1的靶板时,撞击能必须满足

弹丸作用靶板单位面积比能Eam可表述为

式中,img为弹丸作用于靶板的平均面积;Eb为衡量贯穿作用的参数。当弹丸侵彻过程中作用于靶板的比能低于靶板变形功时,则无法贯穿靶板。当Eb<E时,则击穿概率PMe为0;当Eb>E时,则击穿概率PMe为1。

美国弹道研究实验室(Ballistic Research Laboratory)通过对多种材料及形状弹丸侵彻实验数据的统计拟合,提出了THOR方程,适用于估算弹丸低速碰撞侵彻时的剩余速度和剩余质量。剩余速度表述为

式中,Ms、Vr、Vs分别为弹丸质量、剩余速度和碰撞速度;e为靶板厚度;A为弹丸侵彻区域面积;θ为弹丸入射方向和靶板法线间的夹角;c、α、β、γ、λ均为与材料相关的常数。

弹道极限速度计算的THOR方程表述为

弹丸穿透靶板后剩余质量计算的THOR方程为

常见材料用于计算剩余速度和剩余质量的THOR方程参数列于表2.1,用于计算弹道极限速度的THOR方程参数列于表2.2。

表2.1 常见材料剩余速度/质量THOR方程参数

表2.2 常见材料弹道极限速度THOR方程参数

基于冲塞理论的弹道极限方程有所不同。以球形弹丸侵彻靶板过程为例,假设侵彻过程中弹丸无质量损失,并忽略弹丸与靶板摩擦所消耗能量,球形弹丸变形只产生于初始压缩阶段。冲塞过程中,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球形弹丸动能主要转化为塞块和弹丸的剩余动能W1、弹丸墩粗变形消耗的能量W2、惯性压缩作用消耗的能量W3、靶板冲击形成绝热剪切带需要的能量W4

在初始压缩阶段,假设球形弹丸侵入靶板深度为h1,球形弹丸变形部分处于动态屈服应力状态,墩粗部分可近似为柱体,镦粗变形所需能量为

式中,σp为弹丸动态屈服应力;R为球体墩粗部分半径。

假设球形弹丸初始速度为v1,塞块速度v和弹丸初始速度v1满足关系

惯性压缩阶段作用于弹靶上的作用力主要包括压缩力和剪切力。假设弹丸和靶板作用后共同速度为v2,根据动量守恒定律

式中,mp、mt分别为弹体和塞块的质量;ρt为靶板材料密度。(www.xing528.com)

惯性压缩作用消耗的能量W3

弹丸与靶板碰撞后,接触应力为p1相对速度为0。在接触应力作用下,弹丸产生后退速度V2,则接触面真实速度应表述为

式中,V1为靶板运动速度。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在撞击时间Δt内,应力波在靶板内传播Δx,则有

由于

弹丸后退速度V2可表述为

弹丸初始速度与接触应力之间的关系可表述为

式中,cp、ct分别为弹丸和靶板中应力波传播速度。

由式(2.19)和式(2.14),可得惯性压缩作用消耗能量为

惯性压缩过程中,弹靶作用区域圆周剪切抗力使弹靶间压力有所增加。此阶段,塞块位移很小,圆周剪切面积近似等于初始剪切时最大面积2πRh2。剪切抗力引起的压应力增量为

式中,τ为材料动态剪切强度;h2为惯性压缩阶段的侵彻靶板深度。当弹丸着靶速度较大时,剪切抗力引起的压应力增量不可忽略,作用在弹靶上的等效压应力为p1+p2。此时,惯性压缩阶段总消耗能量为

绝热剪切阶段,侵入靶板深度为h3,靶板剪切变形消耗的能量为

由球形弹丸侵彻靶板的三阶段计算模型,可得

式中,v3为球形弹丸和冲塞同时脱离靶板时的速度。

当W1=0时,即弹丸初始速度恰好可穿透靶板,弹道极限速度为v50,则

基于量纲分析法,可在一定假设条件下获得球形弹丸弹道极限速度经验公式。假设球形弹丸为刚体,忽略热效应,认为弹丸飞行弹道为直线,着靶角α仅影响速度方向靶厚,则弹丸对靶板侵彻过程主要受表2.3中参量影响。

表2.3 影响球形弹丸弹道极限速度的主要因素及量纲

弹丸对靶板碰撞过程的物理方程为

式中,Vf为弹丸速度,a、b、c为待定常数。

则式(2.27)可表述为

对式(2.28)取对数得到

式中,Y=lnλ1,A=lna,X1=lnλ2,X2=lnλ3

对式(2.29)中随机函数Y和随机变量X1、X2进行线性回归处理,可获得系数A、b、c。通常,c值变化不大,可取0.3,弹道极限速度表述为

式中,h、ρt、σt分别为靶板厚度、材料密度和强度极限;d、ρp分别为球形弹丸直径和材料密度;a、b为与靶板和弹丸材料有关的经验常数。

典型弹靶材料的a、b值列于表2.4,可以看出,在给定靶板条件下,钨球的a、b值均大于钢球,表明钨球侵彻能力更强,弹道极限速度更低。

表2.4 不同弹靶材料的ɑ、b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