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疫苗的免疫要求
科学合理的疫苗免疫要求,应以最合适的初始免疫年龄,最少的接种次数,最合理的针次间隔时间,使其充分发挥疫苗应有的免疫效果,达到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目的。
疫苗免疫需要明确初始免疫起始月(年)龄、接种途径、接种剂量、接种次数、接种间隔、加强免疫、联合免疫和几种疫苗同时接种。
1.初始免疫起始月(年)龄 初始免疫起始月(年)龄,即产生理想免疫应答的最小月(年)龄,及受疾病侵袭的最小月(年)龄。最佳初始免疫时间,是指有发病危险性而对疫苗能产生充分免疫应答能力的最低月(年)龄。
2.接种途径 疫苗的免疫接种途径需要根据疫苗的种类、性质、特点以及病原体的侵入部位等因素来确定。一般的免疫途径包括注射免疫、滴鼻免疫、口服免疫及气雾免疫。选择合理的免疫途径不仅能充分发挥免疫系统协调应答作用,同时也能有力提高机体的局部免疫应答能力。
(1)注射免疫:注射接种剂量准确、免疫密度高、效果可靠,应用广泛,但费时费力,易传播病原体。适用于各种灭活疫苗和弱毒疫苗,包括皮下注射、皮内注射和肌内注射接种。皮下注射接种的疫苗吸收较皮内注射接种快,但用苗量大、副作用较皮内注射接种大。皮内注射接种操作难度较大、应用范围较小;剂量和副作用小,产生的免疫力比皮下注射接种高。肌内注射接种的疫苗吸收快、免疫效果较好,操作简便、应用广泛、副作用较小,注射部位一般为颈部和臀部。
(2)滴鼻免疫:滴鼻免疫是非常有效的局部免疫接种途径,同时也具有激发机体全身免疫的作用,因为鼻腔黏膜下有丰富的淋巴样组织,对抗原的刺激能产生很强的免疫应答反应。滴鼻免疫抗体产生迅速且不受母源抗体的干扰。
(3)口服免疫:具有减毒活疫苗且主要经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的传染病,常通过口服免疫。口服免疫时须注意适当加大疫苗用量,并加入适当浓度的保护剂。
(4)气雾免疫:稀释的疫苗在气雾发生器作用下形成雾化粒子悬浮于空气中,通过呼吸作用而刺激口腔和呼吸道黏膜的免疫接种方法。气雾免疫的效果与疫苗雾滴的大小直接相关,粒子过大容易快速沉落,粒子过小则在空气中会快速上升,通常4~10 mm的粒子容易通过屏障进入肺泡,被吞噬细胞吞噬后可产生良好的免疫力。
3.接种剂量 剂量过大,超过机体免疫反应承受能力,造成免疫麻痹或抑制,加重不良反应。剂量过小,抗原量不足以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不能产生达到保护水平的特异性抗体,造成免疫失败。
4.接种次数 灭活疫苗接种一次仅起到刺激抗体产生的作用,而接种两至三次可以获得高水平的抗体和长期免疫。活疫苗一般接种一次即可产生比较理想的免疫效果。
5.接种间隔 两次或两次以上接种要有一定间隔时间,间隔时间长短影响免疫效果,长间隔比短间隔所产生的免疫应答好。但过长会推迟产生保护性抗体的时间,增加非保护状态的机会。间隔过短,可引起无效接种。
6.加强免疫 疫苗产生的免疫力很少能维持终生。随时间推移抗体逐渐衰退,少数人可能抗体转阴。适当时间再接种一次,可刺激产生记忆性免疫应答,并维持较高的机体免疫水平。次数和时间需综合分析免疫持久性、人群免疫状况和针对传染病的发病情况等因素而定,并根据情况变化做适当调整。
7.联合免疫和几种疫苗同时接种 免疫实践研究证明,有些疫苗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并不增加临床反应或产生抗原间干扰。WHO倡导儿童计划免疫四种疫苗可同时接种,以简化免疫活动,提高接种率。联合疫苗多联多价,即1针含多种抗原是疫苗的发展方向。目前已经有四联、五联疫苗。活疫苗接种4周后再接种另一种疫苗。灭活疫苗接种1周后接种另一种疫苗。
(二)疫苗的免疫接种(www.xing528.com)
预防接种:为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降低传染病造成的损失,根据一种传染病流行的具体情况,按照一定的免疫程序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易感群体进行的疫苗免疫接种。
紧急接种:某些传染病暴发时,为了迅速控制和扑灭该病的流行,对疫区和受威胁区尚未发病群体进行的应急性免疫接种。
免疫隔离屏障的建立:为防止某些传染病从有疫病国家向无疫病国家扩散,而对国界线周围地区的群体进行的免疫接种。
(三)疫苗的不良反应
由于疫苗对动物机体来说是外源性物质,机体对这些异物的接种通常会发生一系列的反应,其强度和性质由疫苗的种类、质量和毒性等因素决定。按照这些反应的强度和性质将其分为三种类型,即正常反应、严重反应和过敏反应。正常反应是指由疫苗本身的特性而引起的反应。多数疫苗接种后不会出现明显可见的反应。少数疫苗接种后,常常出现一过性的食欲下降、注射部位的短时轻度炎症等局部性或全身性表现。如果这种反应程度轻、维持时间短暂,则被认为是正常反应。严重反应是指与正常反应在性质上相似,但反应程度重或出现反应的数量较多的现象。出现严重反应的原因通常是疫苗质量低劣或毒(菌)株的毒力偏强、使用剂量过大、操作不正确、接种途径错误或使用对象不正确等因素。通过严格控制疫苗的质量,并按照疫苗使用说明书操作,则可避免或减少接种出现严重反应的频率。过敏反应是指由于疫苗本身或其培养液中某些过敏原的存在,疫苗接种后迅速出现过敏反应的现象,表现为黏膜发绀、缺氧、严重的呼吸困难、呕吐、腹泻、虚脱或惊厥等全身性反应和过敏性休克症状。过敏反应在以异源细胞或血清制备的疫苗接种时经常出现,实践中应密切关注接种后的反应。
(四)疫苗的免疫效果评价
免疫效果评价指的是疫苗免疫程度对特定群体是否合理,是否起到了降低群体发病率的作用。免疫效果评价的方法包括流行病学调查、血清学方法以及人工攻毒试验。流行病学调查,是通过免疫群体和/或非免疫群体发病率、死亡率等流行病学指标的统计分析,可以比较并评价不同疫苗的保护效果。血清学方法是比较接种前后抗体的转化率,即被接种群体抗体转为阳性者所占比例。用几何平均滴度作为指标时是通过比较接种前后滴度升高的幅度及其持续的时间来进行的,如果接种后的平均抗体滴度比接种前升高4倍以上,即认为免疫效果良好;如果小于4倍,则认为免疫效果不佳或需要重新进行免疫接种。人工攻毒试验是在疫苗研制和免疫程序制订的过程中,常需通过对免疫动物的人工攻毒试验,确定疫苗的免疫保护率、产生免疫力的时间、免疫持续期和保护性抗体临界值等指标。
(五)影响疫苗效应的因素
1.病原体的血清型和变异性 某些病原体的血清型多、易发生抗原变异或出现强毒力变异株,引起免疫接种失败,如流感病毒等。
2.免疫方法不合理 接种时间、接种途径和剂量、接种次数及间隔时间等因素不合理也影响疫苗效应。疾病病情发生变化时,疫苗的接种时间、接种次数及间隔时间等应随之调整。
3.免疫抑制性因素的存在 某些病原体可通过不同的机制破坏机体的免疫系统,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受到抑制。某些药物、霉菌毒素等,也可通过不同机制导致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下降。
4.疫苗的运输、储藏和质量 疫苗使用前若发现冻干苗失真空、油佐剂苗破乳、变质或霉变、有异物、过期或未按规定运输、保存时应予废弃不用,使用时应按要求稀释,并在规定时间内接种完毕,同时保证疫苗接种剂量和接种密度。液体疫苗分为油佐剂苗和水剂苗,油佐剂苗应严禁冻结,置于4~8℃冷藏,水剂苗则需根据不同情况妥善储存。
5.母源抗体干扰 在母源抗体水平较高时接种减毒活疫苗,易被母源抗体中和,而出现免疫干扰现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