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棉性状
原棉性状指的是纤维长度、长度整齐度、短绒率、成熟度、线密度、单纤维强力、断裂长度、含杂率、含杂种类和数量、色泽、含水率或回潮率、轧工等,是影响成纱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1.纤维长度及长度整齐度 一般纤维长度整齐度差、短纤维含量多,会使成纱纤维结增多。如表1-57所示,构成棉结的纤维长度有60%以上是16mm以下的短纤维。这是因为短纤维多易形成毛羽,经摩擦后易扭结形成棉结,同时短纤维在纺纱过程中易扩散和飞扬,飞花落在须条中可形成棉结;通道部分的各种部件上易黏附短纤维,使胶辊、罗拉、锭壳、胶圈等更易集聚飞花,经与纱条的摩擦后易扭结,并夹杂在纱条内形成纤维结。由表1-57可见,短纤维一般为低成熟纤维,强力比较低,纤维易在加工过程中断裂,从而更易形成棉结。
表1-57 纯棉纱中棉结的构成
2.原棉细度和成熟度 细纤维较柔软,在纺纱加工过程中如控制不当,受机件作用后易使成纱棉结显著增加。原棉成熟度对成纱结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成熟度低,纤维僵直,缺乏回挺力,纤维易扭结,成纱棉结多;成熟度低,原棉中所含杂质薄而脆弱,且与纤维黏附力大,在纺纱过程中不易去除,易分裂,成纱杂质多;成熟度差、虫害严重、品级低、杂质含量多,纺纱过程中不易充分排除,成纱结杂多;成熟度低,原棉疵点多,不易清除,成纱结杂多;成熟度低,原棉吸湿性能强,纤维含水高,纤维间粘连大,刚性低,易扭结,杂质不易排除,易碎裂,成纱结杂多。
马克隆值是纤维细度和成熟度的综合反映。一般马克隆值在6~4.5(4237~5650公支)之间,棉结产生比较少;马克隆值在4.6~4.0(5778~6356公支)之间,棉结产生有所增加;马克隆值在3.9~3.5(6519~7264公支)之间,棉结产生增加较多;马克隆值在3.4~3.0(7477~8474公支)和在3.0~2.9(8474~8767公支)之间,棉结随马克隆值减小会急剧增加。因此,加工马克隆值在3.4以下(7477公支以上)细度范围的纤维,加工过程对于棉结的产生要引起高度重视,特别是应注意开清工序和梳理工序的设备状态。
(二)纺纱加工过程
在纺纱过程中,棉结的形成和杂质的破碎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工艺处理不当时,结杂的形成数量相当多。图1-28所示为纺纱各工序中棉结数量及棉结质量的变化规律。可见,每粒棉结质量均随着纺纱工序的进行而逐渐下降,而对于棉结数量,除细纱工序外,均有所增加,其中梳棉工序增加最多。
图1-28 纺纱各工序中棉结数量及棉结质量的变化规律
在开清棉工序中,纤维受到自由开松和握持开松两种松解形式。纤维在松解过程中不断受到轴向和径向应力的作用而产生应变,部分纤维出现疲劳现象,致使自身强度和抗弯刚度下降,产生弯曲变形而互相扭结形成棉结;杂质在受到作用后如不被排除,易破碎成多粒杂质,为以后的去除带来一定的困难。自由松解作用柔和,造成的变形小,产生棉结和杂质破碎少;握持松解作用剧烈,造成的变形大,产生棉结和杂质破碎多。试验证明,经过一次自由打击,棉结可增加10%。而经过一次握持打击,棉结可增加20%。另外,开清棉工序中各种打手的打击作用,也会使纤维发生变形,形成棉结和杂质。开清棉工序由于各处隔距较大,搓擦作用较弱,主要形成束丝,但棉结增加较少。
梳棉工序中单纤维扭结而形成棉结,是产生棉结的主要工序。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www.xing528.com)
(1)无序的、排列方向不一致的、没被握持的纤维被刺辊齿带走,这相当于有序的纤维从无序的棉束中抽出,而抽出过程中杂乱的纤维易被抽、拉、擦、转形成大量棉结,这是产生棉结的主要部位。
(2)锡林与活动盖板、固定盖板、道夫间分梳或凝聚纤维时,由于锡林针布表面纤维离心力大,当隔距大时,纤维易脱离针齿,处于锡林针布与相邻针布间隙内,失去控制,成为浮游纤维,又因针面间存在很大的速差,浮游纤维易受到搓擦成结;反之,当锡林与活动盖板、固定盖板隔距过小时,造成针齿充塞(绕花),使参与分梳转移的纤维急剧减少,多数纤维浮于针面,从而形成大量棉结。
(3)输棉通道中纤维的翻滚摩擦作用,易使纤维须条边缘毛羽形成棉结。
(4)当锡林、盖板和道夫针齿较钝或带逆刺时,纤维不能顺利转移,有些纤维浮游在针面之间,浮游针面上的纤维受到两个针面上其他纤维的搓转,形成较多的棉结。
(5)当刺辊与锡林间的隔距过大,齿部不光洁时,造成锡林刺辊间剥取不良,刺辊返花将纤维带回给棉板处,同棉须发生搓转而使棉结明显增加。
(6)锡林金属针齿有油渍锈斑,以及锡林、道夫隔距偏大时,转移率低,将使锡林产生绕花,致使棉结增加。
并条、粗纱工序中,分离度、平行伸直度差的纠缠纤维抽拉成结,以及通道中积聚的短绒杂屑带入须条后摩擦成结,故并、粗工序后棉结也会有所增加。
细纱工序中,牵伸也会形成棉结,但因部分结杂被包在纱内部,所以成纱的结杂粒数有所减少。
(三)车间温湿度
棉纤维在高温高湿下的塑性大,抗弯性能差,纤维间易粘连,易形成棉结。高温高湿下的纤维弹性差,在锡林、盖板工作区还会由于未被梳开而搓转成棉结。特别是成熟度差的原棉,在高温高湿下,更易吸收水分子,形成大量棉结。因此,调节车间湿度使棉纤维从清花工序到梳棉工序处于连续放湿状态,以此来增大纤维的弹性,减少纤维的抱合力,以利于纤维在加工过程中的开松、除杂、分梳和转移,减少纤维与针布摩擦和充塞,以减少结杂。但相对湿度过低,则易产生静电,棉网易破碎、黏附或断裂。
清花生产车间相对湿度不宜过大,一般加工棉,应控制在50%~60%,加工化纤或混纺纱时,应控制在60%~65%,温度应控制在25~30℃,棉卷回潮率不得超过8%,原棉回潮率不得超过10%~11%。
梳棉工序应控制在较低的相对湿度,如相对湿度控制在60%左右,梳棉生条回潮率控制在6%~6.5%之间。精梳工序相对湿度以55%~60%为宜,以利于减少粘卷等因素,减少棉结与杂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