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工智能时代下的职场变革

人工智能时代下的职场变革

时间:2023-06-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让很多劳动工人和各个领域的从业者失去了“饭碗”。在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冲击下,全球劳动力市场将会发生颠覆性变革。图6-12人工智能引发失业大潮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掀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又一轮产业变革。英国网络调研公司YouGov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大约36%的人认为人工智能会对人类生存构成威胁。这就是人工智能代替人类的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人工智能时代下的职场变革

人类的每一次技术突破,都会给现实世界带来重大变化。人工智能技术的提升,在改变现实生活的同时,也改变着人类的行为方式和认知方式。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让很多劳动工人和各个领域的从业者失去了“饭碗”。在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冲击下,全球劳动力市场将会发生颠覆性变革。据有关机构预测,未来5年内,全球15个主要国家将会减少710万个就业岗位;在全球范围内,会有上千万人失业。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未来若干年内,包括记者、银行柜员、司机和劳动工人等职业,都会成为被淘汰的职业。由此而来的是,机器人能从事和胜任人类的任何工作。如写作、干家务活、当保镖等,基本上人类能干的,它都能干。届时,人类将彻底从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中解脱出来。这时的人类,就会变得无所事事。那么人类会不会因此而丧失斗志呢?这些伦理法律方面的问题都没从理论上得到解决,现实中的人们依然如同展开竞赛一样,把全部精力用在了技术研发上,甚至有人提出了将人类大脑移植给机器人的想法。

1.劳动工人的危机:人工智能技术引发的失业大潮

人工智能的发展,离不开技术进步。历史上一个明显的现象是,每一次技术进步,都会引发相关行业的大规模失业。19世纪前叶,随着机械织布机英国的广泛使用,让众多有技术的纺织业者一夜之间沦落街头,加入失业大军。1900年,随着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和作物种植机的出现和使用,让近一半在田地间劳作的成年人一下子变得无所事事。在这些农业机械农具的“搅和”下,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只占到过去的2%多一点。1945年,自动化技术进步让超过1.5万名曼哈顿电梯操作工人和维修工人成为无业者。

与这些新技术进步相对应的是,它们在淘汰旧工作的同时,总会创造出新的岗位。然而,当人工智能时代到来时,这种情形发生了颠覆。比如说,在过去的30年间,在数字革命的冲击下,许多只需要中等技能就可完成的如打字员、票务代理和工厂生产线上的工作,都成为被机器所取代的对象。这些工作在20世纪时可是中产阶级赖以生存的基础。然而,这些被机器取代的岗位从业者,并没有从技术进步中获益。因为这种新技术带来的新工种,比如网络程序员、维护工程师等,只占了极其微小的一部分。

事实上,新技术尽管会催生出新的工作,但在人工智能时代,它在催生新工作的同时,会让多得多的工作消失,并且是以相当快的速度消失。而人工智能战胜世界冠军的事实也预示着,人工智能正在抢占劳动工人乃至各个领域从业者的饭碗。据“世界经济论坛”2016年年会发布的报告称,5年内,在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冲击下,全球劳动力市场将会发生颠覆性变革。比如,全球15个主要国家将会减少710万个就业岗位。这15个主要国家在全球整体劳动力数量中的占比约为65%,这就意味着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技术在5年内将会让上千万人失业。在2016年的美国科学促进会年会上,科学家发出警告称,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突飞猛进,机器人将会取代甚至超越人类执行任何任务。因而,在未来30年内,将会有千千万万的人失业,各行各业都将受到影响。莱斯大学计算机工程教授摩西·瓦迪预计,到2045年时,人类的失业率将超过50%,如图6-12所示。

图6-12 人工智能引发失业大潮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掀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又一轮产业变革。只是与前几次变革不同的是,这次变革让相当多的人感到了惶恐。其原因就在于人们普遍觉得,人工智能会威胁人类的生存。英国网络调研公司YouGov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大约36%的人认为人工智能会对人类生存构成威胁。不管人们对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怀有怎样复杂的情感,一个普遍存在的认识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崛起,必将导致“失业潮”的到来。

那么,人工智能是怎样“侵占”劳动者的岗位的呢?先看这样一个镜头:“通过穿刺静脉插入导管直至患者心脏,导管尖端到达患处后,通过射频电流消融掉引起房颤发作的异常心肌组织。”显然,这个镜头播放的是给病人做手术的场面。只是,当将眼光放到这一幕精准手术的主刀者时会发现,主刀者并不是哪位名医,而是一个机器人。这就是人工智能代替人类的一个活生生的例子。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能代替人类工作的机器人和人工智能走出实验室,出现在现实应用中。不妨以日本机器人服务酒店为例再作说明。

在日本,有一家Henn-na机器人酒店,在当前可称为全球唯一由机器人取代人工来为客人提供服务的酒店,如图6-13所示。在该酒店,客人从前台办理入住、行李搬运到打扫卫生之类的事务,都由机器人来胜任,甚至如倒咖啡之类的事情也可以由机器人来完成。机器人服务赢来的不仅是关注,还因为其本身的新颖性而为酒店吸引到了大量的观光客。相比人工服务来说,酒店使用机器人服务除了节约运营成本外,在工作上,机器人也显得更为敬业。为此,该酒店获得了日本政府的赞誉。

图6-13 日本Henn-na机器人酒店的机器人员工

在日本,除了机器人酒店外,在机器人导游服务方面,日本政府也给予了多方的支持。现阶段,已经产生了懂中、日、英三种语言的导游机器人。只是它们的功能还显得很单一,只能给外国游客介绍景点及参与相关的一些活动。未来的这种机器人,将会具有图像与声音识别功能,以实现与人类进行对话等交流活动。

自动化技术的进步,对制造业劳动工人来说,既让他们从重复单调的操作中解放出来,也让他们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岗位。不过,这时对于制造业来说,自动化技术带给企业员工的还只是点上的变化,被淘汰的工人范围和数量极其有限。然而,在人工智能时代,企业员工被淘汰呈现的是面上的变化,可谓是全方位的。这种变化会让产业工人逐渐变为一个历史名词。比如富士康公司,在大陆的工厂拥有100多万工人。他们宣布引进100万台机器人,以代替人工作业。这些机器人成本更低廉,极易管理,因为它们完全听话,并且能24小时不停歇,始终做到敬业、勤劳不怠工,更不会出现为人诟病的自杀现象。富士康引进机器人从事生产的现象,代表了世界制造业生产变化的一个趋势。

人工智能时代的高调到来,对广大劳动者来说,大有无福偏有祸的悲叹。然而,必须看到,包括制造业在内,朝着集约化、智能化进行产业升级是一种技术进步的需要。这也可以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进程。卡耐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家曼纽拉·维洛索就曾指出,人们对人工智能存在着极大的误解,总以为人工智能时代很快就会到来,并且还会制造出具有“超人”性质的机器人。他说:“我们距离这一天还是非常非常遥远的。”也有人从历史经验中总结出,因技术而导致人类丧失工作的悲观论调从来就没有成为事实,反而是依托技术进步,那些老旧落后的产能被淘汰后,人类的文明有了大踏步的前行。

《一课经济学》的作者赫兹利特指出:“当今全球人口是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形成规模前的4倍,如果没有近现代机器,这个世界根本无法养活那么多人。我们当中3/4的人能有工作可做,能在这个世界上存在,都要拜机器所赐。”以美国农民为例。1862年时美国90%的劳动力是农民,而随着机械工业的发展,到20世纪30年代,劳动力人口下降到21%;到了现代,美国农业劳动力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低于2%。

“机器动力代替人类进行农业生产,省下的劳动力进入工业;从工业领域退出的劳动力进入第三产业,比如金融艺术类;人工智能进一步发展,原先的智力产业也不太需要人类劳动,比如金融操盘手、工厂的工程师,很多分析都可以由人工智能完成。最后留给人类的领域只能是艺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处理。”科幻作家江波的这番话,很可能就是人工智能未来时代人类的生活状态。

因而,面对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受到冲击失去就业机会固然让人感到沮丧,但正确的做法是调整心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充分感受技术进步带给人类的各种积极变化。

2.人工智能对行业的潜在影响力

在所有行业中,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的莫过于制造业。为提升制造业水平,自20世纪40年代起,自动化就成为行之有效的新技术。对于重复性、重体力、高强度和精度要求高的工作,自动化技术在成功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的同时,更将生产效率提升到了人工操作所不能达到的空前高度。只是,自动化技术的实现方式是事先设定运作路径,然后遵循这个路径进行一成不变的运作。一旦失去这种路径,自动化技术就会失去用武之地。那么,在未设定的路径下怎样让机器自动完成工作呢?这就得给机器赋予更多的智力,而人工智能就是在这种情形下被提出并朝着应用的方向发展的。如果将人工智能技术特点与现实应用结合起来,可以发现,在其应用领域,对下列行业存在着较大的潜在影响力。

图6-14 自动驾驶汽车

(1)自动驾驶

自动驾驶指的是,通过车辆自身对环境进行感知并智能决策,在没有人员干预的情况下,由车辆自动完成行驶的驾驶行为。从技术上来讲,它依靠人工智能、视觉计算、雷达和监控装置及全球定位系统的共同协作,来实现汽车自己安全地操作机动车辆,如图6-14所示。

目前,自动驾驶汽车的研发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谷歌公司的方式。其特点是直接奔向终极目标,中间没有过渡。谷歌公司于2009年曝光其研制的自动驾驶汽年的雏形。2011年10月,他们对研制的自动驾驶汽车进行了驾驶测试。2012年5月,他们研制的一辆自动驾驶汽车获得了美国首个自动驾驶车辆许可证。

谷歌公司的研究成果让人们对自动驾驶汽车的大量面世充满着期待。一旦自动驾驶真的实现,每个人的出行就可以实现按需满足。届时,车在人们心目中的意义就会朝着共享经济的方向发展。

还有一种是各大汽车厂家所采取的渐进式的实现自动驾驶的方式。

这两种方式,要判断哪一种更容易取得成功,所要考虑的就是整个系统的更迭。自动驾驶所需要的支撑系统,一般来讲如加油或充电、事故维修和保养等,都可以嵌入系统中,对驾驶路线影响不大。也就是说,要彻底解决自动驾驶问题,关键点不在车身,而在于对道路的数据、雷达感知到的数据等进行处理。依照这样的要求,谷歌公司的方式极有可能取得最终成功。

可以说,不管哪一种方式取得成功,都是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而实现的。一旦人工智能技术完全满足自动驾驶的要求,人类就会进入自动驾驶时代。针对此,有业内人士给出的时间是5~10年。

(2)服务机器人

图6-15 扫地机器人

服务类机器人,如扫地机器人(图6-15)、安保机器人等,这些产品的本质都差不多。就行为需要上来讲,这类机器人要知道自己的位置并能对诸如道路、家居布局、园区等环境进行感知,然后根据感知情况采取行动。通常来说,为实现交互的需要,还设置了自然语言处理来作支持。能做到这些,都依赖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可以预见的是,人们所期待的理想状态的服务机器人,不仅能听得懂人的意思,还能与人进行对话交流,并且能像人一样满大街地跑。目前,限于技术水平,服务机器人还只能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优化,要做到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还比较难。不过,尽管服务机器人还只能在限定场景下进行工作,但毕竟已经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可以预见的是,将来会有类人机器人出现。

自动驾驶和服务机器人,正是因为加入了感知和机器学习等技术,才让它们从自动化技术中提升出来,引领着人工智能满足人们的现实需要的。(www.xing528.com)

(3)数据分析和挖掘

自动驾驶和服务机器人都是直接服务于生活对象的领域,而数据分析和挖掘更像人的脑力劳动。随着互联网和智能硬件的发展,数据化的程度也在加深。在这一过程中,会有海量的数据产生出来。传统的方法已经不足以对付这些数据,这就需要用一定的方法来从这些数据中挖掘出价值来。人工很难胜任这个工作,需要依赖某种机器智能才可以,由此就出现了一种人工智能的主流驱动方式,叫作数据驱动。在数据分析和挖掘上,IBM公司的沃森系统是个典型的成功者。在美国的一档知名问答节目中,沃森系统击败了人类选手,夺得冠军。沃森系统不需要连接互联网,需要的是15 TB的数据。而且,它也不太需要感知环境,需要的是对语音语义的较好理解力。

数据分析和挖掘在行业应用方面,充分体现出人工智能的优势。

比如说,金融行业从海量数据中分析出金融欺诈行为、广告公司分析转化率电商从用户的行为数据中发现提升销售额的方法等。这类工作,首先是处理一大堆数据。目前,因为人工智能算法对复杂算法的目的性还难以理解,把数据完全交给它们来处理也就较难取得成效,这时所采取的措施只能是人与人工智能相结合,由数据分析师从数据中提炼出一些要素来,并设定方向,再利用机器智能的算法来获得结果,与设定的目标进行匹配。这种过程,往往不可能做到一次到位,需要迭代多次才能达到最终目的。

海量数据的分析能力是这类人工智能的一个核心部分,还有一个核心部分是与人交互的接口。将来这种系统应用更可能在律师对过往案例查询、医生对X光片分析之类的专业领域展开,并且随着技术上的进步,完全有可能在一般用户级别上展开。

不久的将来,很有可能出现斯皮尔伯格电影里演绎的那种人工智能。这种人工智能,既有学习、感知和反应能力,还能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并能很好地实现人机交互和对人类情感进行识别、理解,从而会成为完全服务于人类的伙伴型机器人。这类机器人就如同人类的完整复制品,能从事和胜任人类的任何工作,如写作、干家务活、当保镖等,人类能做的它都能做。届时,人类将会彻底从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中解脱出来。

不过,这样的机器人一旦到来,对所有行业来说,必然会引发失业潮。尽管失业的人们可由机器人“养活”着,但对整个人类来说,一个“被轻松”的烦恼是,被“包养”之后,会不会因骤然轻松而出现丧失斗志或者是玩物丧志之类的情形,从而就此沉沦堕落下去呢?

3.未来若干年内极有可能消失的职业

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持续改变着商业结构。据一些业内专家预言,未来10年内,现存的50%以上的职业将完全消失;未来10~15年内,工作场所的运营方式将会发生革命性改变。而就工作来说,未来10年内,以下这些职业将会最先消失。

(1)记者

现今美国《福布斯》杂志上所撰写的文章,有相当一部分都是由人工智能来完成的。其技术支持来自美国的Narrative Science公司。该公司将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结合起来,利用软件开发的模板、框架和算法,眨眼之间就能写出上百万篇报道来。再加上电子媒体的出现,让纸媒的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压,记者赖以生存的传统媒体不断出局。因而,不久的一天,或许90%以上的记者都会失业。如果有新的新闻采集方式出现,记者这个职业整体上消失也就成为可能。

(2)银行柜员

有人预计,未来10年内,随着网银或移动支付的普及,80%的现金使用会在中国大陆消失。这也就意味着,在未来20年内,绝大多数中小银行为了自身生存,将会把前台业务外包。由此,银行柜员这一职业就会被纳入消失的行列。

(3)司机

谷歌公司开发出的自动驾驶汽车已经能够在硅谷101高速公路上穿梭,也能够自己停靠在旧金山大街边上。而像奥迪、丰田和奔驰等目前世界顶级的汽车厂商,都列出计划开发自己的自动驾驶汽车。一旦自动驾驶汽车技术成熟,汽车也就不需要人来驾驶,司机作为职业也就会自动消失。与此同时,还会捎带上驾校老师、停车执法者等职业跟随着消失。

(4)生产工人

富士康公司的百万机器人计划,实际上是在表明,人工智能取代人工是早晚的事。随着机器人成本的下降,机器人的应用将会普及。这样,生产方面的工作将会彻底不需要真人来插手了。

(5)各种小商品制造者

3D打印将彻底颠覆制造业。将来,用户只需购买产品的设计就可以就地用3D打印出自己需要的产品。这就表明,一些物品尤其是小商品之类,不再需要专门的人来制造。这就宣告着能被3D打印出来的产品,其原来的制造者都会消失。

除这些之外,还有有线电视安装人员、加油站管理和工作人员、经纪人和中介商、职业模特、个体商户等职业都会消失。

如果再将时间放长,将工作范围放宽,就会发现,在不久的将来,下面这些工作的从业者将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

(1)体力活人员

机械工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将人类从肩挑背扛的体力活中解脱出来。而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让人类将彻底告别重体力活和危险的工作。比如长安福特汽车,在生产过程中的喷涂工序中,油漆挥发对人体的健康危害很大,而在他们采用机器人全自动喷涂后,油漆工这一工种就会从生产线上彻底消失。还有如Matternet公司。他们的无人机可以将货物送到人工驾驶车辆无法到达的地方,将人类从运输的危险中解脱出来。在一些救灾抢险过程中需要运输物资时,这种无人机既大大提高了救灾抢险的效率,节约了物流成本,还因完成了人员运输无法胜任的工作而实现了保障生命安全的意义。

(2)医疗人员

医生救死扶伤的工作向来受人尊重,只是由于认知上的差异和一些节外生枝的情形出现,让医患之间因互不信任而产生各种纠纷。往往这种纠纷会因一些医疗事故或处理方式不当而激化为冲突。这种情形要是让智能机器人来完成,就可彻底避免冲突。相比人来说,机器人都是按照规定“行事”,根本不会犯错。由此,患者也就会因挑不出什么毛病而不会与之产生纠纷。

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已经逐步得到应用。最具代表性的当属蒙特利尔学校设计出的智能医疗机械臂。这种机械臂能够从事简单的伤口清创和缝合手术,也能够帮助实现手术医生的握刀稳定,还能进行更加精细的各种外科手术。人工智能技术在这方面的进步,不仅提高了医疗水平,也能消除医患纠纷,只是由此会让一些医生失业。

(3)客服人员

每个公司通常都会有客服人员,而人们与客服交流时,总能感受到客服人员的热情友好。然而,人们拨打客服电话,通常都是冲着解决问题来的,而客服人员的职能基本就是个接线员,对于产品或服务的深层次问题,给人们提供的帮助非常有限。但当有了人工智能后,这一切都不再成为问题。

人工智能基本上能解答客户提出的各种问题。因为它能将产品的所有信息都记在“心”里,并且能做到随问随答。比如说,在一些智能手机和车载系统中因为使用了苹果公司的Siri技术,就能够解答用户提出的几乎所有的问题,并且会于第一时间给出答案。

(4)收银员

尽管电商有全面取代实体商家的势头,但距离这一天的到来,还要经历相当的时日。人们还是会习惯于隔三差五地到超市逛一回。在超市购物时,最烦的莫过于排长队结账,而有时还会因收银员操作出错而让结账时间大大延长。而通常情况下,为降低人工成本,超市不会再为此增设收银窗口。要解决这个问题,自动收银系统的功效就凸显出来了。比如沃尔玛超市研发出的ScanGo系统。借助该系统,消费者只需用自己的手机扫描商品,然后就可以在自助收银设备上进行结算。这样的系统,既解决了消费者排长队结账的烦恼,也为超市节约了不小的运营成本。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机器通过人工智能进行自我完善,一个机器超越人类的时代即将到来。而在现实中,一些如重体力活之类的“简单粗暴”的工作也正在被智能机器全面取代。从工作上来看,人类的精力将会主要投放在技术创新上,这时智能机器代替人类,从而出现大量人员失业的情况也就不可避免。对此,有关专家指出,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不仅不会造成过多失业,反而能够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因为机器人代替人类后,能够增加产能,推动社会发展,产业工人向第三产业和服务业转型。人工智能时代在让人们失去原有工作岗位的同时,又在新的领域为人们创造出新的工作机会。

也许就如同前几次工业革命一样,淘汰的只是落后的生产方式,收获照样是生产效率提高后带来的快捷、方便的生活。

请思考:

①为什么人工智能的发展会导致人类失业?

②未来哪些职业最有可能会被淘汰?你的职业方向是否包括在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