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是一组具有多种功能活性的糖蛋白,由病毒或其他诱导因素作用于机体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干扰素与受体结合,诱导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2'-5'A合成酶和蛋白激酶)对病毒穿透细胞膜、脱壳、mRNA合成、蛋白翻译、病毒颗粒组装和释放均有干扰和抑制作用;而且能够抑制DNA过度合成,降低细胞有丝分裂速度,调节免疫监视、防御和稳定功能,增强细胞毒性T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或cytotoxic T cells,Tc)和巨噬细胞(macrophage,MΦ)等细胞活力,诱导MHC-Ⅱ表达,达到抗肿瘤、抗病毒的作用。相较于其他亚型,干扰素α1b引起的细胞信号转导分子STAT1表达水平最高,抗病毒作用更强。
重组人干扰素α1b最早由中国健康人的白细胞克隆获得其基因序列,经大肠杆菌发酵培养,分离纯化,加入人血清白蛋白等辅料制成。含适宜稳定剂,不含防腐剂和抗生素。重组干扰素α1b制备过程中,生产和检定用设施、原材料及辅料、水、器具、动物、工程菌种、种子批等均需符合《中国药典》生物制品的一般要求。对菌种开展划种LB琼脂平板检查、染色镜检、对抗生素的抗性检查、电镜检查、生化反应检查、干扰素表达量及其型别检查等均要求符合规定。采用适宜的不含抗生素的培养基,根据经批准的发酵工艺进行,并确定相应的发酵条件,如温度、pH、溶解氧、补料、发酵时间等,定期进行质粒丢失率检查。收集、处理菌体,进行分离纯化,使其纯度不低于95.0%。加入适宜稳定剂,除菌过滤,根据最终剂型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的处理工艺。
分别检测重组人干扰素α1b原液、半成品、成品的各质控指标。采用报告基因法(将含有干扰素刺激反应元件和荧光素酶基因的质粒转染到HEK293细胞中,当干扰素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通过信号转导,激活干扰素刺激反应元件,启动荧光素酶的表达,表达量与干扰素的生物活性正相关,加入细胞裂解液和荧光素酶底物后,测定其发光强度,以此测定干扰素生物活性)测定重组人干扰素α1b生物活性,应为标示量的80%~150%。采用福林酚法(Lowry法)测定蛋白含量。其比活性(生物活性与蛋白含量之比)不低于1.0×107IU/mg。采用还原型SDS-PAGE测定重组人干扰素α1b分子质量应为(19.4±1.9)kDa。外源性DNA残留量每次治疗剂量中不高于10 ng,宿主菌蛋白残留量不高于蛋白总量的0.10%,不应有残余氨苄西林或其他抗生素存在,采用鲎试剂法检测细菌内毒素每30万IU应小于10 EU,无菌检查符合规定。等电点主区带应为4.0~6.5,最大吸收峰波长应为(278±3)nm。N端氨基酸序列应为(Met)-Cys-Asp-Leu-Pro-Glu-Thr-His-Ser-Leu-Asp-Asn-Arg-Arg-Thr-Leu。按免疫印迹法或免疫斑点法测定为阳性。(www.xing528.com)
临床应用产品主要制剂有2种: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冻干制剂)和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前者常用规格为每支10、20、30、40、50、60μg,使用前加入1 mL注射用水溶解;后者常用规格有西林瓶包装(每支6μg∶0.5 mL、10μg∶0.5 mL、20μg∶0.5 mL、10μg∶1 mL、30μg∶1mL、40μg∶1mL、50μg∶1mL)和预灌封注射器包装(每支6μg∶0.5mL、10μg∶1 mL、30μg∶1 mL、50μg∶1 mL)。给药方式为肌内、皮下或病灶注射。
已批准临床适应证主要有慢性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毛细胞白血病。大量临床研究证明,其对带状疱疹、尖锐湿疣、慢性宫颈炎、疱疹性角膜炎、流行性出血热、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等感染性疾病,以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黑色素瘤、淋巴瘤等恶性肿瘤有治疗作用。国内获得生产批件的企业有十多家,其产品具有纯度高、稳定性好、疗效显著、中和抗体产生率与不良反应率低等优点。重组人干扰素α1b是中国人抗病毒干扰素的主要亚型,也是极少被批准用于小儿临床的生物技术药物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