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我国的纺织企业为了获得好的产品质量,在生产过程中采取了许多积极的预防措施,如各工序的质量检验,守关工作,上下工序一条龙,三结合攻关等,都是广大工人、技术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积累起来的行之有效的经验。坚持预防为主的主要方法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质量责任制
质量责任制是岗位责任制的一种形式,即把质量指标落实到每个员工身上,使每个人都明确自己在提高质量过程中的具体职责,保证自己岗位工作的质量。质量责任制主要包括落实质量专职制(疵品责任)、交接班、加强巡回操作、调整充实指标和调整分工职责等方面的内容。各企业应根据质量要求制定生产技术管理工作条例,建立和健全各级领导机构、职能部门以及专职人员的生产技术责任制和工人的岗位责任制,产品质量实行专职制,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以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减少质量波动,及时发现异常波动并予以控制。
(二)专业守关和群众守关相结合
棉纺织企业中的操作工是多机台看管,工种分工较细,往往操作工不会检修,检修工不善于操作,劳动对象又是各种不同的纤维,而纤维的质量又不能长期如一。在加工过程中,温湿度环境的变化,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也很敏感。机器零部件等辅助材料和容器,如胶辊、针布、梭子、浆料、筒管等数量很大,变动频繁。皮件、木件多,易磨损,易走动,稍有不慎就会影响产品质量等。以上这些基本特点,决定了棉纺织产品质量容易产生波动的特点,即容易产生包括突发性纱疵在内的各种质量波动。对影响质量波动的各种因素加以控制,以保证质量稳定,称为“守关”。所谓专业守关,就是按品种、工序(或工种)、纱疵和织疵项目、实物质量等,配备专职人员进行质量把关。而群众守关则是工人群众在各自岗位上分兵把口,控制质量的波动。
(三)坚持质量分析制度
在纺织企业中,质量分析主要是指纱疵和疵布分析活动。这种活动采取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工人“三结合”的形式,从纱线疵点和织物外观疵点的实际出发,到成品车间现场去发现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预防措施。质量分析除了上述疵布分析活动外,还有实物质量评比、访问用户后的质量分析、上工序访问下工序后对半制品的质量分析等活动。
通常情况下,企业应采用定期和非定期的质量分析活动,通过来自各个阶层人员的分析研究,及时解决生产活动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对常规的质量问题,可以采用定期的召开全厂质量分析会的形式,对整个企业各工序的质量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总结,提出今后的控制质量的措施和方法。对突发性的质量问题,应采用非定期的、不定点的方式来进行,问题出在哪里,质量分析现场会就开到哪里,及时解决生产实际质量问题,涉及人员的范围可以灵活调整。
1.质量管理流程图的来源 质量管理流程图是在管理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运用网络技术和直观图的表达式,结合生产实际情况而推行的一项科学管理方法。
产品质量上的问题大致有两类:一类是攻关问题,即造成质量问题的关键因素还没有找到,需要针对问题进行攻关解决;另一类是守关问题,即造成质量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办法已经知道,但全部生产活动时间内没有完全执行。后一类问题在生产过程中是基本的、大量的,当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导致疵点的产生。过去的质量管理在解决守关问题方面,是由专职人员按轻重缓急,编制一个检查程序,每天按程序进行周期性的检查,但是检查的数量和时间受到限制,不能代表产品质量的整体。质量管理流程图的重点也是解决守关方面问题,它以一个突出的质量问题为对象,按照工艺流程和生产活动规律,把前后道相邻的有关工序的人员组织起来,明确各自的责权,明确相互之间的关系,明确奖惩的规定,汇集成流程图,便于大家共同遵守和执行,保证产品质量处于经常的控制状态,从而达到提高质量的目的。
质量管理流程图把许多原来静止的、孤立的、不连续的岗位责任制联系起来。这样,既丰富了岗位责任制,又发展了岗位责任制,使每一个工人做到既是生产者又是管理者,达到全员管理的目的,从而把造成疵品的可能性消灭在生产过程中。
2.质量管理流程图的形式 质量管理流程图由直观的方框图和连续的箭头组成。每个方框图由三个部分组成,工种、工种对这一问题的责任和权利、工种的奖惩规定。在方框与方框之间用三种箭头连接,如通知(图中用“T”表示)、检查(图中用“C”表示)、考核(图中用“P”表示)。箭头的矢端分别为被通知者、被检查者、被考核者;箭头的尾端分别为通知者、检查者、考核者。
3.质量管理流程图的内容 质量管理流程图在内容上要具备以下五个要点。
(1)明确中心。质量管理的中心问题是什么?这是个关键,流程图就是围绕这个中心设计的。
(2)明确责权。针对质量中心问题,明确各有关工种或个人应该做好哪些工作,制订相应的具体责任和权利。(www.xing528.com)
(3)明确赏罚。按照制订的责权,定出具体赏罚规定。
(4)明确关系。围绕质量中心问题所组织起来的有关人员,其相互之间要关系明确,即通知与被通知的关系,检查与被检查的关系,考核与被考核的关系。
(5)明确手续。在通知、检查、考核中要建立一定的信息传递方法,记录各种责任的标记。
4.质量管理流程图的控制技术 质量管理流程图组织是否完善有效,取决于控制方式运用得是否恰当。常用的控制方式有串联控制、并联控制、逐级控制、个人和集体结合控制等。
(1)串联控制。如图7-7所示,Ⅳ级考查Ⅲ级同时考查Ⅱ级、Ⅰ级;Ⅲ级考查Ⅱ级同时考查Ⅰ级;Ⅱ级考查Ⅰ级。如检查拆坏布:轮班查到的扣生产组长、挡车工;车间查到的从轮班长扣起;厂部查到的从车间主任扣起。当公司查到时,要从厂部的有关科室扣起。这种串控制,既追查了产生问题的根源,又考核了后道工序把关不严的责任。
图7-7 质量管理流程图的串联控制
(2)并联控制。如图7-8所示,Ⅱ级查Ⅰ级,只查不考核,Ⅲ级查Ⅰ级同时考核Ⅱ级。如检查上轴工作质量:轮班长查上轴工,只查不考核;专职检查员查上轴工,则考核上轴工也考核轮班长。这种并联控制,把原来Ⅱ级与Ⅰ级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转化为互相关心帮助的协作关系,以便更好地调动生产积极性。
图7-8 质量管理流程图的并联控制
(3)逐级控制。如图7-9所示Ⅵ级查Ⅲ级考核Ⅲ级,Ⅲ级查Ⅱ级考核Ⅱ级,Ⅱ级查Ⅰ级考核Ⅰ级,即查哪一级只考核哪一级,各负各的责任。如常日班测定员查运转教练员、查落纱工、查挡车,只考核被检查者。这种逐级控制,要求有前人员按照规定严格执行,保证问题的完善解决。
图7-9 质量管理流程图的逐级控制
(4)个人和集体结合控制。如图7-10所示,Ⅱ级查Ⅰ级中的个人甲,除考核甲外,同时考核甲的集体Ⅰ。这种个集结合控制,可以动员集体力量相互关心督促。
图7-10 质量管理流程图的个集结合控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