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年,硅谷的连续创业者埃隆·马斯克、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与世界首富比尔·盖茨都敲响了人工智能将对人类构成威胁的警钟。他们深受比尔·乔伊的著作《未来不需要我们》的影响。2016年,埃隆·马斯克和彼得·泰尔成立了非营利性组织OpenAI,以“推进数字智能,造福全人类”为使命。他们聘请了曾在谷歌和辛顿小组任职的伊尔亚·苏茨克维牵头研究,并聘请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彼得·阿比尔、约书亚·本吉奥(Yosua Bengio)和个人电脑先驱艾伦·凯(Alan Kay)担任顾问。
目前并不需要担心人工智能威胁的到来,因为离真正的智能机器还非常遥远。就目前而言,机器是未来幸福生活的关键,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决定着我们未来的生活水平,智能机器很可能对我们这个时代最严重的问题的解决不可或缺。
没有机器人的世界意味着人类必须以非常低的工资生产普通家庭能负担得起的商品;意味着人类将必须进行各种对健康危害很大的危险工作,如清理福岛的核灾难现场,在矿山、钢厂恶劣的工作条件下工作。
机器人的营销有失偏颇,机器人大多被表现为可怕的大型猛兽。我们应该改为宣传,有一天隔壁的五金店将出售为我们修理和疏通房屋管道的微型爬行机器人。穿上机器人“护甲”,我们能够举起并搬运自身不能挪动的重物,机器人将帮助我们解决现实中的很多实际问题。
不必担心机器可能“偷走”我们的工作,我们应该担心一些需求紧迫的工作没有人干。照顾老年人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事实上,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人口并未加速增长,反而减缓。在某些国家,人口变为负增长。在许多国家,人口已经达到顶峰,很快开始下滑,同时,由于医学进步,很快会出现人口老龄化问题。换句话说,许多国家需要为未来老年人与照顾他们的年轻人的人口比例失调做好准备。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西方世界出现“婴儿潮”。21世纪将迎来一大社会变革:老年潮。富裕国家正在步入“老年潮”时代。谁将照顾年龄逐年增长的老年人?大多数这些老化的人口都没有负担全职保姆的经济能力。机器人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机器人能帮助人买东西,打扫房屋,可以提醒人吃药,给人量血压等。机器人可以不分昼夜,全年无休地做这些事情,而且价格实惠。当前智能养老已经被作为一个新概念提出并付诸实施。我们应该担心AI来得不够及时,以至于我们将不得不独自面临老龄化的问题。
我们希望世界上所有人都能达到富裕的西方发达国家水平,但事实是,任何“富裕”国家都需要有人来做高收入者拒绝做的工作。这些工作大多数是维持社会正常运转、维系我们日常生活的工作。这些都是低报酬的卑微工作。我们希望地球上的80亿人口达到富裕国家的生活水准,但是当所有80亿人都变得富足,没有人愿意去做那些不起眼的低报酬工作时,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呢?我们希望在50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切实解决贫困问题,但是这意味着我们只有50年的时间创造出做所有人类不想做的工作的机器人。
人类现在正处于两股科学大潮的汇合处。一方面,生物学家正在破解人体的奥秘,尤其是人类大脑的奥秘;另一方面,计算机科学家正在为我们提供前所未有的数据处理能力。当这两者结合在一起时,就可能得到比人类更能有效地监测和理解自身的系统。(www.xing528.com)
科技成果的应用并不是无限度的。如果说克隆人的出现关乎人类尊严的话,那么智能机器的无限发展也将可能对人类的安全形成威胁。尤其要考虑如何编制友好的人工智能算法,来使智能机器按照人类的伦理道德标准行事。
人类需要人工智能,而且也越来越离不开人工智能。我们需要毫不犹豫地与人工智能握手,不要总是想着用科技改变地球,富含人文情怀的科技才能使人类的未来更美好。
人类无须因为人工智能的发展而恐慌,至少现在还无须恐慌。人的进化将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不会因智能机器的存在而突变。相反,人将可能与机器人逐渐融合在一起,直至延续若干代后,也许有一天将会意识到自己不再是曾经的那种心灵手巧、能说会道的高级动物,不再是那种容易感受喜怒哀乐、悲天悯人的高级动物。人也在一天天或一年年地发生着无数平凡的瞬间变化,直到有一天量变积累成质变,出现新的演化。就在这种演化过程中,人类为了追求健康、幸福和力量,逐渐改变他们原有的一个又一个特征。事实上,每天都有无数人将自己的生活交由智能手机安排,生活场景中的一帧帧,人生前行中的一步步,都被智能手机所记录并通过媒介等传播、分享。
只要人工智能或智能增强引领的技术在继续重塑未来世界,人类和人类创造的智能机器就要学会协作,人机共存,共同繁荣,人工智能必定要在漫长的岁月中与人共舞。
请思考:
日常生活中的哪些事务可以交给机器人处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