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从事物质生产,总要考虑其产品的使用价值,因此质量管理的想法早在古代就有了。但是,有意识、有系统地实施,是最近几十年才发生的事,是现代化大工业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当今,质量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共同语言,是各国经济发展中受到普遍关注的突出问题。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努力探索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不断满足顾客要求的有效途径。因此,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高科技的广泛应用,市场竞争的不断激烈,质量管理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质量管理的概念和方法、发展程度将随着社会生产的不断发展而完善。近代质量管理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1.质量检验阶段 质量检验(Quality Control,QC)阶段是质量管理发展的初始阶段,也称为传统质量管理阶段,大约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在这一阶段,人们对质量管理的理解还只限于对有形产品质量的检验。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主要通过严格检验来保证转入下一工序的产品质量,或最终出厂产品的质量。
18世纪末,进入产业革命时期,即产品的生产由家庭手工作坊逐步向大机器工业时期过渡。劳动者聚集在一起共同作业,出现了工序和各工序生产的衔接和配合。为了保证各工序的协调生产,出现了专职的管理人员,包括质量管理人员,企业的质量管理还处于萌芽状态。随着用户对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和产品结构的日益复杂,人们认识到质量标准和检验的重要性,于是,出现了检验工具、检验标准和专职的质量检验机构。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在西方被称为工业管理之父的美国经济学家泰罗(F.W.Taylor),总结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组织大生产的经验,提出了现代工业“科学管理”的理论,即主张以计划、标准化及统一管理作为三条基本原则来管理生产,为当时工业企业的质量管理提供了合理的思想方法。这种管理方法的特点是,依靠检验把关,从生产出来的产品中把不合格的产品挑出来,使送到消费者手中的产品全部是合格品。由于这种方法是以标准化为基础的,所以也叫标准化管理。这在当时是起了一定的作用的。但是,这种管理方法单纯依靠“事后检查”(有的人称它为“死后验尸”),只能起到事后把关的作用,即只能将废品剔出,并不能防止废品产生,因此管理职能比较弱。检验阶段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预防作用薄弱。这种方式尽管能对产品划分等级,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不合格品流入下一工序或者出厂,但是,不合格品的出现已经成为事实,已经造成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浪费。这种方式为消极的管理方式,不能控制和预防不合格品的发生。
(2)适宜性较差。这种事后检验的方式是将产品对照检验标准全数检查,而在生产实际中,有很多产品是不能全数检验的,如破坏性的检验或因大批量生产而来不及全部检验或有些产品因技术含量有限而不必全部检验等,质量检验阶段是很难解决这种问题的。
2.统计质量管理阶段 统计质量管理(Statistical Quality Control,SQC)阶段是将数理统计原理和方法应用于质量管理。这个阶段的代表时期是20世纪40~50年代,主要的特点是以预防为主,预防和把关相结合。
1924年,美国贝尔电话研究所的统计学家休哈特(W.A.Shewhart)博士给质量管理引进了新的思想,提出要找出产生不合格品的原因并及时采取措施,形成了休哈特的新管理方法。这种方法的基本做法是,从生产过程中取得数据,再将这些数据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进行处理,从中找出规律,发现问题,从而可以预防产生缺陷,这比事后检查的质量管理前进了一大步。由于这种方法采用了数理统计方法,所以叫作统计质量管理。(www.xing528.com)
由于当时正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非常严重的时候,社会主要矛盾是大量商品卖不出去,所以这种方法没有引起企业界的重视。直到20世纪4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由于战争的爆发,需要大量的军需物资,在此情况下,美国开始庞大的军需生产。军需品的数量大,质量要求高,要货急,老的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要求。要生产质量高、成本低的军需物品,并且要不经过全数检查就能掌握产品质量的分布情况,这就使数理统计方法在质量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统计质量管理在生产上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从此以后,从欧美国家开始,许多国家认识到科学管理的重要性,开始抛弃旧的质量管理方法,转而采用统计质量管理方法。但是当时的统计质量管理方法并没有和组织管理工作结合起来,过分强调了统计方法的作用,而且只是依靠少数专家、管理人员来做,因此使一些人误认为“质量管理就是统计方法”,“质量管理是数学家的事情”,“数理统计方法理论深奥”,产生了一种“高不可攀,望而生畏”的感觉,这就影响了它的普及和推广。
这一阶段的第一个特点是,利用数理统计原理在生产流程的工序之间进行质量控制,从而预防不合格品的大量产生。这一基本统计控制理论和方法成为工序过程统计控制(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简称SPC理论发展的基础。第二个特点是,在生产和经营活动中,对产品检验和验收检查采用科学的统计抽样方案,使质量管理进入了科学管理的重要阶段。20世纪50年代,数理统计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达到高峰,在美国、英国、挪威、瑞典、法国、意大利、德国、日本等国家积极采用统计质量控制的手段和方法,并取得显著效果。
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TQC阶段) 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Control,TQC)阶段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质量管理科学发生了质的飞跃。这个阶段的质量管理不再以质量技术为主线,而是以质量经营为主线。
随着工业生产的高速发展,新技术(特别是电子计算机)被广泛运用。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使许多企业感到只凭数理统计方法控制质量远远不够。产品质量是在市场研究、设计、生产、检验、销售、服务的全过程中形成的,同时又在这个周而复始的全过程中不断提高和改进,因此,还需要一系列的组织管理工作,即全方位的综合组织管理理论和方法。1961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菲金鲍姆(A.V.Feigenbaum)博士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强调把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统统地管理起来,同时强调整个企业的所有部门都应该围绕着保证、提高产品质量而进行活动,这标志着质量管理发展到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新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把专业技术、统计方法和行政管理密切结合起来,建立一整套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使企业的各项工作制度化、标准化和科学化。美国人把它称为质量工作的“完善期”,日本人把它称为质量工作的“巩固期”。
日本的质量管理工作起步比欧美国家晚,但却后来居上,搞得很有特色。1950年,日本科技联盟聘请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W.E.Deming)博士到日本,进行有关统计质量管理的讲学,这是日本质量管理的转折点。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努力,日本人创造了具有独特风格的日本式的全面质量管理模式,使质量低劣的“东洋货”一跃而成为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能力的产品。
日本的质量管理虽然引自美国,但与欧美的质量管理有很大的不同。欧美的质量管理基本上是只靠质量管理技术人员来管理。而日本的全面质量管理则强调企业全体员工参加质量管理,很注意发挥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企业各部门,从上到下,从经理到工人都非常重视质量,关心质量,也就是在设计、生产技术、采购、制造、检验、销售、服务等所有部门推行全员性的质量管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除了美国和日本之外,还有很多国家都以全面质量管理的方法,来改进和提高工业产品的质量。由于各国工业生产历史发展的特殊性,各国的质量管理也各自经历了各不相同的发展过程,但是,总趋势是大致相同或类似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