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毛羽形态
纱线毛羽的形态错综复杂,通常按其断面形态可分为以下三种。
1.端毛羽 纤维的端部伸出纱线主体的基本表面,而其余部分位于纱芯内部,端毛羽沿纱轴方向又分为前向毛羽、后向毛羽、双向毛羽和假圈毛羽(端纤维卷曲为纤维圈或环的形状),如图1-40(a)所示。端毛羽是纱线毛羽的主体,一般占毛羽总数的82%~87%。
2.圈毛羽 纤维的两端伸入纱芯内部,中间部分露出纱线基本表面,形成一个圈或环,如图1-40(b)所示。圈毛羽一般占毛羽总数的9%~12%。
3.浮游毛羽 附着于纱线表面或其他毛羽上的松散纤维或野纤维,如图1-40(c)所示。浮游毛羽一般占毛羽总数的4%~6%。
图1-40 毛羽的各种外观形态
纱线毛羽按其纱线的运动状态可分为顺向毛羽、逆向毛羽、双向毛羽、圈向毛羽和乱向毛羽等,各自形态如图1-41所示。顺向指纺纱时顺着纱线前进的方向。
(二)毛羽形成原因(www.xing528.com)
在环锭细纱机上,毛羽的主要发生部位包括前钳口的加捻三角区以及与导纱钩、隔纱板和钢丝圈处的摩擦处,同时由于气圈的离心力作用也会造成纱条上形成毛羽。所以毛羽的形成实际上是由两部分组成,分别为加捻毛羽和过程毛羽。其中,加捻毛羽是在细纱机上经牵伸后的须条被加捻成细纱的过程中形成的,即在纺纱“加捻三角区”形成的毛羽;而过程毛羽是指在细纱机和络筒机上,纱线与导纱钩、钢丝圈、隔纱板和导纱杆、导纱板、张力盘、清纱板、探纱杆以及槽筒等工艺部件之间产生的刮、擦、扯、拉等作用所产生的毛羽。
图1-41 毛羽形态图
具体来讲,毛羽的形成主要有下列原因。
(1)当纤维输出前罗拉时,由于牵伸作用使纤维之间抱合力减弱,纱条扩散,部分纤维与纱条主体脱离了良好的联系,因此,在纱条加捻成纱时,这些纤维因未能全部捻入纱中,尤其在位于纱条外围和边缘时,易形成毛羽,且大都为端毛羽。
(2)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已捻入纱中的纤维端被甩出而形成毛羽,且以双向端毛羽居多。
(3)纱线经过加捻卷绕部件时,受到刮擦起毛,或在后加工尤其是络筒工序中,由于纱条受到反复的拉伸松弛,与导纱器摩擦等易形成毛羽,其中以端毛羽居多。
(4)在加捻过程中有外来的纤维附着纱条上,如飞花附着而部分捻在纱中或附着在纱体上而形成毛羽,其中以不定向的浮游毛羽居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