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人工智能应用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属于人类的工作岗位开始被AI所占据。面对这样的趋势,有人杞人忧天,有人积极应对。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调整心态、认识AI,在人工智能时代,保住自己的“饭碗”呢?
不想被机器人抢走“饭碗”,我们最需要做的不是怨天尤人,而是适应时代,让自己的“脑容量”成倍扩大,掌握更先进的技术、更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能力,这样才能“笑看风云变幻”。
人工智能的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深度学习”,尽管人类的学习效率与人工智能无法比拟,但是我们同样需要开始自己的“深度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
1.建立超越AI的全局视野
AI的优势在于某个细分领域能够发挥超强能力,例如产品检测、流水线产品安装等,它们所做出的决策是微小且重复性的。对于较为抽象的全局规划,这并不是AI所擅长的。
所以,我们必须建立超越AI的全局视野,让AI成为我们的执行工具,而不是替代。正如桥水基金创始人雷·达里奥,他需要大量的人工智能产品进行投资管理。但是,他并不是被人工智能牵着鼻子走,而是“退后一步,从更高的层次来观察事件”。
例如,多数金融基金管理经理人平常的工作是待在电脑屏幕前,看着人工智能不断计算各支股票的数据,然后被动地进行确认、处理等。但是雷·达里奥并没有这样做,大部分时间,他都会理解经济事件和金融事件是如何在一个连贯的框架中融合在一起的。每周桥水基金开会,雷·达里奥所做的工作,就是根据自己的结论,对人工智能程序修改组合与模型,让它们的运转更加符合世界趋势。雷·达里奥被誉为是世界上“格局最大的投资者”,他很清楚人工智能的优势是什么,不足是什么,用大局观来指挥AI。AI是帮助他提升效率的工具,而不是将他的“饭碗”抢走的机器人。
我们必须建立这样的全局视野,分析项目的流程是什么、重点是什么,做好大局规划,然后输入指令让AI进行完成。这样我们才能完成升级,让人工智能成为我们的帮手。
2.找到自己的优势,而不是与AI正面竞争
“AlphaGo太完美,我看不到希望。”
这是柯洁败给AlphaGo后,面对记者说出的话,让整个世界震惊,如图6-17所示。
的确,作为世界围棋顶级选手,柯洁尚且败得一塌糊涂,更何况普通人?与AI对比,我们丝毫没有优势。
但是,人工智能始终只是程序,它不可能真的如柯洁一样拥有人类的生活,体验各种各样的情绪、感受各种各样的美好。
图6-17 柯洁与AlphaGo的对决
人类之所以成功,凭借的是“多元智能”,在细分技能上,我们的确不如人工智能,所以就应该扬长避短,而不是与其进行正面对抗。
人类的天赋,就在于决定性的调整,可以对自己的精力进行有效分配,创造更完善的体系。正如Siri是非常成熟的人工智能系统,乔布斯不可能胜任语音识别这一工作,但却是乔布斯创造了Siri,这才是人类的长处。
所以,我们必须挖掘身上更深层次的抽象管理能力,例如,如何给员工带来温暖、如何成为团队中不可或缺的桥梁、如何在产品设计时融入更多人性化的体验,这些工作都是AI完全无法胜任的,却是我们人类的长处。
尤其对于需要丰富情感的岗位,这是人类最擅长的领域,例如服务行业、医疗行业等。李开复是最积极的人工智能推广人,但是他也曾说过:“如果在我生病的时候,医生告诉我‘你这个病死亡率是多少,最长寿命是多少’,估计我还没有治疗就得崩溃。相反,医生如果和我说:‘你这个病只要注意调养,是完全可以康复的。’那我会对治愈疾病充满信心。”你看,李开复老师现在还工作在投资的第一线呢。
这就是人工智能与人类的最大差距,人类独具的“情感交互”“心灵交流”,是AI不可比拟的。所以,对于这些行业来说,深挖自己的服务意识,这样才能与AI进行竞争。
3.让自己不可替代
在专业领域,我们已经无法与AI进行竞争,那么我们就必须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让自己不可替代。这就意味着,我们除了掌握本职业务能力之外,还应该有其他的特长,尤其是人工智能并不擅长的特长。老板会用机器人的好处是“省钱”,而如果你可以一人多劳、不可替代,那么你就会展现出自己的价值。
例如,我们是一名汽车驾驶员,未来的工作很有可能被无人驾驶汽车替代,但是,我们对汽车美容、装饰颇有心得,能够巧妙地将汽车空间布置成让人眼前一亮的场景,我们就不会失去自己的价值,反而成为行业内独树一帜的“无人驾驶美容达人”。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拥有创造力,成为行业中的创新人才。人工智能的特点是根据规则去执行,进行颠覆性创造并不是它的长处,而你拥有不断研发拓展的创造力、想象力,你有自己独特的观点,那么你就很难成为那个被替代的人,反而很有可能成为打造机器人的人。
最重要的是,要给自己的情商做投资,让自己成为那个让人依赖的人。我们要思考如何与他人改善人际关系,如何能够与他人更有效地互动,产生强大的影响力。如果你能成为一个出类拔萃的激励者、管理者或是倾听者,那么所有人都会意识到:只有你在,才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只有你在,才能让AI真正成为大家的助手,那么即使有再先进的人工智能,你也永远不会被行业淘汰。
对于身为普通职员的人来说,必须将“在其职司其位”转变为“在其职思其位”的思维,不断寻找自身工作的改进点与创新点,甚至相关的其他工作。例如,也许我们已经是一个即将被淘汰的导购人员,智能机器人的资讯提供效率比我们高得多,我们该如何才能避免被淘汰呢?
我们要做的,是尽可能创新自己的服务,这需要不断积累准确的判断力,注意与客户交流时的称呼、语气、音量等,都会让我们塑造出不一样的自己。当任何一名用户感到我们是值得信赖的,我们比人工智能机器人更加温馨、更具安全感,那么我们就是不可替代的。所以,无论我们身处哪个行业,都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情商,深度学习有关情感的知识,这样才不至于被人工智能淘汰。
4.调整心态,融入其中,寻找位置
人工智能发展大势所趋,从短期来看,它的出现必然会带来阵痛:
某些行业、某些地区出现一定的失业情况。这一点与第一次工业时代、计算机革命时代的到来完全一致。
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种转变并非意味着“大规模失业”的灾难性爆发。AI时代的到来,是对人类社会结构、经济秩序的优化与调整,它的最终目的是解放生产力,让人类生活的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
所以,我们必须正确对待AI浪潮的来袭,用开放的心态拥抱AI,将它看作我们最需要的助手而非敌人,这样才能找准自己的位置,并感受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红利。
5.参与到人工智能之中
想要拥抱AI,首先就要参与AI,这样才能真正了解AI。参与AI,并不一定是指我们加入AI产品的实际开发之中,而是了解AI的运转模式,它究竟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不会被自动化系统吓倒,这样才能依靠AI“深入虎穴”,挖掘数据背后蕴藏的更大价值。例如,我们是一名市场营销人员,伴随着AI产品的引入,身边不少同事认为自己已经毫无用处,因此纷纷选择调岗或离职。这个时候,我们要做的不是“随大流”,而是主动了解这款AI产品究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可以分析客户数据,并挖掘客户的消费欲望;分析区域的热点动态图,提供完善的市场预测数据;自动与客户进行交流,解决客户最常见的问题;直接介入销售,为客户推荐他们最需要的产品。以上这些,都是AI可以完全实现的。
了解了AI的特点后,应当立刻认识到,AI已经将自己过去完全无法完成的工作快速解决,尤其是数据统计问题,这不仅是自己的短处,更是所有人类的短处。这就意味着,AI为我们提供了庞大的数据支持!
我们不必与AI“抢饭碗”,在它的领域我们毫无胜算,但是我们可以去做它做不到的、更加大局观的工作。例如,通过AI数据,我们已经看到,即将到来的暑期,某款产品将会进入热销阶段。这个时候,我们是否可以策划一场针对暑期的团购会,甚至创建一个属于品牌的“暑假会员日”,用这款热销产品带动其他产品的销售?这样的大局观工作,是AI完全无法胜任的,它不可能像人一样,创建出一个抽象意义的“节日”。这样一来,你与AI形成了很好的配合,参与到AI的工作之中,通过AI的数据支持,你实现了对曾经的超越——过去的你只是一名不起眼的销售员,但今天,你却成为能够运筹帷幄的策划师。
AI不仅没有对你产生任何冲击,反而为你的腾飞插上了翅膀。为什么我们还要抗拒人工智能呢?
所以,参与到人工智能之中,就是要带着好奇、学习的态度面对AI,要从AI中挖掘出能够给自己带来实际帮助的能力,这样我们不仅不会感到迷茫,反而还会凭借AI在自己的职场路上、创业路上创造更大的奇迹。
让人工智能成为我们的助手,这只能激发人工智能50%的能力,也只能激发我们自身50%的创意。从“助手”到“伙伴”,让人工智能走进我们的工作,那么你会发现,AI给我们带来的便利更加明显。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我们在办公室忙碌,忽然觉得有点冷,这时候人工智能程序发现我们的“哆嗦”,立刻询问我们:“您是否觉得有点冷?是否需要我适当调高空调温度?”
服务型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我们的“小伙伴”,商业领域的人工智能同样开始成为我们的同伴。(www.xing528.com)
例如,交通人工智能机器人可以在交警下班后继续执勤,不断捕捉道路上的各种信息;工矿机器人可以进入人类无法到达的地壳深部,探测其中是否有矿产、矿产储量达到多少,为工程师提供合理的开采方案。
即便诸如艺术创作,尽管当前部分AI产品已经可以实现“智能创作”,但是艺术涉及的不仅是“写出来、画出来”,还需要体现情感、创意、心态、灵感、道德、意识等个性特征,所以它无法完全替代人类的创作。
但是,我们可以借助人工智能将艺术创作的难度大大降低,通过人工智能更好地表达细节,大大提升我们的创作效率,甚至将那些原本只存在于脑海中的画面,借助人工智能的建模优势,让它真正成为现实。AI已经逐渐从助手进化为我们实现梦想的“合伙人”。
拥抱AI,你会发现自己的未来更加宽广,更有助于你在舞台上展现出自己的风采。正如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市场与公关总监徐元春所说:“让人工智能成为人类的伙伴!”
6.发挥你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与人工智能成为朋友,不只是生活上的服务人员、工作上的助手这么简单,只要我们愿意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那么你就会发现,人工智能可以帮助我们做非常多的事情,它甚至就像左右手一样了解我们。
其实,我们的生活中早已离不开人工智能,它无所不在。工作时,它会帮助我们处理很多烦琐的表格;看电影时,它会主动推送我们喜欢的影片;开车时,我们想要听一首安静的歌,只要告诉它,它就会打开音响;出门游玩时,它是我们最值得信赖的导游,会时刻告诉我们来到了哪里,距离目的地还有多远。
它还是我们的私人助理,会帮助我们安排行程、协调时间。无论是吃饭还是购物,只要打开手机轻轻动动手指,它就会帮助我们解决这些问题。未来,随着无人驾驶汽车的普及,我们连手也不必动,即可朝着梦想出发。
比尔·盖茨就曾说过:“人工智能是一种最新的技术,可以让我们用更少的劳动力生产更多的产品和服务,而绝大多数情况下,颠覆过去数百年的发展,这对整个社会来说非常重要。”
事实上,人工智能的应用,已经不再限于我们生活中的场景,它在各个领域都越来越成为人类的助手。如果我们可以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那么就会发现,即便我们只是普通的农民,也能通过人工智能提升粮食生产效率。
例如,过去的种田方式是“靠天吃天”,只要气候出现一点恶化,就很有可能导致当年粮食减产、绝收。但是有了人工智能,它会从种子研发这一步开始,不断进行改良优化,种植过程中还会接入实时天气系统,提出相应建议。甚至人工智能农业机器人还会对土壤、水文条件进行分析,帮助我们选择合适的肥料等,帮助农业生产。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几千年来都渴望掌握“老天爷的规律”,当人工智能出现以后,这个愿望也开始逐渐被实现。
还有更多我们看不见的领域,人工智能同样在颠覆着我们的想象力。例如,《华西都市报》的封面传媒就已经开始大量介入人工智能。
这家四川的传统媒体在借助人工智能对新闻生产进行变革。
2017年,《华西都市报》的“小封智能机器人”已经开始进行新闻创作,作为第240号员工入驻封面传媒,每天可以撰写100多篇稿件。相比较传统编辑,小封智能机器人简直就是全能选手:体育、财经、灾害、生活、娱乐、科技、快讯……几乎所有领域都有它的身影,如图6-18所示。
图6-18 《华西都市报》的“小封智能机器人”
尽管相比专业编辑,它的写作更多侧重于辅助,如关键词提取、文章标签抽取、关联资料推荐、文章表现抽取等,但这已经给编辑带来了非常大的帮助,让采编人员的工作效率大大提升。
小封智能机器人的基础“办公能力”最辉煌的一次工作成果,就是在2017年,封面传媒举办“AI相亲会”,小封智能机器人将单身男与女嘉宾进行照片比对、个人资料比对,为他们挑选最佳匹配的相亲对象,一时间成为当月的热门新闻。
2018年,小封智能机器人经历了4.0升级,语音转换技术得到大大加强。每一篇稿件,都会自动生成一段语音,进一步对用户的体验进行全方位提升。
AI的引入,让原本已经开始没落的传统媒体《华西都市报》又一次重获新生,所以,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华西都市报社社长、封面传媒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鹏才会激动地说道:“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人工智能必然会成为改变经济、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基础设施。对于转型中的媒体而言,加快AI+媒体应用是融合转型的不二选择,并且这种应用只能快,不能慢,更不能犹豫不决。”
我们无法想象AI的终点究竟在哪里;但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生活、工作,正在被AI不断改变,它既给我们带来了冲击,又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机遇。
7.紧跟国家战略,抓住机遇
“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
雷军的一句话,让中国整个创客领域沸腾了起来。风口是什么?是潮流,是未来,更是国家的战略支持。找到风口,就意味着已经与国家战略政策同步,意味着已经进入未来最有前景的产业。越是活跃的领域,机会就越是如繁星一般,只要自己足够努力,那么就很容易得到市场的青睐、资本的青睐、国家政策的支持、高级人才的加入。
而AI显然正是当下正在发生的“风口”。它既是商业市场的选择,也是国家战略的选择。机遇正在我们的面前招手。
2018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明确表示:重点培育和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服务机器人、智能无人机、医疗影像辅助诊断系统、视频图像身份识别系统、智能语音交互系统、智能翻译系统、智能家居产品等智能化产品,推动智能产品在经济社会的集成应用。人工智能产业的推进,正在不断完善之中。
与此同时,这份计划也对人工智能的创业进行保障,包括加强组织实施、加大支持力度、鼓励创新创业、加快人才培养、优化发展环境等,推动形成良好的发展环境。尤其会大力推动建设相关领域的制造业创新中心,设立重点实验室,鼓励行业合理开放数据,支持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加大应用力度,促进人工智能产业突破发展。正是有了这样的政策支持,中国AI产业发展的速度日新月异。
2018年9月,在国家发改委的指导下,以国投创合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公司和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为主导,在上海发起设立了全国人工智能创业投资服务联盟。这个联盟将会给中国人工智能领域带来更多的服务与支持。
这一联盟不仅有地方、创业服务机构,同时还邀请企业、高校和院所等作为成员单位加入,形成完善的体系。阿里巴巴、百度等8个AI创新中心(实验室),腾讯、华为等8个AI创新平台,微软、亚马逊等3个AI研究院已经加入联盟并入驻上海。巨头的率先行动,给整个行业带来了极大的信心。
为了促进整个联盟企业的健康发展,上海还将进行大规模的资金支持,同时引导社会资本设立千亿规模的人工智能发展基金。上海已经为未来做出了明确规划:将建设60个左右人工智能深度应用场景和100个以上人工智能应用示范项目,打造3~4个人工智能特色小镇和5个人工智能特色示范园区,设立千亿规模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基金。
一线城市正在行动,其他地区同样不甘落后,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不断扫清障碍、提高扶持力度。
2018年,安徽合肥出台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政策,将人工智能发展作为未来合肥发展的重点。对于入驻人工智能产业园区的企业,如果达到相关标准,经评审认定,每个企业即可获得30万~50万元的一次性创业补助;企业年营业收入首次达到2 000万元、1亿元、5亿元、10亿元的,分别给予50万元、100万元、500万元和1 0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从经济角度刺激相关人才进行人工智能创业。
与此同时,合肥市政府还大力支持技术的落地与产品的应用,尤其对于面向智慧城市、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政务等的应用市场,每年由政府牵头发布应用推广计划,举办市场应用对接会,让合肥的人工智能企业与全国乃至全球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
作为阿里巴巴的“大本营”,杭州对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的扶持力度更大。杭州未来科技城是中组部、国资委确定的全国4个未来科技城之一,重点方向就是人工智能。如阿里巴巴、同花顺、华立等知名企业都在这里安家落户。
2017年,未来科技城旗下的“人工智能小镇”投入运营,进一步吸引AI创客的加入,如图6-19所示。入驻人工智能小镇的初创型企业,最高可获得1 600万元项目资助;成长型企业,则可以获得最高200万元的房租补助和最高500万元的研发补助;对于引进的核心人才,最高可获得300万元的安家费补助,硕士、博士可享受一次性生活补贴。
图6-19 人工智能小镇
国家已经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未来,是属于人工智能的。所以,我们不要再犹豫,抓住这个机遇,积极投身于人工智能产业的创业浪潮之中,那么下一个乔布斯、雷军,也许就是你。
请思考:
人工智能时代还有哪些思路或者方法有助于你更好地就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