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能供应与需求的矛盾问题

电能供应与需求的矛盾问题

时间:2023-06-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显然,从供电侧和需求侧着手的各项措施,只能部分减少电力负荷波动的峰谷差,但不能彻底解决电力供需的峰谷矛盾。

电能供应与需求的矛盾问题

1.1.2.1 电力需求侧的波动特性

人们生产生活受自然周期和社会活动影响,用电负荷呈现较大幅度的波动,白天用电量大夜间用电量小的每昼夜周期波动;周六、周日用电量降低的七天周期波动,如图1-2所示;每年夏季、冬季用电高峰的年周期波动;节日及重大社会活动期间的用电变化波动等。

图1-2 周负荷曲线示意图

分析电力系统某时段的负荷曲线P=P(t),有三个重要特征值,即最大负荷Pmax、最小负荷Pmin、平均负荷Pav

根据日负荷曲线可以确定电力系统的基荷、腰荷和峰荷。最小负荷Pmin以下为基荷,平均负荷Pav以上为峰荷,平均负荷Pav与最小负荷Pmin之间为腰荷。

以某区域电力系统夏季日负荷曲线为例,如图1-3所示。其最大负荷Pmax为5585MW,最小负荷Pmin为2996MW,平均负荷Pav为4184MW。峰谷差(Pmax-Pmin)为2589MW,峰谷差比(Pmax-Pmin)/Pmax=0.46,日负荷率Pav/Pmax=0.75,日最小负荷率Pmin/Pmax=0.54。

图1-3 某区域电网日负荷曲线图

用电负荷的波动,源于用电侧的电能需求在时间上分布不平衡,这是电力系统的固有特性。用电负荷峰谷差比(Pmax-Pmin)/Pmax,是反映电力系统这种不平衡性的一项重要指标,多数区域电力系统的峰谷差比在40%以上。

巨大的峰谷差用电容量,必须在供电侧配备相应的可调节的发电电源,这就要求供电侧的总供电能力必须在Pmax以上的,且有(Pmax-Pmin)以上的发电能力可迅速地在0~(Pmax-Pmin)范围内随机调节,以满足电力用户需求。否则会导致电力系统电压不足或超压,供电质量下降,轻则损坏电力设备和电器,严重还有可能引发系统崩溃

1.1.2.2 各类电源特点

电力系统的电能是由煤、燃油、燃气、核能、水能、潮汐风能太阳能、地热等通过汽轮机水轮机风机、光能电池等转换而得。

核电站的发电功率可持续稳定,但可调节性差,适合担任系统的基荷。

燃煤发电站的发电功率可持续稳定,且有一定的可调性,但深度参与调峰的技术经济性差,比较适合担任系统腰荷或基荷。

燃油、燃气发电站和可调蓄的水电站的发电功率不仅可持续稳定,而且可调节性好,适合担任系统腰荷或峰荷。(www.xing528.com)

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及径流式水电站,由于受日照、风力和水流的不确定性的变化影响,其发电功率具有非确定、非连续、非均衡和不可控等特点,不仅没有调峰能力,而且为防止其对电网的冲击,还要为其配置相应的调峰电源。例如对风电,有人戏称“疯电”,供电上网就需要配备其装机规模40%~50%的调峰电源。

每个电力系统,由于受该区域资源禀赋和技术经济能力的影响,其电力能源组成结构也各不相同。根据国内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度,中国大陆发电能源结构组成为:火电71.60%、水电19.71%、风电4.02%、核电3.56%、光伏发电1.11%。这种煤电比例居高不下,水电比例较少,风电、核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比例快速提高的新形势下,对电网调峰及平衡运行提出了新的挑战。

1.1.2.3 电力供需矛盾解决方法

由于电能无法大量储存,故在系统中其生产、输送、分配和消费都必须在同一时间内完成,即电能生产与消费必须时刻保持平衡。但由于电力需求随时间增长和用电负荷波动等特点,往往会导致供需失衡。

解决方案主要从3个方面着手。一是供电侧管理,增加发电容量,调整电源结构特别是增加可调峰的电源,网际间电力互济,发展分布式电源等,这是基础之道。二是需求侧管理,建立峰、谷、平电价机制以减少用电负荷的峰谷差,峰时采取如分区分片停电、高耗电企业限产等限电措施,在许可范围内降低或提高电压等,这是重要手段。三是建立电能储蓄设施,系统用电低谷时储蓄电网富余电能,系统用电高峰时回供给电网,具备填谷削峰的双向功效,这是高效措施。

显然,从供电侧和需求侧着手的各项措施,只能部分减少电力负荷波动的峰谷差,但不能彻底解决电力供需的峰谷矛盾。根本解决问题的简单逻辑是“储丰补缺”,即在电力系统中建立电能储蓄设施,在负荷低谷时段,把电网富余的电能储蓄起来,在负荷高峰时段,把储蓄的电能返供电网,实现“削峰填谷”,从而彻底解决电力系统供需的峰谷矛盾。

1.1.2.4 蓄能电站

我们把电力系统中具有“削峰填谷”功能的电能储蓄设施称为蓄能电站。

蓄能电站加入电力系统,成为除供电方、用电方、电网之外的独特第四方,让电力系统拥有电能调蓄功能,系统由此形成电能的生产、输配、调蓄、使用四位一体的完整体系。蓄能电站既是用电方,消纳负荷低谷时段富余的电能,又是供电方,在负荷高峰时段提供电能,是电力系统的平衡手、稳定器

有蓄能电站组网,电力系统就具备了相应的电能调蓄能力,能让供电方更加均衡上供电能,能让用电方得到更加可靠的电力保障,能让电力系统更加经济、平稳、安全地运行,并提高电力系统的事故应对能力。应环保政策要求,核电、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电站的装机和发电量比例不断提高,电力系统中因此必须配置更多的蓄能电站。电力系统四方关系如图1-4所示。

图1-4 电力系统四方关系示意图

蓄能电站装机容量具有双倍功效,当电力系统供大于需时,即P发电>P用电+P电网,蓄能电站是进入用电方角色,P发电=P用电+P电网+P蓄电;当电力系统供小于需时,即P发电<P用电+P电网,蓄能电站转换成为电力系统的供电方,P发电+P蓄电=P用电+P电网

现有的电能储蓄技术主要有机械储能、电化储能、电磁储能、相变储能等四大类型。机械储能的方式有抽水蓄能、压缩空气飞轮储能等,电化储能的方式有铅酸电池、液流电池、钠流电池、锂电池等,电磁储能的形式有超导蓄能、高能电容、超级电容等,相变储能的形式有水合物蓄能、相变材料蓄能、冰蓄冷蓄能等。

抽水蓄能电站具有储能容量大、响应速度快、技术成熟度高、单位容量投资少、工程寿命周期长、能量损耗较少等多重优势,是电力系统配置蓄能电站的第一选择。但抽水蓄能电站需要合适的工程地理条件,建设周期长、初期投资较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