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基本原理介绍

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基本原理介绍

时间:2023-06-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B细胞杂交瘤技术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原理是基于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即骨髓瘤细胞与B细胞的融合。单克隆抗体可广泛用于医药及工业领域,用于特异性抗原的鉴定、分离、清除、活化或检测等。1986年,美国FDA批准了第一个鼠源抗CD3单克隆抗体,用于抗器官移植排斥反应。在某些应用中,如复杂的感染性疾病和难以靶向的癌症治疗,需要通过多种单克隆抗体配合使用以克服其单一性造成的不足。

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基本原理介绍

(一)细胞融合技术

1958年,Okada发现经紫外线灭活的仙台病毒可引起艾氏腹水瘤细胞彼此融合。后来Okada、Harris和Watkins又分别用灭活的仙台病毒诱导不同种动物的体细胞融合成功,并证明这种融合细胞能存活。同时Littlefield建立了能够有效筛选杂种细胞的HAT选择培养基,进一步推动了融合细胞发展。

细胞融合技术是将两个不同种类的细胞,用化学的、生物学的或物理学的方法,使它们彼此融合在一起,从而产生出兼有两个亲本遗传性状的细胞。其实质是无性杂交,故又称其为体细胞杂交。细胞融合技术的建立打破了仅依赖有性杂交重组基因创造新物种的界限,扩大了遗传物质的重组范围,在医药及农业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二)B细胞杂交瘤技术

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原理是基于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即骨髓瘤细胞与B细胞的融合。骨髓瘤细胞(myeloma cells)在体外培养能无限增殖,但不能分泌特异性抗体;而抗原免疫的B细胞能产生特异性抗体,但在体外不能无限增殖。将特定抗原免疫的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后形成的杂交瘤细胞,既保持了骨髓瘤细胞能无限增殖的特性,又具有免疫B细胞合成和分泌特异性抗体的能力。(www.xing528.com)

(三)单克隆抗体的特点及应用

单克隆抗体是针对抗原分子上单一抗原表位的化学结构完全相同的单一抗体,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均一性。单克隆抗体可广泛用于医药及工业领域,用于特异性抗原的鉴定、分离、清除、活化或检测等。免疫策略的改进使得多种宿主能够对不同的抗原刺激产生更有效的体液免疫。杂交瘤技术的修饰和改进也为杂交瘤细胞的筛选及抗体的制备提供了更迅速的手段。此外,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对抗体进行修饰以使其高效低毒地在临床治疗中应用。

1986年,美国FDA批准了第一个鼠源抗CD3单克隆抗体,用于抗器官移植排斥反应。如今有近百种以单克隆抗体为基础的治疗试剂在临床上多个领域(如移植、肿瘤、感染性疾病等)得到应用。在某些应用中,如复杂的感染性疾病和难以靶向的癌症治疗,需要通过多种单克隆抗体配合使用以克服其单一性造成的不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