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要施工过程。
仙游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在2012年7月12日下闸蓄水后,立即进行导流洞封堵段施工。导流洞封堵段固结灌浆全部结束一个月,经过验收后于2012年10月30日提升导流洞进水口闸门。生态放水钢管调试完成后,2013年5月30日放水洞投入使用。顺利完成工程预定目标。
(2)导流洞改建质量控制要点。
1)温度控制措施。
封堵体属于大体积混凝土,为防止施工过程中因混凝土温度收缩产生较大拉应力而形成裂缝,应采用温控措施。
采取合理的分层厚度。根据《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2001)的要求,基础混凝土和老混凝土约束部位浇筑层厚度控制在1m~2m,其余部位控制在3m。
严格控制混凝土层间间隔时间。为防止混凝土内的温升产生叠加效应,必须严格控制上下层浇筑间隔时间。封堵体混凝土层间间隔时间一般按7d~10d 进行控制。
封堵体内埋设冷却水管,进行通水冷却。采用通水冷却的方法后,可使封堵体混凝土层间间隔时间缩短4d~5d。(www.xing528.com)
采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选择低温时段浇筑混凝土。
封堵体内埋入温度计,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根据温度计监测到的数据采取措施,防止混凝土开裂,同时也便于确定灌浆时间。
2)灌浆质量控制。
封堵体灌浆包括回填灌浆、固结灌浆和接触灌浆。固结灌浆主要是加固爆破松动围岩,提高围岩整体性,补强原岩软弱结构面,提高大坝防渗效果。加强灌浆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尤其重要。
对封堵体周边进行固结及回填灌浆、接触灌浆是确保封堵体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
在灌浆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技术要求,做好各项记录。灌浆管路应安装牢固、可靠、且无堵塞现象,接头必须牢固不得漏水漏气,所有埋管出口应妥善保护。
加强灌浆过程控制。灌浆中采用的记录仪、压力表必须进行率定并提交检验报告。主要设备包括地质回转钻机、空压机、风动钻机、高速搅拌机、搅拌桶、灌浆泵、灌浆自动记录仪等。设备在施工过程中须保持完好的工作状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