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线的形成方法决定了纱线的结构,在相同的原料成分的基础上,纱线结构又决定了最终的成纱性能。多组分复合纱因其原料和复合方式的多样性,可以形成各种纱线结构,大大丰富了纱线的品种,可以较好地满足各种纺织品对纱线结构和性能的要求。按照构成复合纱的原料形态将可利用棉纺设备生产的复合纱分成短纤维复合纱与短纤维(纱)与长丝复合纱两种。
1.短纤维复合纱的结构和性能 短纤维复合纱中不同的纤维因其复合方式不同将呈均匀或不均匀分布。采用棉包或棉条混和时,一般可使纱线中的各纤维成分呈均匀分布,纱线结构主要取决于最终的成纱方法,如普通环锭纺、紧密纺、赛络纺、缆型纺等,纱线具有最终成纱方法所形成的纱线性能特点。当将不同品种的粗纱在细纱机上进行类似赛络纺纱时,纤维成分的分布往往是不均匀的,由于纤维本身性能的差异将使最终成纱中的纤维分布形成一定的规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纱线的性能和风格。如绢棉复合时,如采用条子混和,因绢丝一般比棉纤维细而长,在加捻转移过程中有较多的分布于纱芯的倾向,绢丝在最终产品中难以体现出性能和风格上的优势。当采用绢棉双粗纱喂入时,绢丝对棉纤维的包覆效果会明显增加,即使在绢丝的比例较低时也可较好地体现出产品的丝质感。
2.短纤维(纱)与长丝复合纱的结构和性能 这类复合纱具有非常丰富的原料来源以及多变的复合方式,比较有代表性的产品有包芯纱(短纤维包长丝)、包缠纱(长丝包覆短纤维须条型、长丝与短纤维纱包覆加捻等)、长丝与短纤维须条牵伸后并合加捻(赛络菲尔纱)等。短纤维包芯纱的特征是纱线较蓬松,覆盖系数很高,不起毛、不起球。常规产品有棉氨包芯纱、毛氨包芯纱、麻氨包芯纱、棉涤包芯纱等,外包短纤维也可以采用多组分。一般包缠纱具有结构蓬松、手感丰满、条干均匀、强力高、表面毛羽少等优点,不同的原料成分和包缠方式会形成包缠纱不同的特点,在进行这类产品开发时,可以根据产品的风格要求,通过原料特性和包缠方法对纱线结构进行针对性设计。赛络菲尔纱一般由化纤长丝与天然短纤维粗纱为原料组成,其纱截面大致呈圆形,在赛络菲尔纱中,因长丝的喂入方式可以形成不同的分布特点,如长丝被短纤维包围或长丝位于成纱外侧。不同的分布特点也会形成不同的成纱性能,在这种方法中,短纤维和长丝都可以是多组分的。(www.xing528.com)
随着各种新型纤维的不断出现以及纺纱技术的不断发展,多组分复合纱在满足纺织品的多样化和功能性方面将会体现出十分明显的优势。棉纺生产系统具有流程短、产量高、技术完善、适用原料广泛、工艺调节灵活等特点,在进行多组分复合纱的开发和生产上比其他纺纱系统具有明显优势。充分利用各种可用原料,结合棉纺生产系统及设备的特点进行复合方式的创新可以开发出许多独具特色的复合纱品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